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个大学的“状元”争夺战逐渐走向了白热化。华南理工大学5万元、南方医科大学10万元、华南农业大学10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2万……这还是已见诸媒体的一些报价,目的只为“揽得状元归”。一些名牌大学,虽然未公开,但实际上更不愿“落后”。(《人民日报》6月30日)
高校都喜欢优秀考生,都愿意争取到优秀考生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本无可厚非。比如最近几年,香港几所高校也开始到内地与清华、北大等争抢起高考状元来了。但状元争夺战,发展到如今这番硝烟弥漫的程度,着实有点变味。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表明高校爱才、惜才,实际上可能就像一位广州家长说的,高校这样做是“先博个眼球再说”。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太知名的院校来说,吸引高考状元可能更多的是为给学校撑门面,赢得关注度和好名声,进而有利于学校今后的招生。
相对于高校的重金“掐尖”大战,我更关心的是,他们到底是如何培育人才的?招来好学生只是高校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为这些学生提供至少4年的精细培养,其所需精力和财力要比招生时多得多。如果认为只是把好学生招进来就万事大吉了,那人才有可能慢慢变成庸才。
据《南方周末》的报道,2009年出炉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与学生本人的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有关,但高校的培育机制显然也有很大的关系。一所优秀的高校,不仅应有严格的准入机制来吸引人才,还应有更严格的制度来培育人才,让一般的学生通过系统的、精细的学习也能变得出类拔萃。一所顶尖的大学应该有这样的底气:也许我们招来的学生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可以把他们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
一代科学巨匠钱学森在离世之前留下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比当下高校之间争夺优秀学生的景象,钱老的疑问更加让人深思。很多高校不是不爱才、不惜才,但他们争取到优秀学生后,到底给他们创造了多少适宜的学习环境,他们在培养机制上作出了多大的努力来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人才的发展?比如说,高校自由讨论的学术氛围如何?一流教授会不会给本科生上课?师生之间的交流多不多?校园文化是否多元?
没有良好的环境和培养机制,再好的学生苗子也可能难以长大成才。当下的高校需要的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提升,不仅是为了吸引人才,更主要的是培育人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