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范明荣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8-21 2:54:30
书评:科学不是单块巨石
《认识方式——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科技医”的理想类型
 
约翰·V·皮克斯通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中心韦尔科姆研究教授,他于1986年创建了该中心,实现了科学、技术和医学的一次历史性联通。他的著作广泛涉及生物医学科学史、英国科学和医学的社会史及卫生保健和医疗技术的近代历史,其中《认识方式——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一书引起了很大反响,该书于2000年在英国出版,接着2001年又在美国出版。

 
近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了《认识方式—— 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的中文版,使中国读者终于能一睹该书风采。据译者陈朝勇介绍,其实,早在2005年7月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之时,约翰·V·皮克斯通也来到中国,并且在大会上讨论了该书的观点。
 
去年年底陈朝勇特地给皮克斯通去信,希望他为该书的中文版写一篇序言,作者欣然接受,写了长达5页多的序言。皮克斯通表示“很遗憾我对中国的科学传统了解得非常少”,但是希望“我关于‘西方’的论述对进行比较、分析东西方文化联系会有用”。
 
相互交叉的认识方式
 
本书题为《认识方式—— 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本书讲述的重点是“认识方式”(ways of knowing)。陈朝勇介绍,这个标题完全是照原书的题目直译过来的,开始出版社觉得标题不太吸引人,想改一个,但是陈朝勇认为这本书主要就是强调“认识方式”,如果改了,就会偏离本书的主题,给读者的阅读造成困扰,所以最终采用了原来的标题直译成“认识方式”。
 
从副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认识方式”是针对科学、技术和医学史的。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本书具有一种新的形式,它勾勒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历史,不是以单一的时间顺序,也不是以学科跟随学科的方式,而是作为不同的“认识方式”,其中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历史。这些“认识方式”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织;它们任何时候都能找到,但其相对重要性却随时间而变化。
 
剑桥大学科学史及科学哲学系教授谢弗对这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认识方式》中,皮克斯通对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新的、综合的处理。迄今尚无其他单卷本著作具有其范围广度、细节深度和学术掌控。”
 
“科技医”的理想类型
 
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常常被分别研究,但是皮克斯通认为:没有必要将三者分离开来,科学不是单块巨石,将这3个领域及其历史说明合到一起我们能得到更多。本书将这些不同的历史集合在一起,允许它们相互说明,形成对大多数“科技医”(科学、技术和医学英文简称STM,中译简称“科技医”)的一种有效综合。
 
作者将科学、技术和医学分解为“元素”,并称之为“认识方式”。他在导论中介绍说:“我重点关注3种认识方式,3种科技医的理想类型,我称之为‘博物志’、‘分析’和‘实验’。”
 
据陈朝勇介绍,“博物志”简单地说就是对事物的描述和分类。包括各种事物,不管它们是人造的还是自然的,“正常的”还是“病理的”。正如作者所说:“我在博物志中既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而且也包括天气等现象、人工制品——古代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工业的。”
 
如果说博物学是记录多样性和变化,那么“分析”则是通过解剖寻找秩序。“通俗地讲,“分析”方法就是把大的分解成小的,例如把一个物质分解成分子、原子,把一大块内容分成各个组成部分。”陈朝勇解释道。
 
“分析”是分解事物,“实验”则是组合事物,把分解的东西再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东西。作者在书中举了“合成化学”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知道给定化学物质的元素(和结构)的化学家能够超越分析,他们猜想怎样从简单物质制成复杂的化合物;在一般情况下,合成的化合物是完全的新事物。”
 
另外作者还讨论了“科技医”的另外两种“认识方式”,即“技术科学”和“世界解读”(即解释学)。“技术科学”指制造知识的方法,这些制造方法也是制造商品和准商品(如国家制造的武器)的方法。而“世界解读”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一种解码的工作。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典雅世界开始,“自然世界”指被解读成的符号系统。
 
作者对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一次新的综合处理。将“科技医”表述为在最近几个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史中的一系列不断变化的工程。通过本书,“科技医”领域的专家可以读到这种方法的新奇之处;历史和文化研究者可以读到这种方法的范围可到之处和可延伸之处;对于关心科学的伦理和政治维度的所有人,本书也提供了争论的长期视角和工具。
 
《科学时报》 (2008-8-21 科学 文化)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