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年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中国科学院的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日前,在CERN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在CERN筹建之初就投入于顶层设计的老科学家沈善敏研究员表示。
CERN从1988年开始筹建,1989年9月,中科院党组正式批准成立,CERN已经走过20年风雨历程,有些生态站已有50多年历史。
“这是很不平凡的20年,CERN对我国生态系统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CERN建设和发展的领导者和组织者,CERN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孙鸿烈院士表示。他认为CERN的贡献在于,把对生态系统的静态描述与短期调查变为长期动态的定位监测;把主要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变为同时重视对农田、草地等人工生态系统的研究;不仅是探索生态系统变化的客观规律,也把阐述规律与创建优化模式结合了起来。
参加CERN 20周年庆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还有两个身份——CERN的“老兵”、CERN科学委员会主任。他从CERN成立之初就参加了CERN的工作,是CERN建设和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陈宜瑜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一贯支持科学家依托CERN开展科学试验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成为CERN科研活动的重要经费来源,而且CERN也成为生态学领域研究实施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技术平台。
他认为,CERN是精心设计的网络体系,有分布在全国不同生态区的40个生态站,有农田、森林、草地、湿地、水体、荒漠和城市等不同的生态类型,分布在全国不同的生态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系统代表性。而且,CERN有完整高效的管理体制与机制,有按照统一规范监测并可共享的数据库,有一支优秀的研究和技术支撑队伍,这些都是CERN的优势所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蒋有绪院士作为CERN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长期关心CERN的发展,并促成CERN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结合。他说,“CERN已经成为一支给各类生态系统把脉、进行指导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国家长期野外监测平台的核心支撑力量。”
“CERN的基本定位是:为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野外共享基地;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先进技术与示范模式;为国家生态和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环境外交提供科学知识和数据支持;为我国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提供基础平台。”CERN综合中心主任、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所长于贵瑞在题为《CERN的历程与成就、经验与启示》的报告中介绍。
内蒙古草原站站长、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所长韩兴国在当天的另一场报告中提到,在草原站,大面积人工草地的生产力是天然草的10倍甚至更高。
对此,中科院植物所张新时院士建议,“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现在内蒙古草原80%以上是退化的,如果建1亩人工草地,用它饲养牲畜,我们是否可以让10亩天然草地休养生息,恢复它的生态功能?”
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副司长高吉喜认为,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支撑,基于CERN的工作,提出原创性的环境保护标准会更适合中国国情。
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CERN的收获是令人喜悦的,但野外台站的工作也要付出很大的艰辛。像不少学生和研究者一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拉萨站的博士生范玉枝,博士入学三年来,每年4月到10月,都在青藏高原从事野外工作。
海北草原站始建于1976年,在带动生态学研究发展、培养人才、促进国内外合作、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等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比如在退化草地整治方面,构建了3大类7个生态恢复重建模式,提供了适合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体系13套,在严重退化的“黑土滩”上建植优良牧草人工草地2000公顷……
“海北人长期以来就是在这样‘人员少、经费缺、海拔高、氧气稀’的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海北草原站站长、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研究员赵新全表示。
“大家一直在呼吁稳定支持野外台站,未来野外台站将会得到越来越稳定的支持。现在各方面都认识到了野外台站和生态系统网络工作的重要性。”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廖小罕带来了利好消息。
针对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介绍的CERN 2008至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廖小罕表示,要通过进一步交流,把CERN的工作与全国野外科技工作进一步有机联系,加强全国性的规划布局。
“现在国家对生态系统研究的需求在进一步突显。”中国科学院副院长、CERN领导小组组长丁仲礼表示,“几年前国家强调社会发展的‘四位一体’,强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最近,十七大报告又加上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把生态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从事生态建设的科学家更好地研究服务国家需求提供了很大的动力和条件。同时,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在我国,由于人类破坏导致的生态退化是比较严重的,所面临的生态恢复的任务、需求和示范也在进一步加大。”
应该强调的关键点
丁仲礼对CERN的发展提出两点希望:其一,进一步明确国家需求和科学问题,通过实验示范,为生态恢复和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计找到出路,这样的要求要比写SCI文章的要求更高;其二,包含软实力的能力建设的提升要比硬件设施的配备更为迫切。
“我一直有这样的信念,那就是,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计划一定要长期坚持,100年不动摇。”陈宜瑜表示。
长期定位研究是CERN的基础。生态系统变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其变化规律只有通过长期定位监测和研究才能发现,一些极端事件也只有通过长期定位研究才能抓住。
坚持长期监测也是多位与会者强调的内容,张新时表示,生态学所谓的“长期”,最基本单位是10年,在生态学上的创新和灵感来自于长期积累。
“狠抓跨站联网研究不放松。”陈宜瑜建议,诸如已经开展的北方干旱区荒漠水分联网研究等。“可以说,这是CERN区别于其他国家生态网络的重要方面,也是CERN与国际同行相比的优势所在。”
陈宜瑜同时建议,CERN要加强全方位开放。
一是CERN内部开放,今后应进一步通过联网研究项目、科学问题的顶层设计和人员交流等方式,促进CERN的内部开放。
二是对国内开放。要扩大CERN与国内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CERN以外、中科院以外的科学家到CERN生态站工作,进一步集成国内的研究力量。“我们愿意在适当的时候,采用适当的机制,建立联合基金,支持CERN以外的科学家来CERN平台开展研究工作。”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与中科院就促进院内的科学研究平台对外开放共同建立了两个联合基金——天文台联合基金和大型科学装置联合基金。
三是对国外开放。CERN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实质性合作,决不能只满足于“你来我往”的人员交流,要有实实在在的国际合作项目。
另外,CERN也要重视对公众、中小学生开放,使CERN成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平台。
《科学时报》 (2009-5-22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