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脏内科医师,从中国上海瑞金医院到了美国的堪萨斯城,在斯德尔(Stowers)医学研究所开始了对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他就是谢玉才,他和妻子印彤合作,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行为进行了实时追踪,发现骨髓腔距骨表面16微米范围内是造血干细胞喜欢的微环境。
今年1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发了这一成果。谢玉才和印彤为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
《北京科技报》:您是心脏内科医生,为何关注干细胞?
谢玉才:大约在5年前,我在临床上碰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位美国朋友到中国旅游,突发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住进上海瑞金医院。我们用了最好的药物,紧急治疗。患者症状曾一度好转,但由于心肌坏死面积大,他的心力衰竭症状逐渐加重,我们仍然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根本原因就是坏死的心肌无法再生,只能由大量的疤痕代替,心脏这个“血泵”失去了动力。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心脏移植,但心脏的来源短缺。如果有合适的干细胞移植进去并能增殖的话,就有可能用新的细胞代替死去的细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北京科技报》:这一成果,能解决干细胞应用中的什么问题?
谢玉才:这是一项很基础的研究,虽然不直接解决应用的问题,但通过它,我们知道了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在哪里增殖和为什么会增殖。通过观察单个干细胞的体内动态行为,有助于人们更了解干细胞的特性,为更有效地应用干细胞打基础。如今,将干细胞用于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的治疗研究也已经展开,更好地了解干细胞的特性,可以让它更有效地增殖,然后用到更多、更广泛的治疗领域中去。
《北京科技报》:您和您的妻子同做科研,有没有过学术分歧?
谢玉才:经常有。比如干细胞喜欢哪个微环境,印彤认为干细胞在不同的状态会喜欢不同的微环境,静止时喜欢成骨细胞微环境,活跃时喜欢血管微环境。我觉得干细胞通常会位于成骨细胞微环境中,血管只是干细胞通向全身循环的一个通道。实验证实我们都不对。干细胞的微环境包括成骨细胞和血管,它们不可分割。有分歧,我们就用数据说话。
《北京科技报》:在美国的两年多,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谢玉才:国内的科研发展很快,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条件已与美国接近。一次午餐时,我与美国的同事聊天,谈到国内实验室的条件和上海瑞金医院的规模,他们都很惊奇。我觉得,中美之间有差距的其实是科研支持系统。在Stowers,如果你一开始不会用仪器、不会做动物实验,会有专门的人对你进行培训直至合格。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