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玲 党波涛 来源:楚天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0-5-12 14:51:04
选择字号:
“夸克之父”盖尔曼作客华中师大:要懂得寻找生活乐趣

盖尔曼妙答华中师大学生提问。记者陈勇摄
 
“您认为对中国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Happy(快乐)!”
 
“夸克之父”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5月11日赢得的数十次掌声里,这次掌声带着欢呼,透着轻松,充满了赞许。
 
11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温度很高——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的演讲,吸引来了数百名大学生,把报告厅外的走道都挤得满满当当。演讲时,盖尔曼用40分钟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正在进行的研究,然后用了1小时40分钟回答师生近30个问题。谈到兴起,80岁的白发教授指点比划着,一脸快慰的笑容,全然不顾额边悄悄渗出的汗水。
 
坦承年轻时“恨物理”
 
35岁创立了“夸克模型”,40岁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盖尔曼,进入物理领域纯属“被选择”。当年上大学选专业,父亲先是考虑到就业让盖尔曼选择工程学,结果测试显示盖尔曼唯一不适合学的就是工程学,父亲折中之下让他学了物理。
 
“高中物理只考了70分,我恨物理,因为我的声学、液体学都很差。”盖尔曼坦承表示,上大学之后,他才开始逐渐喜欢上量子力学、相对论等。
 
好在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盖尔曼保持了强烈的探索欲。“我不知道现在武汉学生是怎样一种学习情况,当时进大学虽然选了并不喜欢的物理,但是我觉得无所谓,因为在那里,我可以学习任何我感兴趣的科目。”盖尔曼笑着说。
 
读大学时保证七小时睡眠
 
15岁进入耶鲁大学物理系,然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深造,21岁获得博士学位。天才的大学生活是否头悬梁锥刺股?盖尔曼说,他大学时每天保证至少七个小时的睡眠,研究的乐趣在于过程本身,结果取决于你怎么做以及做了什么,学习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要懂得寻找生活乐趣。
 
受到鼓舞的学生追问,快乐的关键是什么?“有很多方式,对我而言就是亲近大自然。”“您对学物理的学生有何建议?”盖尔曼表示,最重要的是不要畏惧,尽量尝试去接近你想探索的那个答案,不要拘泥于权威和成规。
 
会用汉语说“太极拳”
 
在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的道家阴阳对世界的认识时,盖尔曼用中文说出了“太极拳”一词,让全场听众颇感意外。此前曾有传记称盖尔曼会13国语言,盖尔曼在接受采访时澄清,“我平时使用英语,会说一些法语,知道一点德语希伯来语,曾经想学中文。”
 
在采访间隙,盖尔曼拿起华中师大为他来访准备的宣传册,提笔对着自己名字的中文描画着,边描边说:“‘默’字很复杂,‘尔’字很简单。”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5年之后,盖尔曼将研究方向转向复杂性科学研究。复杂性科学是用以研究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一门方兴未艾的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自然、工程、生物、经济、管理、政治与社会等各个方面,被称为“21世纪的科学”。盖尔曼表示,复杂性科学致力于从最根本的概念去解释世间万象,但数十年来,包括自己在内的科学家,都在做着该领域最基础的研究。
 
一生观鸟四千多种,北戴河看到新品种
 
从5岁起,盖尔曼就在哥哥的影响下喜欢上了观鸟,在世界各地曾看过4000多种鸟。这次中国之行,到北京一下飞机他就驱车数百公里到北戴河观鸟。“在北戴河看到了三五种新的鸟,我此前从未见过。”谈起自己的爱好,盖尔曼兴致很高。据悉,盖尔曼此次武汉之行,也包括到东湖观鸟。
 
盖尔曼印象
 
通俗大师
 
夸克就是把物质剁碎到最小
 
作为理论物理大师,盖尔曼提出的“夸克模型”探求的是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离普通人的生活似乎很远。这么前沿的理论研究怎么科普给孩子,引导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盖尔曼停顿片刻,“把物质剁碎,越剁越小,最后得到的就是夸克。”
 
力主环保
 
奔走宣传保护野生动物
 
尽管研究的是最前沿的学科,但盖尔曼并不是与世隔绝的“独孤求败”,他四处奔走,极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和文化的多样性。
 
专心科研
 
从不担任行政职务
 
尽管发起创立了全球首个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圣达菲研究所,但盖尔曼从不担任行政职务,该所的所长是另一位学者。
 
对他来说,唯一涉及事务性的工作是在加州理工学院建立了一个纯物理理论的研究所,“我得帮理论研究学者找饭碗。”盖尔曼说。
 
盖尔曼语录
 
评价霍金对外星生物的担忧——
 
“我不关心荒诞的想法”
 
日前,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称外星生命肯定存在,但对于外星生命人类的态度最好是不要去将他们找出来,避免接触,否则风险很大。
 
同样作为著名物理学家,盖尔曼对此类担忧有何看法?盖尔曼说:“我不关心荒诞的想法。外星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存在于我们(指地球)附近的可能性很小。”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