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崔雪芹 陆琦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5-19 9:00:48
胡海岩院士:大学发展必须循序渐进 科技创新源于学术基础

 
▲胡海岩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此后留校任教,1994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2001年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1992~1994年任德国Stuttgart大学力学研究所B洪堡基金研究员,1996~1997年任美国Duke大学客座教授。对于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的北京理工大学来说,独特的历史地位赋予了该校在国家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道路上,在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国防创新体系构建中更多的责任。
 
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给我们的感觉是思路非常清晰。尽管已有9年的大学校长经历,但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调任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还是感觉很有压力”。
 
他明确表示,大学的发展必须循序渐进,注重内涵,不能急功近利。对于如何进行大学的内涵建设、选择什么样的人担任大学管理者、如何处理好科技创新和学术基础之间的关系等,胡海岩校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国防科技特色大学:
 
理工并重、交叉融合
 
《科学时报》:您2007年出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近两年来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提出了什么理念和思路?在您任内有哪些希望实现的目标?
 
胡海岩: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北京理工大学,9年的校长经历使我有一个体会——大学建设,欲速则不达。大学建设必须注重其内涵,而真正的内涵建设时间漫长。所以,大学校长不能急于让学校在短期内发生大改变。特别是以学术水平为核心的学校竞争力必须依靠科学规划和扎实工作,靠日积月累而提升,不可能靠打“突击战”一蹴而就。
 
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循序渐进,可以说是个“慢活儿”。作为校长,当然不能因为是“慢活儿”就无所作为。在今年年初的学校工作会议上,我曾代表学校党委提出了“激情进取、科学发展”的若干办学思路。创建一流大学要有激情,没有激情,就无法充分解放思想,就谈不上发展;但只有激情而没有科学的发展谋略,就无法实事求是,也无法把大学建设好。所以“激情进取、科学发展”是我们创建一流大学应具备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思路。
 
在“激情进取、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下,我们规划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实现目标的措施。具体来讲,学校几年前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建校70周年,即2010年时,达到国家研究型大学建设水平;第二步,到建校80周年,即2020年时,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第三步,在建校100周年,即2040年时,建成具有延安精神文化背景和国防科技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认为,第一步建设目标即将实现,学校上下正在为实现第二步建设目标努力奋斗,这也正是学校作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所确立的目标定位。
 
围绕上述办学目标,我们现在集中精力关注的是学校的内涵建设。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理解为:“大楼”、“大师”和“大气”。这三个“大”是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所谓“大楼”,是指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教学科研设施、公共服务与保障体系以及优美的校园。“大楼”建设是立竿见影的,相对比较容易。近几年,我校在驻京部属高校中率先建设新校区并投入运行,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我们还在抓紧推进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我相信“大楼”建设在3~5年内就会见到成效。
 
所谓“大师”,是指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及其创新团队。近几年,学校上下对“大师”重要性的认识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注重领军人物”的内涵建设思路引领下,大家都认识到“大师”是最紧缺的办学资源。我们在这方面下了不少气力,通过“引进加培养”,提高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水平。一方面,我们通过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各学院院长等举措,引进了一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另一方面,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一批优秀中青年学者正在成长。
 
所谓“大气”,是指高尚的大学精神、先进的大学文化及相应的现代大学制度。相对于“大楼”和“大师”,“大气”建设是最难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北京理工大学办学近70年,形成了延安精神、服务国防等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但我们必须看到,大学文化建设还不适应创建一流大学的需求,学校的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和改善。
 
“大楼”和“大师”是硬实力,“大气”是软实力,这三者构成了学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础。
 
《科学时报》:北京理工大学是我国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您看来,如何使学校的特色更加鲜明,使某些领域或学科真正成为世界一流?
 
胡海岩: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龙头,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学科。我认为,一所大学只建设几个一流学科还未必是一流大学,更重要的在于这些一流学科必须是引领当前和未来国家科技发展的主干学科,是国家科技发展中新兴的“朝阳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以国防科技为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应该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应对新军事变革带来的科技挑战,创建引领国防科技发展的主干学科。关于如何创建这样的主干学科,是否把财力和物力都集中投向这些学科,我认为并非如此。国防科技所特有的先进性、对抗性、保密性要求我们必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因此,我们提出要坚持走“理工并重、相互融合”的发展道路。
 
“理工并重、相互融合”不单单是两类学科的交流合作,而应该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上,体现在学校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上,融合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使命中,并最终体现在理工学科共同创建引领国防科技发展主干学科的中心任务上。
 
理科建设,在工科为主的高校中难度比较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但是,一流的理工科大学在具备一流工科的同时必须具备一流的理科。科技创新源于扎实的学术基础,只有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才能胜任科技创新的使命,才能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个学科从诞生、成长、进入壮年,最终会衰老。为了使学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需要对传统学科不断更新其内涵,特别注重传统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学科建设必须富有远见,要善于捕捉、善于谋划,将现在所谓的“支流”学科建设发展成未来的主流、主干学科。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理工大学赛场徐思军/摄

 
大学校长:德才兼备
 
《科学时报》:1988年至1997年,这10年是您潜心学术的10年。这之后,您开始涉足高等教育管理。您是否觉得大学管理工作对您的科研事业发展有所影响?在您20多年来科研工作取得的卓越成就中,您最看重哪一项成果?它为什么让您如此看重?
 
胡海岩:如果专心致志从事学术工作,我相信,自己的学术水平会更高些,学术成就也会更多些。
 
2006年,我带领的学术团队完成的“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让我感到自豪的一项研究。
 
我之所以自豪,不仅仅是因为这项成果获了国家奖励,而在于它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从科学研究方面看,这项研究带动了一个学科研究领域的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吸引了很多学者投身到这个研究领域中,而且对于如何解决振动控制所涉及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从人才培养方面看,这项历时20多年的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学者,他们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国内外力学界已具有很好的学术声誉。
 
作为大学教师,如果只完成了科研任务而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则没有完成大学教师的神圣使命。大学教师,既要研究出成果,又要培养出人才。这两个方面的责任体现出大学教师的核心价值。
 
《科学时报》:目前国内高校中,“学而优则仕”的情况很多,不少大学校长和大学管理者由已经取得了优秀成果的学者出任。有人认为,这样一方面会影响这些学者对科研工作的投入,浪费人才;另一方面会造成科研资源分配不公。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胡海岩: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人担任大学校长和大学管理者?是选优秀的学者,还是选纯粹的行政管理者?
 
据我了解,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型大学的校长,都是由优秀学者来担任的。丰富的研究经历,优雅的科学品味,高尚的大学情操,这些对于大学校长深刻理解大学精神和圆满完成大学使命都至关重要。至于其它管理岗位,则应根据其职责要求来物色人选。
 
当然,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优秀学者担任校长或大学管理者,对学者自身来讲,其学术研究肯定会受到影响。但如果从全局最优的角度看,选择少数优秀学者在学术上作出一些牺牲,而换来大学的发展,无论立足眼前还是志在未来,对于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都是值得的。如果能物色到心胸开阔、具有全局观念的优秀学者来担任校长或大学管理者,不用担心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目前,有些大学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学术工作,而在学校管理上投入不足,甚至利用职权多占资源。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绝大部分研究型大学的校长是德才兼备的,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学管理上,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学术工作。我认为,适度从事学术工作有利于他们保持学者的思维和风格,有利于他们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和沟通,有利于他们办好大学。
 
《科学时报》:担任大学校长近9年之后,您觉得一位合格的大学校长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胡海岩:不同类型的大学对校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德才兼备是担任大学校长最基本的素质。首先,大学校长要有“德”,要有高尚的追求,博大的胸怀,才能肩负起校长的使命,否则大学的建设无从谈起。其次,大学校长要有“才”,要有高尚的科学品位,敏锐的学科洞察力,应是一位优秀学者。
 
可以看到,在许多世界著名大学,正是由于校长具备优秀学者的素质,拥有与其他优秀学者相同的科学品味和对科学问题的共识,因此而富有号召力和凝聚力,能够使优秀学者们源源不断地会聚到大学的校园中。
 
至于谈到具体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时间和实践一步步地积累。我认为,大学校长更多是锻炼出来的,而不单单是选拔培养出来的。
 
创新型人才:
 
学术基础+创新意识
 
《科学时报》:近年来,“创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您看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如何?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我们该如何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胡海岩: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现状,令人喜忧参半。
 
好的方面是,这几年大家的科技创新意识比过去明显加强,不论是大学的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开始注重科技创新。无论是在大学的办学理念层面,还是在学校的具体措施方面,都较以往有了进步。同时,国家和学校的政策、体制机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欣喜。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规模的扩大,不少学者已将从事科学研究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进行事业的追求。目前,不少“创新”成果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是为功利而创新。有些成果所体现的创新只是某种标新立异,甚至是刻意包装。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的学术看上去很繁荣,似乎天天都有新发现和新发明,但是真正在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或者能长久留下来的东西并不多,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并不多。
 
我们还必须看到,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去看待科技创新和从事科技创新,使得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学术基础比过去有所弱化,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学术研究,在学术基础方面不如过去。更加令人堪忧的是,我们的学术风气会由此而被败坏。
 
我想,这可能与市场经济一样,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历史上,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发展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经历,而必须主动、深刻地反思,在发现问题后予以积极纠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引导青年学者和莘莘学子,使大家以沉稳的心态来看待科技创新、看待科学本身。
 
《科学时报》: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您认为,被誉为“培养国防科技高级人才摇篮”的北京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为了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进行了哪些实践与探索?
 
胡海岩: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国防科技为特色的高校,其主干学科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决定了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大学,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满足现在的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特别是要培养满足未来国防科技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
 
实践证明,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正处在以集成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的阶段,原始创新的比重还不是很高。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以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因此,学校必须着眼于未来,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宽厚的学术基础,二是强烈的创新意识,单单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行。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主要来自基础研究成果。因此,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没有学术基础就没有根基,科技创新源于扎实的学术基础。基础研究的水平越高,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深入,创新视野和思路就越宽阔,创新成果的影响也越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理工大学决定在宇航学院、机电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试行“本硕博连读”培养计划,实行理工结合、贯通培养。该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面向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科技现代化的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追求“刻苦学习理论、勤于动手实践、勇于独立思考、善于自我创新”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努力将理科基础学习、工科专业学习、实践创新研究融为一体,注重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从工程中提炼、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和在技术上自主创新的能力。
 
《科学时报》:您去年11月在北京理工大学作了一场有关“技术科学中的美学”的报告,提出要在技术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引入美学思想。在北京理工大学这样一所理工类高校中,提倡美学教育是出于什么样的理念?
 
胡海岩: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需要高雅科学品味的养成。当然,这包括很多方面,而重视美学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美学是艺术的哲学。如果一个人有很好的美学修养,势必对于艺术、哲学有比较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会引导他去从哲学的高度和艺术的角度来看待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或者技术研究。所以,美学教育对于高层次人才拓宽视野、提高学术品味、增强创新意识是有所帮助的。
 
当然,一个人的科学品味和创新意识绝不是听一场报告就能提高的。我的报告只是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希望引起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兴趣。
 
我认为,大学的学术报告应该是一个“百家论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更希望,学术报告的听众们能够有自己的一些深入思考,特别是一些批判性思维。
 
大学是各种学术思想兼容并包的学术机构,而不是行政机构,不应把大学管理者的思想和观点以行政方式发布下去。重要的是,通过演讲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学习,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创新思维,通过表率引导学生完善自我,最终通过大学生活使学生体会受益终身的大学精神。
 
《科学时报》 (2009-5-19 B1 大学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