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智效民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发布时间:2008-12-30 11:36:32
叶圣陶晚年批应试教育:受教育者绝不是工业原料
 
叶圣陶晚年的时候,听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时,好像又一次找到知音。他说:“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因为受教育的人绝对不是工业原料。”
 
去年是恢复高考30年周年,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基于这两个30周年纪念,人们对恢复高考制度予以很高评价。但我认为,相比之下,对高考制度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反思不够。
 
许多人认为,现行的高考制度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它在选拔人才方面所表现的公平性和高效率却无法替代。其实,考试只是对知识教育的一种检查。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习惯的养成。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好习惯。”可见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所谓公平和效率就会失去依托。
 
叶圣陶的话是在1979年10月讲的。当时高考制度刚刚恢复,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知道逼学生做功课,连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家庭作业也很繁重”。发现这种情况后,正在担任教育部顾问的叶圣陶写下上面的话。他的意思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考试而忘记教育的本质。
 
叶圣陶从广播中听到文理分科消息之后,发现问题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于是他在《学习不光为了高考》一文中连续问道:“难道学生进中学就是为了考大学?难道国家办中学就是为了给大学供应投考者?如果学生进中学就是为了考大学,极小一部分考进大学去了,极大多数没考上的不都成了废品吗?”他还指出,持这种想法的不仅是落榜学生,还有家长、老师和教育行政人员。因此中学为什么要办,中学生为什么要学,教师为什么要教,这都是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随后,叶圣陶又撰写《考试》和《再谈考试》两篇文章。他在前一篇文章中说:学校为什么要考试?无非是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成绩怎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只要“有个期终考试,或者加个期中考试,就够了”。但是如今的考试却有许多名堂,比如摸底考试、模拟考试、分片会考、全区会考等等,真是名目繁多,花样翻新。至于“这些考试目的何在,要考查什么”,就连他这个教育部的顾问也不清楚。他在第二篇文章中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考试应该和课堂提问、课外练习一样,在“活泼,平静,没拘束,不紧张”的情况下进行。但由于老师的重视,家长的督促,致使考试和分数成了学生最看重的事。于是就产生“为考试而学习”的怪口号。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压力很大,就会把所学的知识当作敲门砖,一出考场就完全忘掉。此外,这种情况还可能诱使学生在考场上作弊。
 
除了文理分科之外,重点学校也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许多文件和通讯报道都在鼓吹“必须把重点学校办好”。为此,叶圣陶1980年4月在《“非重点”》一文中说:“提出重点学校的办法就是通常说的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意思”,这也许是一种快出人才的“好谋略”。但是这样一来,我对“非重点”学校却难免有些担忧。因为“必须把重点学校办好”这句话,似乎含有这样一层意思:对非重点学校可以要求从宽,办好办不好都无所谓。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叶圣陶的担忧是正确的。
 
80多岁高龄的叶圣陶为什么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撰写一系列文章批应试教育呢?这与他对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有关。早在1915年叶圣陶还是小学教师的时候,他就在一篇文章中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要根据孩子的求知心理,“采用自学辅导主义”。1919年,他又把学生比作植物,把教师比作种植家。他认为有些植物之所以不能很好生长,一是与遗传或环境有关,二是种植家扼杀了植物生长的可能性。过去我们把教师比作园丁,不知是不是叶圣陶的发明。
 
值得一提的是,叶圣陶晚年的时候,听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时,好像又一次找到知音。他说:“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因为受教育的人绝对不是工业原料。”为此,他还想起丰子恺画过的一幅名为“教育”的漫画。画面上有个做泥人的师傅,正在认真地把一个个泥团往模子里按,旁边摆着“脱出来的泥人个个一模一样”。叶圣陶说:“受教育的人决非没有生命的泥团,谁要是像那个师傅只管把他们往模子里按,他的失败是肯定无疑的。”
 
大概是出于同样的担忧吧,冯友兰在1981年也指出:“大学教育究竟是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这是早就应该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今年是叶圣陶逝世20周年。遗憾的是当年叶圣陶等人的批评和担忧,似乎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就使那种硬要把“生命的泥团”往考试的“模子里按”的教育还在继续。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