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6月10日报道,新疆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找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否则不发给毕业证。一些学生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各显神通,虚假的学生就业率随之出现。
凑巧的是,笔者一位自办公司的同学前几天告诉我,他的公司今年也“被迫假签”了十几个毕业生。事实上,这些学生他一个也不认识,全部是熟人拜托的,说是学校有要求,不签就会有麻烦。这也说明,“假就业”不仅新疆有,其他地方也都或多或少存在。
实际上,了解教育基本情况的人都知道,毕业生就业率“掺水”和高校本科教学评估“造假”,已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公害”,近年来饱受社会批评,教育主管部门也“头痛不已”。为此,教育主管部门早在2006年就拿出了“撒手锏”,强调要对毕业生就业率造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在教学综合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
在教育主管部门严规“震慑”下,一些高校确实“收敛”了不少。但毕业生就业率“掺水”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些高校眼见在数字上已经没法“动脑筋”,只好转而逼迫毕业生自己“想办法”,而以毕业证要挟学生在毕业前找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正是这些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冒着被“斩立决”的风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自然有难以言说的苦衷: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工作的重心之一,就业率过低既无法向当地政府交待,也无法向教育主管部门交待;毕业生就业率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挂钩,完不成指标,学校的发展将面临严峻考验;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已成为考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在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下,就业率过低,生源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学校的竞争力自然会被削弱;过低的就业率往往意味着较低的教育质量,也就意味着较低的高校管理水平,高校管理者的“前途”势必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看来,有这样坚实的社会基础,有如此众多的利益关联,无论是社会舆论的强烈质疑,还是主管部门“一票否决”的行政震慑,短期内解决高校毕业生“假就业”,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并不能成为相关管理者推卸责任的借口。因为,对“假就业”,我们并非无计可施,一旦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指标摆脱利益的“羁绊”、卸载功利的“重负”,而回归到一个纯粹的社会“参数”的本位,其准确性自然可以得到保证。当然,这将是对管理者革故鼎新的智慧和勇气的一场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