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炜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08-2-18 17:52:19
张炜:大学需要大师也需要大楼
大学要有优秀教师是第一位的;但没有必要的办学条件也不行

 

 

张炜,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陕西省社科联副主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及科技政策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十多项。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媒体对大学的校园建设,尤其是对部分高校“超大规模地扩建校园”、“圈地”的批评较多,认为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有大师。这些意见,充分体现了社会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心和期望,一些批评也十分中肯。的确,大学如何办并且如何能办好,应当是一个需要不断在理论上研究和实践中积极探索的问题,对于大学的校园建设也需要实事求是地讨论和冷静思考。
 
1999年,我国开始逐渐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9.8%,到2005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学生已经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招生规模和招生人数已经是世界之最,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对比一下美国的高等教育,其毛入学率从9.7%提高到21.3%,总共用了25年(1924年到1949年),发展速度和规模远逊于我国。因此,我国高校扩招后所面临的校园建设压力,要远高于美国,更何况中美两国高校办学条件的原有基础差异很大。
 
我国大学的办学条件,在扩招之前“欠账”就比较严重。很多高校面积只有二三百亩,甚至部分大学占地仅有几十亩,校园非常拥挤,不得不在外租用校舍。高等教育快步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多数高校规模急剧扩张,办学条件全面紧张。中部地区某重点大学仅扩招了300人,就面临着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不足的困难,那些规模大幅扩张的高校,其困难更可想而知。如果不建新校区,一些校园将人满为患;如果不建新的教学实验楼和宿舍楼,有的高校的学生在校园内上课、实验、自习、运动和住宿等,有可能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妨碍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此外,教育部对于高校办学条件(包括校园与校舍面积)也有一些硬性的要求,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对此也有具体规定。达不到基本的办学条件,要对学校亮黄牌限制招生,严重不合格的甚至要暂停该学校的招生资格。
 
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有6500名学生,占地1820亩,生均占地近3分,这是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所无法相比的;哈佛大学近20000名学生,占地2300亩,生均占地也超过1分,比多数高校建新校区之前的状况要好得多。其实,二战结束后美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也曾出现过大学校园建设滞后和办学条件恶化的问题。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被誉为美国高等教育界“灯塔式的人物”的克拉克·科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指出,上个世纪30、40和50年代,由于强调学生生活,尤其是本科生生活,美国“很多地方的住宿楼、学生联合会、校内运动场、本科生图书馆、咨询中心如雨后春笋”。
 
另一方面,中美大学在学生后勤管理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在美国,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除少数传统的文理学院和少数研究型大学之外,许多大学放弃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院式”的办学模式,不对大学生住校提出硬性要求,这并非完全是现代大学理念的体现,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办学条件的局限。加之美国大学中成人学生和非全日制学生所占比例较高,使得学校难以要求大学生全部住校。而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建国后,学习前苏联的教育模式,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全部住校。目前,按照有关规定,普通高校的学生不仅必须在校内住宿,学校还要加强管理。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中美高校对于建设学生宿舍和食堂等基础设施需求的不同。
 
当然,美国大学的校园建设情况,并不足以证明我国高校校园建设的必要和正确,笔者也无意主张我国高校的校园面积要向普林斯顿大学看齐。但是,这至少说明我国大学校园的基础建设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学是否要扩大校园建设还要从各校自身实际出发。
 
对于目前部分大学通过贷款促进学校发展,也应当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在国家投入不足、高等教育要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高校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实行高教成本分担机制;二是贷款,也就是通过用银行的钱办学校的事、用今天的钱办明天的事。应该说绝大多数大学通过贷款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弥补了国家投入的不足。同时,许多高校在扩招后急需建一些宿舍、实验室、教学楼,这些硬件不是建一次就坏了,而是可以使用几十年。就此而言,无论是用一部分扩招后的学费来盖的楼,还是用贷款来盖的楼,都可以有一个长久的使用效率,这样学校在未来建设中的压力会逐渐减小。随着国家的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随着学校建设压力的不断减小,随着科学管理的不断加强,高校贷款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同时,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大学校长也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领导者既要精通管理和业务,还要懂财务、懂经济。
 
笔者认为,大学必须要有优秀教师,这是第一位的;但没有必要的办学条件也不行,这一点也不能忽视。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建设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基地,这三个“一流”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面对办学条件曾经成为一些高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这样一个事实,尽管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要防止盲目征地、建校园,但必要的校园和校舍建设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大学建设中既要科学管理、勤俭节约,又要反对盲目扩张、奢华浪费。同时,对目前部分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的大学来说,应将更多的财力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大师”,促使高校的“大师”和“大楼”同时地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