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丹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2-19 7:40:7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校长杨祖佑:寻找天才 为大师建大楼

    杨祖佑校长(中)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起。左为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伦·黑格尔教授,右为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赫伯特·克雷默教授。(来源:Corbis网站)

 
1997年初,他从加州飞到新泽西州,邀请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家戴维·格罗斯加盟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他们谈了整整一个下午,格罗斯要求4个发展方向,他承诺全部满足,格罗斯随即成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教授,并于2004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0年,他三顾茅庐,将日本蓝色激光发明者中村修二请到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2006年,他陪同中村修二前往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接受芬兰总统颁发的千禧年技术奖及100万欧元奖金,刚回到大学不久,中村修二就告诉他,附近另外一所大学要为自己建一座大楼,请他和研究团队过去工作。他说:你别走,我将为你建一座大楼。现在,中村修二愉快地呆在圣巴巴拉。
 
这位到世界各地为大学请最好教授的人就是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华裔校长杨祖佑。哈佛大学教授、知名数学家丘成桐说,杨校长是我最佩服的一位教育学家,他在圣巴巴拉分校做了14年的校长,在这14年里,他将一个相当普通的大学办成差不多世界一流的大学。
 
2007年12月,杨祖佑到中国杭州参加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在题为《对加州大学圣巴巴分校的展望》的大会演讲中,他讲述自己如何争取到最好学生和最好教授的故事。

 

1998年到2004年间,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片提供:杨祖佑)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距离洛杉矶北部160公里,背靠圣伊内斯山,面临太平洋,风景迷人但位置偏僻。1994年6月,加州大学总校长杰克·佩特森从150位候选人中,聘请了普度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杨祖佑出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第五任校长。
 
在杨祖佑的领导下,从1998年到2004年间,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共有5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世界为之震惊。
 
教授们的成就让这所偏僻的校园成为美国科学和工程学者向往的胜地,2006年11月10日出版的《华尔街杂志》以《超越伯克利》为题,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列为8所发展显著的州立大学之一,称之为“后起之秀”。
 
杨祖佑说,大学有3个重要的目标:营造一个智力环境、吸收天才、留住天才。天才包括高质量的学生和教授,高质量的学生会吸引高质量的教授,高质量的教授也会吸引高质量的学生。
 
亲自拜访学生和家长
 
成立于1944年的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是一所年轻的大学,现在大约有2万名学生、1050位教师。当杨祖佑在1994年出任该校校长时,他吃惊地发现,新生的申请人数只有大约1.7万人。“这个数字太低,令人担心。因为衡量新生质量的指标之一是学生的申请人数。”
 
申请人数越低,大学选择的范围就越小,杨祖佑着手组建了各种委员会、讨论会和行动小组。因为已被录取的学生最后不一定会选择这所大学,所以“每年3月,我们会从已录取的新生中选出前20%,这是最好中的最好,然后,我带着太太和教授、学生志愿者团队,拜访学生们的家庭和所在的城市,介绍学校的情况,听取他们的要求和疑问。”杨祖佑说:“通常情况下,父母和学生有不同的关心和要求。比如,父母担心学校是否有24小时的保安、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学生们则会问学校的海滩怎么样、周末生活如何安排等。我们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如果有些问题是学生或家长们担心而学校没有考虑到的,回到学校后我们就会着手解决。”
 
经过14年的努力,到2007年,大学新生的申请人数达到了4.1万人。杨祖佑说,在录取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这让他们有更多机会选择最优秀的学生。
 
竭尽所能邀请大师
 
从1998年到2004年,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有5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偏远的校园也因此为世界所瞩目。杨祖佑讲述了诺贝尔奖教授们的故事。
 
“芬恩·基德伦教授于200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基德伦从事宏观经济研究,1973年,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作博士研究时,选择了爱尔兰和阿根廷这两个国家来研究他的宏观经济学。30年后,爱尔兰的经济很成功,而阿根廷的经济则失败了,基德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杨祖佑说:“为了请他,我们特别筹款,设立讲座教授,2004年7月,他从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来到我们大学。没有想到还不到半年,他就获奖了。”
 
谈到戴维·格罗斯时,杨祖佑说,1997年,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去请格罗斯时,是认定他在那个领域有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水平,而并不是冲着他日后会得诺贝尔奖去的。杨祖佑承诺会为他营造一个更好的研究环境,让他更自由地去作研究。7年后,格罗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奖是表彰他在31年前所做的工作。当然,他如果仍在普林斯顿大学,也会得奖。不过他选择来到我们的学校,是因为我们给他提供的一流而又和谐的研究环境和团队,而他的成就也让大学得益。”
 
1994年,基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赫尔伯特·克雷默和艾伦·黑格尔教授的基础研究,日本日亚化学工业公司技术员中村修二研制出蓝色发光二级管,这种二级管的电能转化率可以高达80%~90%,世界公认这项发明可能会取代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杨祖佑说,早在20世纪70年代,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在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克雷默就建议:大学的资源有限,无法与大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硅半导体研究上竞争,所以,我们不应该以硅半导体为发展方向,而应发展异质结构半导体材料。
 
学校接受了克雷默的建议,当时世界上只有20多个人在从事这项研究,中村修二后来加入其中,并在克雷默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蓝色激光。“当中村修二在1994年发明了蓝色激光后,我们知道克雷默应该会获得诺贝尔奖了,因为他的理论被中村修二证实了。果然,2000年,克雷默和黑格尔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杨祖佑说:“但实际上,当克雷默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时,他的论文被拒绝了。”
 
“聘请他们,因为他们优秀”
 
杨祖佑决定邀请中村修二加盟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当我们飞到日本时,发现中村修二在地下室做实验,职位只是一个技术员,我知道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他说:“于是我们为他配备研究团队,甚至让团队中的研究人员到日本工作一年,学习日语,为他营造一种日本文化环境,让他能愉快地呆在大学里。”
 
2006年,中村修二获得芬兰千禧年基金会颁发的2006年千禧年技术奖,表彰他发明了革命性的新光源——蓝色、绿色和白色的发光二级管和蓝色激光。
 
迈克尔·葛詹尼加是全球著名的脑科学家之一,为了能请他到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杨祖佑用了5年的时间为他建了新大楼、申请经费、购置核磁共振成像仪、成立研究团队……如今,葛詹尼加成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圣吉心智研究中心的第一任主任,领导着麦克阿瑟基金提供的一项1000万美元的全国性项目。
 
当杨祖佑准备请菲尔茨奖获得者迈克尔·弗雷德曼加盟大学时,他问物理系主任和教授:是否有空间给新人?他们回答说:没有,我们还需要新空间。但是,当他们被告知这个人是弗雷德曼时,他们立即回答:“我们有空间,我们需要他。”
 
2006年10月5日出版的《洛杉矶时报》发表一篇文章指出,1966~2006年间,在82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和医学奖的科学家中,有19位在加州,其中斯坦福大学位居第一,有5位,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位居第二,有4位。
 
在加州的这份光荣里,有杨祖佑的一份功劳。他说:“聘请这些教授,不是因为他们能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因为他们非常优秀。作为校长,我大概要用80%的时间与教授和学生们交谈,倾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愉快地呆在学校,互相合作努力,我每天都要做这样的工作,我喜欢这样的工作。”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