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霞 李莹 来源:新商报 发布时间:2010-3-21 12:16:45
选择字号:
李灿院士:改革研究生保送制度 避免人才近亲繁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李灿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行的研究生保送制度造成人才“近亲繁殖”、教育资源浪费等诸多弊端,他建议相关部门下大气力解决上述问题。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规定:高校接受本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校“推免生”总数的70%;同时鼓励“推免生”报考外校。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高校的做法扭曲了教育部的精神,硬性规定排名较前的推荐免试优秀学生强留本校,或与其他相当高校交换,使得“推免”制度成为本校截留优秀学生的措施。
 
李灿认为,这些做法防碍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造成的弊端是多方面的,例如:高校对推免生的保护政策不利于国家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分配效率的最大化。除了一些条件好的高校外,我国许多高水平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在科研经费,科研条件,导师队伍,培养水平及科研成果等方面具备许多高校所没有的培养高端人才的优势,而这些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尤其博士生的数量有限,能够接收到优秀推免生的数量更少,这使得国家雄厚的科研和教育资源浪费。
 
李灿说,高校普遍存在的程度不同的人才“近亲繁殖”,严重影响研究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这也恐怕是钱学森先生生前忧虑的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之一。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著名大学一直倡导自己培养的大学生到其他学校或研究机构继续读研究生。自己培养的博士也很少直接留在本校做助理教授,多到其他地方做博士后和谋求学术发展。
 
李灿建议,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均应制定科学、规范、明确的推荐标准、接收标准及公开透明的操作程序。为避免培养人才的亲缘化、地缘化,高校应加大外推免试优秀生的比例,甚至建议取消这种比例或限制留本校推免试优秀生的数量;高校之间应控制推免生等额互换的数量,放宽对推免生自愿进入高校外科研机构深造的限制,让推免生自主选择导师和单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