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国考古研究院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发来聘任证书,正式聘请其为“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
德国考古研究院(DAI)成立于1829年,是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考古研究机构之一。作为德国外交部下属的一个联邦机构,该院通讯院士是国际考古学界公认的学术荣誉,德国考古研究院将此荣誉授予在考古或文物研究领域独有建树的外国学者,每年一度由总部的学术委员会选出,与德国考古研究院建立起密切的联系。1983年,夏鼐先生作为中国大陆学者首次获得此称号,此后又有安志敏、王仲殊、严文明、童明康等11位中国学者先后获得这一荣誉称号。
出生于1955年的白云翔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先后从事田野考古、学术期刊编辑、考古研究和教学以及学术组织管理工作。从事田野考古期间,曾做过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化遗址调查,先后参加甘肃省镇原常山遗址、甘肃省庄浪徐家碾墓地、陕西长武碾子破遗址、洛阳隋唐城址、香港大屿山扒头鼓遗址等的发掘,主持了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铸镜作坊址的调查,同他人共同主持了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发掘,均取得重要收获。主持《考古》月刊编辑工作期间,《考古》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期刊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其本人于2002年荣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在考古学研究方面,长期从事秦汉考古、手工业考古、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专著、学术论文和译文、考古简报等近百篇(部)。其学术专著《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被评为“2005年全国文博考古最佳论著”,并由日本学者翻译,于2009年在日本出版;他主编的《山东省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考古学研究》被评为“2007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鉴于其“为古代艺术和文物研究做出杰出贡献”,2009年5月,德国考古研究院中心理事会会议上,选举其为“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
对于当选“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白云翔表示:他能够获此殊荣,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多年培养的结果。已有成绩仅代表过去,他将会再接再厉,扎扎实实做学问,为促进中德之间考古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