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气候变化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重视。
基本上每一种气候变化对健康都可能有负面影响,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而其健康影响因地而异。
“由于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自1980年以来,哮喘病患者在美国增长2到3倍。”
日前,在由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综合中心、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科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中国生态大讲堂上,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环境控制与卫生部统计与信息局局长赵光博士作上述表示。
“过去十年间出现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很多与气候变化有关,诸如霍乱、疟疾、西尼罗病毒等。一种很小的病毒,就可能拖垮一个国家的经济!”赵光说。
与此相关的大背景是,气候变化正成为广泛的科学认同。2007年5月30日,中国政府已经审议并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美国各界对气候变化更是非常觉醒,已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反映。
基本上每一种气候变化对健康都可能有负面影响,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而其健康影响因地而异。“科学理解正在逐步呈现,但是应急预防急不可待。应急预防不能等到水落石出和数据完备时才去做。”赵光强调。
令人忧心的是,尽管气候变化得到人们的关注,但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重视。虽然数据并不完全,但气候变化造成的很多健康危害已经得到有力证明。
赵光举例说,从已初步确定的认识来看,负面健康影响包括:热气流导致运动员、高龄老人、呼吸系统病人等的高温不适,死亡率提高;干旱、洪水、平均温度增高带来的一些疾病的传播;海平面升高导致海岸带、低海拔地区伤残、溺水、土壤盐渍化、生态系统和经济受干扰;干旱、生态系统迁移导致食物、水资源短缺、营养不良;极端性干旱、沙漠化会造成大面积移民、引发国际争端;地面臭氧浓度增高、空降过敏源、其他污染源等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加重,诸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普遍性气候变化、极端性事件如大面积停电停水会导致恐慌、精神健康问题,等等。
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带来诸如热气流、不稳定气候、干旱、洪水、野火等。
其间接影响,包括改变自然景观系统和过程,比如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生物系统动态变化,比如蚊子种群变化,光合作用变化导致作物产量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比如森林生产力、渔业产量、微生物限制因子、养分循环等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种种影响,使生物的生存环境不一样了,也造成很多疾病发生区域的重新划分。
“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将来会更糟。”赵光说。他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应对手段是采用诸如用“吸烟有害健康”、“系好安全带”等口号的方式,把复杂的科学研究结果通过简洁集中的信息传递给公众,达到提醒公众的目的。
赵光认为,政府卫生部门需要办的事包括:疾病预防;公众教育;灾害应急准备;早期预报系统;监测疾病的发生频率和健康危险因素;预测将来潜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开展隔行交叉讨论和制定新政策;降低医疗体系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政府环境部门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应包括:造小房、多功能绿色房;提供多层次、多价位可选择住宅;建立行人设施、无车居住小区;保护绿地、农田、自然景观和紧要环境地区;提供多种公共交通途径和设施;开发地产项目保证公平、经济和可预测;鼓励多方介入地产开发决策过程等。
同时,卫生部门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网络要建立死亡、传染病、新生儿普查、癌症、血栓病、糖尿病、环境跟踪、创伤等注册登记系统。
赵光介绍,在美国,死亡登记工作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相关机构必须在公民死亡5天之内作出登记,包括死亡原因的登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健康影响因素的变化。
赵光提醒说,环境与卫生突发紧急情况的危机交流很重要,任何危机或混乱发生的时候,总会有人乘机散布不同的信息,从而达到赢利或权力或政治的目的等,此时,科学家和政府部门必须作出清晰、镇静和非情绪化的答复。
面对气候变化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卫生部门相关科研工作的重点是:跟踪研究环境变化、疾病危险和疾病发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增强模拟与预报气候变化引起的健康影响的能力;鉴别气候变化而导致的高危高发特别疾病的人群和地区,特别重视热气流、儿童、老年人和收入低的地区;帮助政府教育公众并发放有关气候变化和健康影响方面的信息;帮助政府建立和实施应急反应方案,重点应对热气流、极端气候和传染病进行准备。
《科学时报》 (2008-8-27 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