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姣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0-6-11 8:49:34
选择字号:
华裔科学家谢晓亮沈志勋获2009年度劳伦斯奖
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奖是由美国历史最悠久、最受人尊敬的科学奖项之一,是美国政府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劳伦斯而创建的,主要用于奖励为美国物理学科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年科学家。1960年该奖首次颁发,至今共有209人获奖,其中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理查德·费曼。
 
劳伦斯奖共分为七大类:化学、材料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核技术、国家安全和核不扩散以及高能物理和核物理。该奖由美国能源部的科学办公室负责颁发。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是美国最重要的基础研究资助机构之一,掌管着能源部17个国家实验室,并资助着美国300多所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历史上获得能源部资助的包括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粒子加速器的发明人、193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是世界物理学界的传奇人物。除了科学研究本身,劳伦斯对美国科学乃至世界科学的另一大贡献是所谓的“大科学”模式——也就是集中大批杰出科学家组成团队,联合攻关重大项目,其最早和最成功的典范就是劳伦斯领导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放射实验室。战后劳伦斯还推动美国成立了国家实验室体系,其中两个以劳伦斯命名:“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1958年8月,在劳伦斯去世后不久,时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的约翰·A ·麦克恩就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建议设立一个奖项来纪念劳伦斯,艾森豪威尔欣然同意。他说:“我认为设立这样一个奖项再恰当不过了,既可以纪念他为我们国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又可以鼓励其他人献身科学,继续他未竟的事业。”
 
谢晓亮教授与沈志勋教授均与中国有着较深厚的渊源。谢晓亮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至1998年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任职,1999年起在哈佛大学化学系任职,于2010年初创建了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并亲自担任中心主任。沈志勋教授1983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1989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
 
更多阅读
 
 
 

上一页 1 2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