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丹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4-15 2:0:26
《自然》社论:培育创造性合作还须实质性努力
基金组织和研究机构对合作的支持还停留于表面
 
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社论,讨论培育实际性合作的途径。文章指出:“合作是科学界最为珍视的一种价值,值得为之努力。人们通常会认为,大学和基金组织自然而然会鼓励这种行为,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努力还停留在表面。”许多基金组织有专门的项目来支持跨学科和国际间的合作。考虑到传统的基金项目基本上无法支持这种合作,因此,新项目特别提高了经费额度。最初的担心是如何鼓励特定地区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来申请这类项目,但结果却发现这种努力有时是一种浪费,因为申请经费的动机更多是为了经费本身,而不是科学上的必要性。
 
文章说,在所有担心的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事实是:在资助中仅仅培育合作的文化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这并不能促进实质性的合作。在规划国际合作时,基金组织想到的是如何提供支持,科学家们考虑的则是学术上的问题,但他们都应该更多地关注预期的成果,并考虑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自然》强调,经费的刺激并不能教会合作者如何形成一个团队。多学科交叉意味着将不同科学文化背景、不同语言和不同需要的研究人员组合在一起。比如,计算机科学家可能不太介意在因特网上自由分享数据,但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医学领域,在会场上听到的只言片语也许就会成为“偷听者”一篇新论文的主题,快速的分享可能导致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
 
与此同时,各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也会增加合作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甚至会让老于世故的管理者也深感迷惑,更不用说那些没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了。比如,关于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在动物和人类的试验上,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伦理规范。因此,当合作研究中出现不端行为时,就说不清究竟哪个国家或哪个机构拥有裁判权。
 
这些复杂性不仅仅局限于高预算的大规模合作,也包括小型的合作项目。非正式的合作有益于培育科学的创新和生产力,但前提是事先有良好的计划对之加以平衡。聪明的合作者在合作的早期阶段就会制定出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并书面记录双方的协议。这类计划书是开放的:它们根据项目的进展而加以修订。
 
《自然》建议,应在合作早期商谈有关数据拥有权和作者身份的问题,这样有助于预防发生争论时,双方关系出现敌意。从合作的第一天开始,这种讨论就应该包括可能出现的与工业界的接触或合同的签订。如果发表研究成果是合作的目的,那么应保证各方研究人员获得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试剂和数据的权利。没有书面协议,这些权利不会得到保证。
 
但是,《自然》认为,如果寄希望于研究人员自己发明出这些合作规则,则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想法、一种无为的努力。而且,当研究人员吵翻脸时,打扫战场的沉重负担就落在了他们所在机构的身上。因此,研究机构和基金组织在鼓励合作时,不仅仅只提供设备和经费,还要未雨绸缪地通过指导细节、合作议定模式、培训甚至咨询等,为合作提供后勤保障。只有这样,才会促成具有创造性的合作,也才能帮助研究人员在享受合作的收益时,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