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伊广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8-4-3 10:36:7
评论:“不许网骂”进校规就是小题大做
 
日前,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表示,针对目前网络上出现的谩骂造谣现象,北大正考虑修改师德条例和学生守则,将“不在网上谩骂造谣”等规定写入学生守则,以规范师生言行。
 
支持者称该措施将有效改变当前网络道德缺失的现状,反对者则质疑这种类似小学生规范的条文纳入高等学府的学生守则中是否小题大做。笔者却颇怀疑此等“大做”当真能解决网上谩骂这样的“小题”么?
 
首先什么是谩骂?如何界定?梁实秋曾经撰文说鲁迅先生最大的短处就在于他“谩骂腐败的对象,谩骂别人的改良的主张,谩骂一切,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张”。如此看来,鲁迅的杂文在一些人眼里就是谩骂,却不知将来北大的校规中将以何种尺度规定谩骂的界限。如果单单是指爆粗口怕是没有必要列入高等学府戒律中吧。想想我们哪一个不是从小就被家长老师耳提面命“不许骂人”,不爆粗口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常识。更何况很早前北大内部论坛就有“版上爆粗口者被封禁”这样的明文规定。因此,新的规定很可能会拓宽谩骂所指范围,只是希望这不要成为阻碍自由言论的堂而皇之的理由。
 
其次,怎样可以称为造谣?谁来鉴定真假?2007年,原北大教授邹恒甫在网上攻击张维迎仗势挟私报复,张维迎回应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样的嘴皮官司除了当事人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旁观者岂能洞悉谁在造谣?
 
退一步说,即便在北大各专家的齐心协力耗死无数脑细胞后清清楚楚界定了谩骂造谣的范围,这禁令又该如何操作执行?没有具体的干预或惩罚性措施,这一条文自然就像之前的一些校规一样,装装门面吓唬吓唬人而已。之前北大校规中有“不允许男女勾肩搭背、搂抱接吻及其他有伤风化的行为”的规定,但其实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学生,都没有把此校规当成一回事。未名湖边经常有恋人甜蜜地“勾肩搭背”,从未见学校有过干涉,大家也觉得这没什么不妥。这也难怪该规定被报道后,一些北大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内部论坛上以调侃的口吻又增了几条“上课不说话,下课不打架,网上不骂人,争戴小红花”。大概他们都清楚这新规又是一纸空文而已,徒增笑耳。
 
但校方可能会说即便可操作性差,也可以通过把这一规定纳入校规,将网络道德规范这种观念深植大学生心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然而,一种观念的接受是需要通过大规模且有效的传播才能达到的。据了解,目前北大的校规仅仅是在新生入学时宣读并讲解,此后鲜少提及。如此的宣传方式所能达到的传播效果就是:一位北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疑惑地问:“北大有校规么?我怎么都不知道?”
 
条文明细难以制定、规定出台后难以操作,再加上校规的宣传方式陈旧、传播效果有限,让人不得不怀疑由北大各方教授、专家等组成的道德委员会煞费苦心修改的新校规,是否能如愿以偿地达到“规范师生言行”的目的?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