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把所有的人说服”
探月的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仅论证就花了十年时间。欧阳自远体会最深的,是开始人们都不理解,凭什么中国要去搞探月,它对中国的经济、科技有什么作用?
“你得把所有的人说服。”欧阳说,“关于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经过一番论证以后,领导和专家都说,非常有必要,中国也非常有可能。那么你能不能设计出来整体的规划,一直到载人以前,你全部把这个路子都给我说清楚。这就是发展的战略,又得折腾两三年。”最后,国家要求具体设计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研制总要求,之后便是报告、评审、回答问题,欧阳等人一步一步通过各层次的评审。
“当时很多科学家在讨论的时候会说,你干嘛不给我搞这个,你干嘛不给我搞那个?”欧阳回忆,“很自然地,大家都想插进来,因为中国月球探测已经有点苗头了。原来不少人不了解,现在一看是该搞了,就都希望把自己的项目插进去。我又得回答。”在科技部组织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探月二、三期工程要立项进去,一百多个全国各地的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向欧阳自远提了一百多个问题。这是他必须回答的,而且要一个一个地说服人家。他需要诚恳地告诉对方,“这个做不出来,而且没有意义”,或者“这个该做,但是现在中国哪个条件不够,所以现在还不能做”。
每一位科学家都想自己做一些事情,搞生命科学研究的就会说,你们为何不去研究一下月球的生命物质?欧阳自远只能回答说,现在的探测结果证明,月球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甚至连组成生命的有机化合物也没有,因此中国去探测也必然是这个结果,所以这个不做。他需要这么一条一条地来回答。
有人问欧阳自远,你为什么不做月球磁场的研究?欧阳回答说,月球没有像地球一样的磁场,岩石只有很微弱的剩余的磁性,而且我们国家的探测器也没有那么高的灵敏度能探测出来。所以不可能去做这个探测。
“十年论证,那是很难熬的,你不坚持下来,半途而废是很容易的事情。”欧阳说。
欧阳自远受到的指责甚至包括,我们国家太空探索的蛋糕就这么大,你欧阳切了一大块,别人还吃不吃饭?“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家都是科学家,谁都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出来。要很理智地去分析这些问题。”欧阳说。
“现在中国最常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什么创新?”欧阳说,“我一次都没有干过,第一次去探测月球,人家搞了一百多次了,我要在这一百多次里面挑出他们没有做到的东西,或者是我们有特殊的想法去做,确实有不少创新点,这煞费心思啊。”多年之后,随着嫦娥一号和二号先后成功,人们对欧阳自远提出的最常见问题又从“我们去做这个干什么”和“你有什么创新”,转变为“你在世界上排第几位”。
嫦娥三号落在哪儿
嫦娥一号和二号拍摄的月面照片为科学家选择三号登月着陆点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最初的选项里,并不只是虹湾,科学家实际上在月球的正面选出了七八个候选地点。
他们需要考虑的是,从总体的地形地貌来看,降落地点比较安全;那个位置能源要充足,也就是说太阳光照要比较合适;那个位置测控通畅,通讯通畅,科学问题比较集中,一定是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他们将这些条件分别进行打分,再汇合起来考虑,最终认为虹湾是其中较好的选择。
“即便是虹湾,也太大了,比北京市还大,降落只能降到比如说中关村那么一小点地方去。”欧阳自远说。
现在科学家正在根据嫦娥二号的数据对降落点进行不断的修正。到了2013年,还要在虹湾里头再找个最好的地方降下去。
“所以那个时候在虹湾里面还要设计十几、二十个地方,是降落比较合适的。”欧阳说,“所以就需要一张很精细的图,你就要精细地去做了。这些工作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不是那么简单的。”嫦娥三号软着陆的难点更多,之前的所有工作都是准备,而成败就系于这一项。月球表面是真空的,降落时不能使用各种降落伞、气垫,这是一个问题。此外,由于是软着陆,它便不能从很高的位置掉下去,需要控制它,让它的速度慢慢降低,到100米高度的时候,它有智能去选择一块最平的地方,飞到它的上空再降下去。即便在100米的高度,直接下落也会摔坏,所以100米以后也得用发动机向上反推,让它慢慢下降到离月球表面大约4米。这时离月面就很近了,此时关掉发动机,探测器从4米高落下来,软着陆在月面上。
这是计划中的软着陆,以前从来没有干过的步骤。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