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唐钧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3-18 7:28:24
住房保障与安居乐业:社会的归社会 经济的归经济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用596个字的篇幅专门阐述了“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在“2008年的主要任务”的第六项“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这是除“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以外落墨最多的一项工作。紧接着,在大部制改革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被隆重推出。有具体任务,有执行部门,看起来,住房问题,尤其是目前显示出强烈公众诉求的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得到较大的改善。 

最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近几年的“舆论混战”,终于澄清了一个道理,这就是“房地产”属于经济政策,而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要靠住房社会政策,亦即温总理所讲的住房保障政策。前些年,我国的“主流意识”中根本就没有社会政策的概念,以致有学者开玩笑说,建设部可以更名为房地产部了。如今,从新部门的名称看,政府终于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政府应该管的是“住房”,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而“房地产”的发展则是市场的事,政府的职责只在于宏观调控。
 
如果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满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的社会政策上,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然,不同的对象必须有不同的政策。
 
现行政策中,廉租房建设的呼声很高。但这样的政策导向恐怕并非理智。目前在发达国家,类似的政策早已“下课”。研究表明:因为此类住房刻意追求低造价,会导致低质量,加上入住后必然的低管理水平,因此会迅速地“衰老”,最后极有可能沦为充满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贫民区。如今城市中空置旧房存量很大,政府完全可以利用其组织廉租房市场。用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业主将房屋租给低收入家庭,政府以专项补贴保证低收入家庭如期交房租,这就可以基本上解决“双低家庭”的住房问题。
 
还有一些官员和学者更青睐以租房来解决住房问题,并以国外为例来佐证。其实,租房还是买房,主要取决于流动性。希望并且有可能在一个城市长期居住的大多会选择买房,而随时准备流动的则会选择租房。国外租房的家庭多,是因为流动性大,很多发达国家住房自由率不如中国也是同样的道理。
 
中国城市家庭的流动性较小,所以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4条措施中,“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最为重要。如果这项政策被认真付诸实施,相信房地产市场价格会较快跌落。有些中低收入家庭不愿受政策性住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的条款限制,也可以买到房价较低的商品房。
 
真正的房地产市场则由其随行就市,高收入居民可能是其主要的拥趸,并可以服务于类似CBD或总部经济区等涉外区域的高层次需求。这些地区的楼价当然是越高越好。平心而论,这才是“房地产价格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标志”的真正内涵,而城市中的升斗小民应该与此基本无关。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