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为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项目,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项目正式在京启动,此类大型综合科考项目在中国已经中断了10年时间。
此项目由中、俄、蒙三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中、俄、蒙东北亚地区地域相连、唇齿相依,社会经济互补性强,这一区域的联合科学考察被认为对三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表示:“这一区域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是大气环流的交错地带,不管是对于中国的沙尘天气,还是亚洲的天气,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也是全球变化和区域环境演变的敏感地带,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科技部基础司副司长叶玉江表示,此类综合科学考察工作有很多年没有很好地安排组织了,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有很多。实行市场经济后,科研体制改革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也有些矫枉过正,公共区间也被忽略了,像此类综合科考的公共性研究现在比较缺乏,需要弥补,需要加强团结协作和集体观念。
叶玉江提出,综合考察项目要有统一规划,不能因为一个项目分了多个课题而互不了解,出现工作的重复或遗漏,要对考察地区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他同时强调,这一项目不单是让参与的科学家受益,成果要为全国相关领域甚至全世界的科学家服务,对数据成果共享要有明确说法,要充分考虑为后期利用服务。
陈宜瑜认为,作为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在收集资料为以后科学研究提供背景材料,以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背景材料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应利用这一项目在不同学科合作、信息科学利用、数据共享等方面经验,为综合科考工作作出一个新的示范。
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国建议,要加强对年轻队伍的培养,由于地区性的综合科考中断了一段时间,一些年轻的科研人员对野外研究方法已不是太熟悉,野外考察的工作经验薄弱,“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可能对遥感等手段非常熟悉,但对不同地带分布什么植被却不一定知道,因此应利用这一项目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生态经济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董锁成介绍,本项目共有中、俄、蒙三国十多个科研单位的近200名科学家参与。
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技术方案,中、俄、蒙科学家将在未来5年内有计划地联合开展野外综合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本次综合科学考察的项目牵头单位和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