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中科院南京地理所 发布时间:2008-7-14 17:20:5
中科院研究员陈志明解读近期三起地震成因
 
7月5日,福建厦门和龙海县的交界处发生了4.4级地震;7月6日,江苏南京和句容交界处发生了3.6级的地震;7月7日,黑龙江齐市和龙江县交界处发生4.6级的地震。连续三天,中国的北部、东南部发生了三场地震,虽然这三场地震的震级都不大,但仍然给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恐慌。究竟这三场地震之间有没有关系?到底地震的动力源是什么?中科院南京地理所退休职工陈志明研究员对这三场地震的成因进行了解读,这三天三场地震没有任何关联,而是各自所在的板块扩张移动的结果。
 
福建4.4级地震发生的地点,都是远离地震高发区域的“华北地台”的内部,这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洋板块的“迎冲”造成的。据了解,目前太平洋板块是全球活动最快的地方之一,每年约以10毫米以上的速度往西北方向运动,正好对准东北亚。这一带的地震活动非常频繁。在离太平洋板块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它的“小兄弟”菲律宾海洋板块,现在每年约以50—55毫米和46—50毫米的速度分别朝西南日本—朝鲜半岛和冲绳群岛及其后方的东海大陆架俯冲,而且这个菲海板块是向西北运动。不巧的是,两个板块“冤家路窄”面对面“迎冲”着华南板块,其中台湾首当其冲。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躲”在台湾后面的福建地区会发生中小地震了。
 
黑龙江发生地震的地区在松辽盆地的西边。松辽盆地周边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处于西伯利亚板块,这个板块是亚洲最大而且比较稳定的。那么地震的原因只能从海洋里寻找根源了。陈志明认为这次4.6级地震的动力源是太平洋板块的“不安分”造成的,海底的洋中脊几百万年来不断扩张,通过日本海地一直传递过来。加上北冰洋的引力,两股力量汇聚在西伯利亚板块,加上松辽平原周围的地壳很厚,地震的动力源只能通过地壳上部的地幔传到松辽盆地。
 
而南京和句容交界处的3.6级地震,则有可能是在出现了新的断裂带。历史上江苏的溧阳和茅山都发生过强地震。地震能量集聚不够。这些地区都远离大板块的活动边缘,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目前学术界也有新的观点,但是并没被接受,就是南京地区可能有新的断裂发生。太平洋上的琉球海沟有7000多米深,而江苏的西面有三省高岩(太行山、吕梁山、贺兰山),海拔都是3000米左右,两者之间有10000米的落差,海沟的抽引力,高岩的滑动力,地壳就像被撕开一样,在华北板块产生很多北西方向的断裂。其中南京就有新的断裂发生,这个断裂带在合肥到舟山之间。句容的3.6级地震,也许就是新断裂带活动的结果。不过产生新的断裂带,并不意味着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地震的机会会增加。这个断裂带活动不是很强烈,只是偶尔“动动筋骨”,断裂带的周围也没有大地震的动力源,不是海陆板块对冲的地方,因此不会有破坏性地震发生。但新的断裂带动向值得有关专家注意。加强监察与研究,并防备发生中小地震的可能性。
 
据分析,就南京的地质构造而言,南京还是比较安全的。南京地震水平比较低。而且从历史记录上看,南京的破坏性地震出现的概率很小,属长江以南的扬子板块,拥有中国南方比较稳定的地基,历史上还没有破坏性地震出现,而且比较柔性的地质特点,还可以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