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西植物园创始人之一庄平:地震时他选择坚守 |
摧不毁的植物园梦想 |
5月17日,都江堰。庄平从帐篷里走出来,身后不远的地方,就是他奉献了20年的中国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这里曾经是都江堰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拥有几千公顷的自然生境,如山地、溪流、湖泊、湿地等景观,同时这里自然分布的植物类群达2000余种,是中国杜鹃花面积最大的研究基地,还可以引种、栽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至温带以及高山各类植物,是我国引种幅度最大的植物园。
但是,5月12日地震之后,庄平熟悉的世界变了。如今的植物园一片狼藉,到处是残垣断壁,惨不忍睹。
从马路边的帐篷里出来,庄平踏上了通往植物园的路。这条再熟悉不过的路,如今危险丛生。在他的指引下,我们迅速通过了一段危墙,地震造成的裂缝牢牢攫住了这段墙壁,仿佛用指头轻轻一点它就会轰然倒下。
路上随处可见丢弃的鞋子、破碎的玻璃、坍塌的大梁……站在一片废墟前,庄平告诉我们,这里是植物园的办公楼。地震时,三楼整个砸下来,把二楼压扁了,楼体垮塌超过2/3,使人无法想象它原来的模样。
庄平依然清楚地记得:三楼是会议室和标本室,二楼是办公区,一楼是实验室,自己两个年轻、得力的研究助手平时就在自己办公室的旁边,地震后他们再也没有从这里走出去。植物园积累了20多年的科技档案、植物标本等损失惨重。
地震发生时,庄平正赴龙池办事途中。劫后余生的他发疯般地赶回植物园,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碎欲绝。
赶紧救人。当救援人员挖开废墟时发现,两位助手已经倒在了逃生的走廊上。
中科院成都分院的领导第一时间赶赴都江堰慰问,科技处处长张一红说,那两天庄平憔悴得几乎没有人样了。
张一红一直放心不下,两天后再赴都江堰,与她同行的还有两位来自北京的心理专家。
遇难者和家属得到安置后,庄平已经渐渐平静下来。山上的资源成了他最大的牵挂。
华西植物园是我国境内一个大尺度、复合型的生态过渡带,为我国青藏高原东部第一级地形阶地向第二级阶地过渡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在水平距离不足20公里之间,海拔高程从600米左右陡升至4000米以上。独特的植物区系与资源、重要的地理与生态区位,注定了这里在植物研究、保护和利用领域的突出地位。
在创始人陈明洪和庄平两代人的努力下,植物园有了显著变化。20多年间,植物园收集、保存和繁殖了杜鹃花、珙桐等大量珍稀濒危植物,俨然成为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原始杜鹃花属植物最大的迁地保存研究基地与展示中心。
让庄平尤其感到痛心的是,地震前一天,中国杜鹃园建设会议刚刚在这里召开,中科院与都江堰市也正在洽谈合作事宜。庄平一心想把华西植物园做成一个特色植物园,定位就是杜鹃花和青藏高原东部珍稀濒危植物园。
全世界有850种杜鹃花,中国就有602种,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建好一座杜鹃园。华西植物园积20年之功,拥有国内最多的320种。为此,植物园的一辆吉普车跑了30多万公里,庄平的足迹遍布云、贵、川、藏,带回了珍贵的种子。
有几次,庄平差一点就倒在了寻找杜鹃花种子的路上。一次,他差点被雅鲁藏布江激流冲走,一位藏族同胞抓住了他;又一次他从山崖上跌落,被当地藏民发现才得以生还;还有一次在云南玉龙雪山,庄平一行三人迷了路,他一脚踏空坠入深崖,同伴以为他肯定没命了,这一次他被竹林托住,奇迹般生还。
庄平命大,因为他还有梦想没有实现。他说要是再干上一年,就可以把龙门山的植物都搞清楚了。可是眼见梦想就快要起飞了,灾难从天而降。
这些都是国家的资源,积累不能白白送掉。除了所处地理环境外,国内任何一个杜鹃园如果要达到华西植物园这样丰富的珍藏,还需要15年以上的积累。阵痛之后,庄平重新走入了废墟。
震后必须要尽量抢救、保全科技档案和珍稀资源,这是恢复和重建的关键。
应庄平的要求,张一红一行还带来了彩条布,庄平亟须抢在下雨前将科技档案和标本所在的废墟全部盖上。
科技档案在震后的雨水中肯定泡了,庄平现在寄希望于储存在光盘中的电子版没有被砸到。这些档案保存了野外采集的原始记录,极其重要。如果档案受损,就意味着植物园20多年的野外工作积累付诸东流。
让庄平感到庆幸的是,山上的杜鹃花资源暂时没有损失。林业局的救援人员回来说,植物园位于海拔1800米的龙池山顶的房子都塌了,龙池老山门下来七八公里的公路基本垮没了。庄平现在最盼望的是龙池的公路能够疏通,他的杜鹃花如果再不掀开薄膜,见不着雨水,就会干死掉。如果能够组织力量上山,几个人一两天就干完了。
5月16日,庄平再赴龙池,半道回了趟家,赶紧洗个澡,换身衣服。这是他震后第一次回家,妻子总是毫无怨言,默默支持着他。
庄平已经连续数天处于高压应急状态,回家休息也无可非议。但他说自己是单位的负责人,行政财务原始资料都压在废墟里,不能说地震了就交待了,这里面有责任,也有感情,不能是一笔糊涂账。他要亲眼看到自己把植物园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庄平选择了蹲守,他每天都会跑过一段危墙,到植物园的废墟中去巡查。他的目光驻留时,或许,无数次,新的植物园已经在他心中升起。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