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国科教界都在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这样一份纲领性文件,尤其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任务仍相当艰巨的特殊时期,科教界对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特别深远的历史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的最后部分,专门谈了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特征和严峻形势,并就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的进一步抓紧抓好作出具体部署。我们看到,这些部署既涉及科学问题本身,也涉及体制机制、科学普及与国际合作,其中很多要求为首次提出;背后思考的时间跨度和经验积累,涵盖了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可以肯定,这些部署将对今后我国科技发展大势和科技体制安排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工作部署中的首项任务,是要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这涉及大量艰苦卓绝的基础研究,对其中任何一项难题的突破,都将使整个人类社会应对自然灾害的被动局面得到重大改善。这项工作是两院院士群体的职责所在,也是向全国科技界提出的重大科学课题。
第二项任务是加强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能力建设,针对性极强,尤其值得科技界深刻反思。汶川地震发生后,有关地震能否预报的争论至今不绝于耳。科学无止境,理论与技术路径之争是正常的。但科学之外,应坦承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懵懂,同时祭起主观能动性的旗帜积极应对以防患于未然。在提出前述重大科学课题的同时,正式提出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能力建设,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体现了宏观决策的科学性,给解决地震预报问题之争提供了清晰的指向。
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胡锦涛同志作出的第三项部署。将自然灾害问题置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背景下全面考量,为目前学科壁垒的彻底冲破提供了难得机遇。事实上,当今科技界,即使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其对精诚合作、交叉融合的要求也已成为普遍共识,更不用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沟通与交流势将弥补各学科思维与方法上的局限,而在充分交流、碰撞与融合的基础上获得的智慧集成,也必将修正单一学科视角的偏差,从而导致更前瞻、更周全的科学结论。如此,将是国家人民的幸事,也是科学自身的幸事。
长期以来,在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一直存在所谓的科学普及“最后一公里”等难题,这限制了科技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也产生了极大阻碍。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这一要求的实质,是将自救本领武装到每个国民,提高末端应急能力,充分分解整个社会应急体系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这是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基础课”,也是科技实现社会功能的内在要求。
胡锦涛同志最后提出,要围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灾害防治工作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既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技术,也对人类社会共同防灾减灾作出贡献。这提出了全球化时代中国科学家群体的一个崇高使命,那就是培养国际眼光与全球视野。近现代以来,我们反思不断:除了古代四大发明,中国还为人类知识宝库贡献过什么?胡锦涛同志说,“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其中的“机遇”,应该包涵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以及防灾减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两个方面。我们相信,有基础,有机遇,有党的坚强领导,有拳拳报国心,中国科技事业必将开创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