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蔚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0-30 0:25:36
选择字号:
现代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高峰论坛举行
为提升我国黄淮海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提出决策依据

 

[科学时报 洪蔚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未来人口增长还要达到15亿,因此,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同时,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农业发展受气候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威胁,这一地区也是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协同地方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努力,极大地提高了黄淮海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然而,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土地安全等迫在眉睫的新问题面前,科技部门和政府部门应该如何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应对目前的挑战,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和目标下,10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的现代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暨黄淮海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振声担任本次论坛主席。
 
黄淮海地区主要是指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等省市的大部和部分地区。黄淮海地区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我国未来农业现代化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召开的深远意义。他说,在新中国60年华诞和中国科学院建院60年的时刻,回顾我国60年来在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中的成绩,分析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讨我国未来农业现代化的部署,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谈到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未来挑战时,李家洋说,我们应该十分清醒地看到,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连续7年出现了粮食消费总量超过生产总量的情况。然而,从1996年到2003年短短7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80公斤,与国务院提出的2010年不低于389公斤,2020年不低于395公斤的目标相比仍有差距。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加之未来气候变化将带来的干旱加剧、极端气候频繁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会越来越大,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同时,在评价黄淮海地区在我国粮食安全上的重要地位时,李家洋表示,黄淮海是我国三大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63%和67%,因此,抓好这三大区域的粮食生产,国家商品粮供应就有了基本保障。
 
李家洋还回顾与总结了近些年来中国科学院在农业问题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对农业问题高度重视,2007年启动了“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重大项目,组织全院20多个研究所的相关研究力量,开展跨所、跨学科联合攻关研究,在7个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地区建立了典型的试验和示范区,开展耕地遥感监测、地力提升、粮食持续增产综合技术集成,以及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智能信息等方面的集成试验和示范。2008年和2009年各试区粮食增产效果和效益十分明显,发挥了科技对粮食增产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
 
李家洋表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局,我国2020年新增粮食500亿公斤的计划要逐步落实之际,组织农业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的力量,发挥众多涉农企业的作用,是本次论坛的重点。他说,我们相信,通过各位专家的努力和合作,一定能为提升我国黄淮海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提出决策依据,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成果。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本次论坛主席李振声院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科技部农业科技司副司长贾敬敦分别作大会报告。
 
据悉,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分为四大主题,分别是:黄淮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现代农业发展与研究政策解读,土、种、水、肥与区域粮食增产,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本次论坛得到了杜邦先锋良种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涉农企业和机构的支持。
 
《科学时报》 (2009-10-30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