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芸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9-2 8:47:05
选择字号:
天文科普活动家李元:我和国图做了55年邻居
 
“非常幸运,我一直都住在国家图书馆的旁边。”著名天文科普活动家李元说,他和国家图书馆做了55年邻居。
 
1954年,李元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调到北京筹建北京天文馆,那时中国科学院在文津街3号,北京图书馆(现国图)是文津街7号,李元从中科院的后门就能到国图;后来国图搬到白石桥的新馆,碰巧李元的家也搬到了紫竹院附近,李元平时散步就能去国图看书。因此无论是文津街老馆、白石桥新馆还是如今充满现代气息的二期新馆,李元都是国图的常客,他说国图是自己的知识之宫和终生大学。
 
外文图书阅览室的常客
 
在李元看来,国图这55年有很多喜人的变化,他说:“去年二期新馆建成,有资料说国图读者座位增加了,馆舍面积加大了,在世界上都是很先进的。我觉得国图的变化不仅是在这些硬件设施上,更重要的是国图越来越人性化,给了读者非常便利的措施,譬如借书、阅览的手续越来越简单,每天延迟到9点闭馆等等。每个进国图的读者都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年近85岁的李元颇为时尚地感慨道:“要是能成天在国图‘泡’着就太棒了,享受无穷啊!”
 
李元最常去的是外文新书阅览室,去看与科普工作相关的国外最新图书。因为外文新书阅览室的图书是每个月更新一次,所以只要在北京,李元每个月都会去一次国图。“我去得很频繁,阅览室的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了,在1999年我还被评为国图读书标兵外文第一名。”
 
国家图书馆这座中国最大的藏书库有着古今中外的丰富藏书,而二期新馆修建扩容后又分区颇多,读者若是不了解图书馆,一头扎进去还真有些不知东南西北。李元说要利用国图为自己服务,就必须先好好了解它、熟悉它;国图藏书汗牛充栋,更要有选择、有技巧地使用图书。
 
“我是做天文科普工作的,对我来说,国外天文科普动态最需要,所以我经常去外文新书阅览室。”李元说,“在阅览室我也不可能把新书看完,在那里我主要是做读书卡片,把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以后有需要再来查询,就非常方便。”如今李元的读书卡片有上千张,“现在我要去国图查个什么资料,只要根据我的卡片马上就能找到。虽然现在国图提供电脑查询,但自己制作的卡片能更符合自己的需要,我也建议一些读者也像我一样做卡片。”
 
6741号小行星上也有国图的光辉
 
李元总结国图让自己“眼界开阔、知识增长、事业有成”。的确,在天文科普工作上,国图就是他的指南针和助力器。1954年李元来北京筹建北京天文馆,从建筑设计到施工,以及后来的开馆业务,很多方面参考了国图的书刊资料。李元创作的《到宇宙去旅行》星空表演节目,就曾带领一个时代的观众走进太空世界;他组织举办的数十次大型科普展,很多也是获益于国图资料。
 
最让李元印象深刻的是“哥白尼诞生五百周年”纪念展。那是1973年,为纪念哥白尼诞生五百周年,周恩来总理指示由对外友协和北京天文馆合作举办展览。国图的大量资料起了很大作用,特别难得的是展览从国图珍藏本中特准调出了世界级珍品、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1566年第二版原书。原书经李元办理手续,由专车护送到天文馆展出,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连亲临现场的波兰大使都赞不绝口。
 
李元还积极促成不少优秀的外文科普书在国内出版。1978年李元在国图看到了一套图文并茂的美国科普丛书《生活自然文库》和《生活科学文库》,十分喜欢。当时国内科普读物奇缺,国内读者急需新知识的滋养。于是李元上书邓小平,建议翻译出版该丛书。后来由专管科技的方毅同志批示,由科学出版社与美国时代公司合作,在1981年出版了《宇宙》、《地球》、《海洋》、《数学》、《物质》等30册科普图书,这是我国首次出版大套的现代彩印丛书。之后,李元还组织并参与翻译了《星图手册》、《基础数学全书》、《科学与怪异》、《最新科学指南》等世界科普名著。199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组织重印了一批世界科普名著《世界科普名著丛书》,很多是由李元经手用国图藏书核对的。
 
1998年,李元获得了国际编号6741号小行星命名为“李元星”的殊荣,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31457号《小行星通报》中对“李元星”的命名中有一段话:“他编著译校了包括天文学在内的50多种科学图书,他也曾不懈地为国内外科普出版工作作出有益的贡献。”李元说:“这一段话中所说的这些工作和贡献是离不开国图对我的帮助和支持的。可以说,在6741号小行星上也有国图的光辉。”
 
《科学时报》 (2009-9-2 A2 国内)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