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姜燕 来源:新民网 发布时间:2008-5-11 19:29:9
秦绍德批社会浮躁:大学贡献不是生产论文
教育本质是育人,不能“只见才,不见人”,只有专业没有素养
 
5月9日,首届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拉开帷幕,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在校长对话环节发表了精彩演讲。
 
秦绍德表示,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不是对GDP的贡献率,也不是生产出多少科学论文,而是培养一代又一代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人。
 
本科生教育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当代中国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着四个挑战:第一,社会市场化的挑战。整个社会向市场化转型带来了功利心理,浮躁气氛弥漫,人文缺失,市场化改变了社会,又全面渗透到大学。
 
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学生和家长都期望所学专业跟今后就业和收入挂钩,学生对课程选择紧跟市场化需求,大学往往忽视了品性培养和思维训练,过分功利化的教育培养不出优秀人才。
 
第二,教育大众化挑战。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需求和期望也与日俱增,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为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统一考试成为似乎唯一公平的竞争方式,中小学、家庭和社会教育全都围绕升学,教育的本质被遗忘,严重忽视了学生自由成长,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第三,教育模式的挑战。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为了适应快速发展工业化需要,产生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教育模式,但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专业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当前需求。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日趋复杂,要为社会做贡献,需要大批具有综合素质,而非单一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才,即使是专门人才也需建立在综合知识的基础上。
 
第四,全球化文化冲突的挑战。全球化并不是文化融通、太平盛世,中西文化碰撞是必然的,有着强大经济实力做后盾的西方文化占据传播优势,是一个历史时期内不能改变的,国内大学在培养学生全球视野的同时,更需培养学生传承民族意识和中华文化。
 
秦绍德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加深使命认识,到底是功能优先,还是以人为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大学教育必定有一定功能,学生到社会上也要履行个体的某种功能,但功能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以培养学生有用为目的,会违背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只见才,不见人”,只有专业没有素养。
 
秦绍德认为,“以人为本”在大学教育中有两个含义,首先,要以教育对象学生为本,一切以育人为目的。其次,要为每一位学生实现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因此要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让学生成为人才,成为完整的人,迎接世界变化,这并不是要培养文理交叉的通才,而是具备完全的人格。通识教育的“识”不仅是单指知识,而是“识科学”、“识社会”,能融通中华文化和外国文化。
 
秦绍德表示,实行通识教育不能照搬国外,应结合时代和国情,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全面素质教育。从训练技能到培养素质是教育很大的提升,素质教育需细化操作,推进通识教育,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据秦绍德介绍,复旦在02年之前开始探索教学改革,有20年之久,这为通识教育的提出创造了条件,02年复旦改革教育体系,05年成立复旦学院,06年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到现在有3年多的时间,复旦发展通识教育已探索出来一些经验。
 
首先,要破除观念障碍。中国与西方不同,中国早期创办现代大学的目的是强国富民,教育救国,一开始就强调应用,而西方大学是从贵族教育入手,后来加强专业教育。解放后,中国大学发展专业教育,概念根深蒂固。大学是不能没有专业教育的,但专业教育并不是一切,转变观念需要有一个过程。
 
其次,实施通识教育,要紧紧依靠教师主体,优秀教师对学生培养有深入思考,改革只有依靠教师才能顺利进行,完善核心课程等都要依靠他们。
 
第三,进行通识教育要解决体制障碍。建立通识教育体系,首先要建立核心课程,其次要对学生管理体制改革。本科教育教学课程配置、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都需统筹改变,协调和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和专业院系肯定会产生碰撞,这要积极沟通。
 
推进通识教育的同时,对专业教育改革也要提出要求,需要推进本科教育改革所有环节,如招生,本科生导师制度,加强书院文化建设,考虑把大教室改造小教室等等。
 
秦绍德表示,如果通识教育能顺利推进,本科教育质量一定能提高,能帮助大学生在未来有更大收获。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