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赵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6 2:56:52
大连理工大学李志义:讲台不大,学问不小
 
作为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教授与讲台已经有24年的不解之缘:“小小三尺讲台,是我们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导演和演员”密切配合
 
在李志义看来,现在学生的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属于小学生的是“听话课堂”;属于中学生的是“分数课堂”;属于大学生的是“知识课堂”。
 
但是,“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只注重知识传授,无论效果如何,都不能称得上是一名好老师!”李志义认为,大学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知识课堂”,更应该是一种“生命课堂”。他讲:“我们现在的课堂过于知识化,把注意力过于集中于所传递的知识上。用冷冰冰的语言传递着硬邦邦的知识,忽视了活生生的人,忽视了人的感情、人的激情、人的好奇、人的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要给学生讲人生的理念、道理等,把知识传授和生命教育融合在一起。”“现在条件很好,很多知识学生都可以自学,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
 
对于一般教师来说,要想做到这样的境界,似乎有些困难。那么,李志义的绝招是什么呢?简而言之,三要六忌。一要重视备课环节。备课时,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导演要对脚本进行再创作,才能编排出一场场精彩的戏,学生作为演员,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二要重视课堂组织。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自己要演好戏,还要让学生看懂,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听得进去、看得明白、想得清楚、记得牢固。三要重视讲台形象。所谓教师的讲台形象分为有形和无形,有形在于教师的仪表,无形在于教师的内涵,内涵又在于真功夫,否则,“缺乏真功夫,连一些基本数据、公式等都不能熟记,学生则会觉得教师在故弄玄虚,往往会适得其反”。
 
所谓“六忌”则是忌背讲稿、忌避重就轻、忌简单提问、忌走捷径、忌不拘小节、忌不良习惯。其中,以忌背讲稿为例,讲课要根据准备好的素材和思路临场发挥,如果一味地按部就班,课堂容易僵化,学生很容易失去听课的兴趣。
 
“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如果学生是演员,而老师应该是导演,导演的任务就是帮演员把戏演得精彩。”对此,李志义教授有自己的看法,“教学是一种缺憾的事业。每次上完课,无论你如何认真准备,总觉得有些地方还欠火候、还不到位。”
 
课常讲常新,课越备越难,“有时候,一节课用两三天的时间来准备都会感觉不够”。李志义认为,因为学生不再满足于聆听,而要追问,这时需要教师进行现场发挥,因势利导。为了以不变应万变,自己就要丰富备课内容,加大备课难度。“缺憾总会有的,甚至会期待它,因为实际的课堂超出了你的预期。在为自己的没想到而感到缺憾的同时,也为学生表现的没想到感到欣慰。”
 
念好“园丁”这本经不容易
 
从教24年来,即便是已经走上管理岗位,李志义依然给本科生上课,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很少有逃课的,倒不是因为他是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而是因为不听他的课是一种损失。
 
有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上完李志义的课后,变了许多。“我特别爱上李老师的课,他教会我们知识的同时还帮我们这些年轻人解决了心中的疑难问题,使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生眼里,李志义虽身为副校长,却更像一名普通老师,总是那么和蔼可亲,课总是讲得富有激情,又不乏生动幽默。
 
这些喜欢,其实折射出李志义执教的理念——不做“教书匠”,更愿当“园丁”,将育人融入教学,言传身教,育才育人。
 
当园丁,李志义名副其实——上课时,他很少站在讲台上,而是走下讲台,与学生亲密接触。曾有学生统计,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李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间只有10多分钟,其他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
 
“其实,知识中蕴含很多哲理,关键是看你怎么去感悟,再把这种感悟带到课堂上去,让学生分享。”李志义表示,知识与哲理的传授,有时候还需要精心设计,比如是需要喂食还是吊胃口呢?这就像大餐一样,只是炒好了端给学生吃,吃完了也就完了,学生可能知道好吃,却不知道好吃的背后是什么。所以,如果把上课比成一顿大餐,那么,教师上课就要吊胃口,可以告诉学生每道菜有多么好吃、多么有营养,引发学生的食欲,进一步告诉学生每道菜如何制作、怎么调配,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到了此时,学生下课后会迫不及待地一头扎入图书馆和实验室,为自己准备一顿大餐。
 
作为园丁,李志义最看重的是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灌溉”花朵。“对于教学,我从不吝啬时间。”李志义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备课,从7点半以后就关掉手机,排除一切干扰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有时候,为了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或者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或者加工一张图片,他往往要工作到半夜两三点钟。
 
“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当园丁就应该根据花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培育。”在李志义的办公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他的“宝贝”——一大摞特殊的材料:他所教的学生给他写的心里话,或者是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的意见。“我在课堂上是学生的老师,在课堂下是学生的朋友,在生活里是学生的‘知心人’。我非常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工作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科学时报》 (2009-1-6 B4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