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08-12-18 15:59:11
100个“科技新第一”见证改革开放30年
从第一次培育出超级稻到第一次载人航天,实现许多“零的突破”

 
从第一家科技民营企业成立到第一支科技股上市,从第一次成功培育出超级稻到第一次实现载人航天梦想……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实现了许多“零的突破”。科技日报选取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100个“科技新第一”,来见证30年的发展与跨越。通过亲历者讲述“第一”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记录我国科技发展的艰辛与辉煌。这些“第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显示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增强,同时引领着我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1.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2000年11月29日,由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亮相。类人型机器人问世,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这台定名为“先行者”的类人型机器人,高1.4米,重20公斤,不但具有类人一样的头部、眼睛、脖颈、身躯、双臂与两足,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能。与国防科技大学1990年研制的我国首台两足步行机器人相比,这台类人型机器人实现了多项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从只能平地静态步行,到快速自如的动态行走;从只能在已知环境中行走,到可在小偏差、不确定的环境中行走;行走频率也由每6秒1步,提高到每秒2步。
 
类人型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不仅可以在有辐射、有粉尘、有毒等环境中代替人们作业,而且可以在康复医学上形成一种动力型假肢,协助截瘫病人实现行走的梦想。
 
2.第一个互联网交换中心
 
2000年3月30日,中国第一个互联网交换中心在北京开通。
 
2000年之前,中国计算机互联网事业迅速发展,已批准建设5个经营性的互联网络以及4个非经营性的互联网络,其中5家已开始对外服务。虽然几大网络间自1997年底已初步实现互联互通,并陆续进行了互通带宽扩容,但是由于用户、信息、网站和应用的激增,几大互联网络间互通带宽越来越不适应业务量的增长,造成用户网间互访困难,给上网用户带来了极大不便。
 
中国第一个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开通使中国主要互联网网间互通带宽由原来的不足10兆比特每秒提高到100兆比特每秒,这意味着制约网络速度的重要“瓶颈”之一———跨网间访问速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北斗”系统的建立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的双星定位原理也是由我国专家首次在世界上提出,而北斗星通提出的北斗一号信息服务系统则第一次打通了“北斗”民用的通道。
 
4.第一次破译水稻遗传密码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科技部2001年联合宣布,我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专家认为,水稻遗传密码的破译,不仅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我国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一项重大贡献和基因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维系着世界上半数人口的生存,含有4.3亿多个碱基对的水稻基因组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日本1998年起主导实施了由1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水稻基因组计划,而美国和瑞士的公司也实施了相应的水稻基因组计划。
 
作为水稻的发源地和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从去年5月起,我国科学家毅然加入竞争行列,独立开展水稻基因组研究。和目前国际上其他水稻基因组以日本粳稻为研究对象不一样,我国水稻基因组以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超级杂交稻为测序对象。
 
承担并完成这一世界课题的是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生物信息学中心,主要合作单位有中科院遗传所、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在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超级水稻基因组计划进展迅速。截至目前,科学家们已测定约22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序列和基因的覆盖率均达95%以上,90%的区域准确率达到99%,完全符合“工作框架图”的要求。
 
更为可贵的是,全部数据即将在网上予以公布,向全世界免费公开。“我担心服务器可能堵塞,因为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可以来查阅。”项目负责人于军教授说。
 
水稻基因组是迄今进行的植物基因组测序中最大的,约为人类基因组的七分之一。
 
 
提起湖南,人们总会想到“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人们还清楚地记得,1976年三系杂交水稻推广前,具有同样地理气候优势的湖南,水稻亩产仅仅300公斤;30年后,亩产800公斤的超级稻,已遍布三湘四水……
 
2008年10月,超级杂交稻在示范区跃上亩产900公斤大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笑的格外灿烂。
 
说起杂交稻的演变过程,袁隆平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三系法像包办婚姻,两系法像自由恋爱,超级稻有点儿像独身主义”。
 
然而,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900公斤,这位貌似农民而内心却燃烧着如火激情的科学家,探索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6.第一家网上银行
 
1999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建立了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证券及网上商城为核心的网络银行服务体系,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家开展网上个人银行业务,成为国内首先实现全国联通“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
 
7.第一辆自主概念车
 
1999年6月,第一辆由中国人设计、开发的概念车麒麟诞生。
 
这是由中国工程师采用最新技术,在国内研制,特别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整车。这一概念车型从最初对5个城市的客户的意见抽样汇总,并汇集国内各地群众对汽车需求的意见后,进行图纸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黏土模型,项目历时1年零4个月。该车具有车内空间宽敞,后备箱大;满足不同驾驶者需求;结构设计简单,降低保养费用,适应客户对象的购买力;底盘很高,适合于农村道路等特点。
 
8.第一次网络高招
 
1999年8月,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6个省、市的200余所高校使用“全国高校招生系统”在CERNET上进行第一次网络招生获得成功。
 
9.第一台千亿次高性能计算机
 
2000年7月25日,继美国、日本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3840亿浮点结果的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据悉,该系统在当今全世界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前500位高性能计算机中排名第48位。
 
这个被命名为神威I计算机系统的可缩放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在巨型计算机研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并打破了西方某些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对中国的限制。
 
10.第一次合成超重新核素
 
2001年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的科研人员在新核素合成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突破:首次合成了超重新核素259Db,使我国的新核素合成和研究跨入了超重核区的大门;首次在国际学术刊物上确认了β-缓发裂变先驱核230Ac,率先登上了核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缓发裂变岛。这两项成果已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好评。
 
 
与国际科研热点相比之下,落后的科研硬件设施、微薄的工资显得苍白无力。我国超导科研领域智力外流非常普遍。有研总院的超导人不得不面对与国外工程实验室数十倍经费差距的残酷现实。
 
能玩转“超导”的,在学术界和工业界恐怕都会成为响当当的人物。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一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说,他们那里有一支研发超导材料的国家队。
 
研发超导材料,可以说是对高温超导输电、磁悬浮列车等世界新兴工业领域的技术积淀。20年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这支国家队长期活跃在国内外超导科研的大舞台上。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积淀10年,于2000年底“淬炼”出我国第一根百米长铋系高温超导带材。
 
在有研院很多科研人员看来,植根在老一辈超导材料专家中,那种热爱科学、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自由、开放的学术思想,是催生科技第一的内生动力。
 
12.第一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战机
 
飞豹(歼轰-7)飞机是由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飞院)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点型号飞机。它是目前我国载弹能力最强、航程最远、作战半径最大的歼击轰炸机,可挂载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和非制导武器,可实施敌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1999年,“中国飞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飞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一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空中立体精确打击能力的主战机种。
 
飞豹飞机以其优良的性能,已成为我军目前战机中外挂武器最多、火力最强的攻击力量,极大地提升了我军航空武器的威慑力和战斗力,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新型歼击轰炸机的能力实现了又一次新的跨越。
 
飞豹创造了我国飞机研制史上许多新的纪录:开创了我国全机数字化设计的先河,设计出我国航空史上第一架全机数字样机,此举标志着我国飞机设计手段的革命和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首次在国内实现全机电子样机协调和预装配,实现了飞机研制从设计到生产的无纸化模式,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提高了设计生产精度,降低了研制成本。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科研机构转制,标志着我国科研机构运行机制开始了根本性转变,它将有利于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道路,以此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1999年3月19日,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作为独家发起人的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6500万股社会公众股挂牌交易,发行价为每股8.54元,上市开盘价即19.88元,当天即上冲至22.68元,并报收于22.35元。在大盘大幅下挫的当时,“有研硅股”表现出了稳健走势,起到了稳定大盘和人心的作用。
 
“有研硅股”是1999年全国发行的第一支股票,而它被载入史册的理由是我国大型科研院所独家发起上市的第一支股票。
 
14.第一次克隆神经性耳聋疾病基因
 
1998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克隆神经性耳聋疾病基因。湖南医科大学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克隆了以高频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耳聋疾病基因,并在国际学术权威杂志NatureGenetics上公布。耳聋是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之一。据统计,约有1%的青年出现听力障碍,到60岁发病率增加到10%,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50%。严重早发型耳聋约有50%与遗传缺陷相关。整个人类耳聋基因有40多个,现已被克隆的只有5个。
 
专家介绍,这一克隆成功具有巨大的科研和开发价值。其成果在临床上用以开展产前诊断,防止神经性耳聋向下代传递,开发基因药物,进行基因治疗等,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此成果即将应用于门诊。
 
克隆成功的以高频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耳聋基因,已申办了国际专利保护。
 
15.第一口大陆科探井
 
位于江苏省东海县境内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探井于2001年8月4日上午隆重开钻。几代科学家想在中国境内打一口科探井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科学钻探是为地学研究目的而实施的钻探,它是通过钻孔获取岩心、岩屑、岩层中的流体(气体和液体)以及进行地球物理测井和在钻孔中安装仪器进行长期观测,来获取地下岩层中的各种地学信息,进行地学研究。
 
如今科学钻探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开钻典礼拉开了这场继人类上天、入海之后,向地球内部开战的人类史上又一壮举的序幕。
 
16.第一例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手术
 
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被锐器刺入脑内深达10公分,造成了严重的颅内伤,病人不久出现了脑部双侧压抑受损的精神症状,出现了定向障碍,认知能力受到明显影响。这位女患者被送进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里。
 
研究人员抽取出病人脑内的异物后,冲洗异物上附带的碎片脑组织,进行克隆、分离,在病人体外培养出病人的脑神经干细胞。
 
2001年6月17日,神经外科医生采用核磁共振扫描导向的立体定向技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为患者进行了创伤很小的神经干细胞移植。病人术后恢复平稳。
 
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完成的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手术。这标志着在国际生物高科技革命的竞争中,我国的神经干细胞基础研究和应用已经跨入了脑修复再生医学的新门槛。
 
 
这是一项从一开始就引起举国关注的奖励,这是一项迄今为止以国家名义颁发的奖金额度最高的奖励。这项奖励让我们记住了那些最应该被记住但却常常被忘却的人,它还会让我们认识和了解更多这样的人……
 
“没有想到,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就是科技的春天。”2001年2月19日,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万众瞩目中诞生。
 
当国家主席亲自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交到埋头苦干了一辈子的科学家手上时,相信很多中国人的视线,第一次长久地停留在了这些早已习惯低调的人身上。他们或许已白发苍苍,可他们仍然在思考世界最前沿、最尖端的问题;他们的表情或许淡然得让很多人意外,可胸中对于科研探索的热情却始终在熊熊燃烧……
 
18.第一个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
 
1998年,我国研制出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这是我国高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完全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它是从发射到接收集数字视频、数字音频、数据和交互式业务于一身的数字传输系统,标志着我国已系统地掌握了这项国际竞相角逐的高技术,奠定了我国电视产业升级换代的技术基础。
 
19.第一个中国3G标准
 
因为没有自己提出的标准,中国在第一代(1G)和第二代(2G)移动通信产业上付出了沉重代价。从基站、交换机到手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基本被欧美通信巨头把持,通信网络建设几千亿人民币的投入中绝大部分被外商赚走。
 
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圣火熄灭。在“鸟巢”场外值勤的奥运志愿者,近在咫尺却无法看到闭幕式的盛况,他们习惯性地拿出TD手机收看起了电视直播,此前16天里“擦肩而过”的那些赛事,他们也都是通过TD手机了解到的。奥运快讯、奥运视频点播、无线宽带上网、手机电视、手机对讲……TD让科技奥运伴随着每个奥运志愿者度过了难忘的16天。
 
2008年8月28日,上海。磁悬浮列车遽然加速,疾驰而出,在时速达到431公里/小时的时候,视频电话通了。电话的一端是在列车上采访的记者,另一端是大唐电信集团的工程师,TD-SCDMA通话和视频流畅自如。
 
这两个片段的背后,是改写中国移动通信产业进程的伟大突破……
 
20.第一批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1998年,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通过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汇报提纲。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举行的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组建上海生命科学院、组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组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等首批12项知识创新试点工作启动。
 
21.第一个分断能力达到125kA的断路器
 
在低压电器元器件中,断路器是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其中塑壳断路器和万能式断路器占绝对优势。HUM8系列塑壳断路器是环宇1998年以后开发的新产品,该系列产品是集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制造工艺技术为一身的高新技术产品,其技术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该产品额定电流从10A到800A,可有效地对电力传输、分配设施及用电设备进行可靠保护,确保用电合理、科学、安全。其特点是体积小,分断能力高,最高分断能力可达125kA,是目前国内该类产品实现的最高分断能力,填补国内空白。
 
2000年12月,“环宇”研发的第一种规格HUM8-250A样机终于出来了,他们兴冲冲地带着10台样机,来到甘肃天水长城电器实验所做国际标准的125kA分断能力检测。遗憾的是样机一通电流,便“砰”的一声爆炸了,除了两台作为备份外,8台样机无一幸免。
 
环宇人没有灰心,也没有埋怨,请来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天津传动研究所的权威人士帮助分析问题,寻找原因。
 
2001年,他们再次来到甘肃天水,结果皆大欢喜,125kA实验全部通过。
 
 
二十寒暑砺剑成,一飞冲天举世惊。在我国航空史上,歼10成为第一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战斗机。从引进模仿到改进创新,国产战斗机终于摆脱了米格模式的影子,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11月7日上午10点,第七届中国珠海航展,数千观众屏住呼吸仰望天空。
 
两架银灰色歼10战斗机先后起飞,似离弦之箭,划出两道优美的弧线,很快消失在云层中。等到再次出现在大家眼前时,两架飞机已成两条平行线,从遥远的天际俯冲而下,轻巧而飞速地从大家眼前掠过,流线形的机身熠熠发亮。
 
在现场的一片惊呼中,歼10飞机增加了垂直上升滚转、小半径水平“8”字、小航线落地等几个高难度动作,并专门以斜筋斗的飞行方式向观礼台致意。
 
“歼10飞机的表演非常激动人心,特别精彩!”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现任歼10系列飞机总设计师杨伟说,“歼10飞机还将不断致力于推进系列化发展,让各方面性能更优化更强大,用途更广泛。”
 
23.第一次发现世界最早的花
 
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北票地区发现迄今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1998年11月27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这一重大科学发现,同时在封面上刊登了这株“世界最早的花”的化石照片。
 
科学研究表明,被命名为“辽宁古果”的这种原始被子植物,是古双子叶植物亚纲的一个新属、新种。它比以往发现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还要早1500万年至2000万年。尤为珍贵的是,辽宁古果化石清晰地显示了胚珠(种子)被心皮包藏这一被子植物的典型特征,无可争辩地被国际古植物学家认定为:“迄今首次发现的有确切证据的世界最早的花。”
 
24.第一次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1998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其罗马字母拼写为YarlungZangboDaxiagu。同年12月,中国科学家实现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取得了一批科学考察重要成果。
 
地处藏东南的深5382米、长496公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1994年初,经我国科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共同合作发现,并于同年4月16日经过科学论证确认为世界第一大峡谷。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我国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是20世纪末国际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还有院士强调,如果说我国出土的秦兵马俑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见证,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则是新发现的大自然中具有科学意义的世界第一大奇观。
 
25.第一次参与国际空间探测活动
 
1998年6月3日由中美等国家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在太空进行反物质和暗物质的探测。
 
阿尔法磁谱仪(简称AMS),是人类送入太空的第一台磁谱仪,由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领导建造。AMS能精确测量宇宙中带电粒子的动量和电荷,其核心部分是中国研制的一台用钕铁硼材料制成的大型永磁体,由中国科学院电工所、高能物理所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研制完成。这是中国航天科技界首次参与国际空间探测活动。
 
26.第一座数字化水文站
 
2002年6月15日,黄河上第一座初具数字化规模的水文站———花园口水文新站正式启用。这是国内首个在高含沙河流上建设的水体水质自动监测站,标志着黄河水质实时监测向信息化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数字黄河”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就是借助现代化的数据采集、传输手段,把“黄河装进计算机”,进行数据集成,从而模拟、分析、研究有关黄河的自然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数字黄河”的基础设施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贮管理系统,而其应用系统则包括防汛减灾、水量调度、水质监控、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管理和电子政务系统等,连接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是一个巨型信息服务平台。
 
长期以来,水文工作者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拼搏在狂风浪尖上,靠手测、目测收集水文信息。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手段采集数据、图像、声音、视频等基础信息,不但提高精确度,还可以使水文工作者告别传统的工作方式。
 
27.第一批本土克隆牛
 
中国首批本土克隆牛的诞生,使中国继日本、新西兰和美国之后,成为第四个克隆牛研究成功的国家,创造了克隆胚胎移植受胎率、妊娠出生率、繁殖成活率和群体规模四项世界第一,成为中国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五里墩,一个鲁西南的小村庄,中国克隆牛的故乡。
 
6年前的一个晚上,中国首批本土克隆牛“福福”和“多多”在这里诞生,引世人注目。今天,克隆牛“福福”和“多多”正在这里享受着“三代同堂”的浓浓温情。
 
28.第一个“数字化可视人”
 
2002年10月23日,第三军医大学宣布,中国首例数字化可视人体(Chinesedigitizedvisiblehuman)完成,并向国内外公布这套“中国可视人”数据集。这一成果为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人提供了一部目前最为系统、完整和细致的人体结构基本数据和图像资料,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本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国家。
 
据介绍,有了“可视人”,可以提高人体影像学的精确度,为疾病诊断、新药开发和外科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数据。同时,“可视人”还可广泛应用于航空、体育、汽车、建筑、机电制造以及影视制作等与人体结构直接相关的行业。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和韩国掌握了“可视人”技术,拥有自己的可视化人体数据集。中国的这项研究成果为整个标本的连续断面,无节段性数据缺损,断面图像分辨率达630万像素,断面厚度达到0.1毫米,在设备的先进性,数据的完整性、代表性和精确性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正式成为第三个拥有本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国家。
 
29.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网络计算机
 
2002年11月5日,经过1年时间的测试、实验和软件开发,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计算机在北京推出,该产品从中央处理器到系统、应用软件等核心系统均为“中国制造”。
 
由神州数码公司联合国内企业推出的网络计算机,采用了国产“方舟”牌嵌入式中央处理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均由国内厂商提供,是地道的“中国牌”网络计算机。
 
网络计算机是一种专用于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客户机,其应用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上,不需硬盘、软盘、光驱等外部存储器,是一种无噪音、微型、高性价比的网络接入设备。与个人电脑相比,其主要特点:一是廉价;二是安全。据统计,两台网络计算机的价格与1台低价个人电脑的价格相当,其运用维护费用也仅相当于个人电脑的一半。同时,网络计算机因为存储设备统一设置在服务器上,有利于进行安全管理。
 
随着电子政务、网络教育和企业信息化的推广,在中国出现了对网络计算机的大量需求。统计显示,3/5的使用者并不需要传统个人电脑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在中国推广网络计算机的时机已经成熟。
 
30.第一次合成镅-235
 
1996年8月,由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和高能所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并鉴别出新核素镅-235,使中国新核素合成与研究进入另一个重要核区———超铀缺中子区。自然界中,铀的原子序数(92)最大,原子序数大于92的元素称为超铀元素,供研究和应用的全部超铀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寻找并研究超铀元素对于核能的发展利用,扩展元素周期表、预言更重原子核的结构、探索天体起源、扩充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追寻的目标之一。镅的同位素链应该有16个核素,从镅-232到镅-247,尚存在着233、235和236三个未知环节。近20年来,世界上一些著名核物理实验室都努力接续这些环节,但一直未获进展。
 
实验是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质子直线加速器上,用35MeV质子轰击钚-238靶完成的。使用氦喷嘴及毛细管传输技术收集反应产物,热后用快速化学分离除去裂变碎片,再将镅从剩余产物中分离出来,制成样品测量。通过近百个样品的测量分析,确认镅-235已合成,并测出其半衰期为15±5分钟。
 
自90年代初中国首次合成新核素以来,核素图上已有8个空白被中国科学家填补。其中多在重质量丰中子区,只有镅-235处在超铀缺中子区。
 
31.第一次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图
 
1996年6月在洪国潘研究员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分辨率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图。
 
根据中国的国情、未来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当今国际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趋势,国家科委于1992年8月正式启动实施水稻基因组计划,并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水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最终在分子水平上解开水稻全部遗传信息的研究计划。水稻基因组由12条染色体组成,总长度为4.3亿核苷酸。水稻基因组计划包括三大核心内容,即水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的构建和DNA全顺序的测定。世界上很多国家在从事水稻基因研究,其中日本已于1994年构建成功了水稻基因组遗传图,从而使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图成为集中的研究内容和竞争的焦点。根据物理图,能够解开水稻的全部遗传信息之谜,而且通过定位克隆等技术,可以高效而系统地为农业遗传育种提供所需的重要基因及有关信息。
 
 
在形形色色的网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回望第一家网站青涩的成长经历,尤其令人感慨。尽管少不了摸索和坎坷,这颗燎原的星星之火,无疑引发了我们生活方式的质变。在被网络的魅力所征服之后,很多普通人现在成为网络的构建者,一个前所未有的精彩世界,在我们眼前展开……
 
对于现在每天都与互联网纠缠不清的人来说,没有网络的日子,似乎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也许很多人都无法相信,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的诞生,不过是十年出头而已。
 
1995年10月31日,张朝阳特地选择自己31岁的生日从大洋彼岸登上飞机。回国创业的决心,让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生日更多了一份“新生”的意味。
 
1996年8月,ITC爱特信电子技术公司(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年底,张朝阳花了两万元人民币“攒”了一台服务器,并把这台服务器放到了北京电信(现在是北京网通)刚刚建成的主干网上———这是中国的第一台商业服务器托管,也是中国的第一家商业网站。
 
 
曾几何时,大到高性能计算机,小到数码相机,我国每年数以亿计的微处理器芯片全部依赖进口,“空芯”使我国信息产业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困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奋起直追,先后攻克一系列芯片关键技术。我国国产芯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
 
龙芯产业化基地负责人张福新最近非常忙,经常是北京、江苏两地“折返跑”。即便这样,他也非常高兴。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多年的目标终于要实现了———位于中科院计算所附近的全国第一家龙芯电脑实体店装修一新,寒假前将开门营业。而在几年前,别说开龙芯电脑实体店,就是整个计算机行业竟无一枚“中国芯”,中国人往往是卖一台电脑只赚一捆大葱钱……
 
34.第一根中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专线
 
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AT&T公司的国际卫星信道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专线开通后,美国政府以Internet上有许多科技信息和其它各种资源,不能让社会主义国家接入为由,只允许这条专线进入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到其它地方。尽管如此,这条专线仍是中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专线开通后,国家基金委大力配合并投资30万元,使各个学科的重大课题负责人能够拨号连入高能所的这根专线,几百名科学家得以在国内使用电子邮件。
 
35.第一条海底光缆
 
1993年12月15日,中国的第一条海底光缆———从上海南汇至日本九州宫崎、全长1252公里的中日海底光缆正式开通。这条海底光缆系统通信总容量达7560条通话电路,相当于建于1976年的中日海底同轴电缆的15倍以上。中日海底光缆的开通,使中国国际通信能力增长80%%以上。
 
 
在进入21世纪的前夜,中国IT界各企业纷纷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品牌化道路。联想、长城、同方、方正,这些IT企业的发展都遵循着类似的思路:技术创新,打造民族品牌,产业报国。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明亮耀眼的太阳,充满希望,谓之昭阳。
 
1995年,第一款“中国品牌”的笔记本联想昭阳S5100诞生。
 
37.第一台球形环装置
 
我国第一台球形环装置SUNIST(Sino-UNItedSphericalTorus)于2003年4月5日建造成功,顺利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低环径比托卡马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重点基金项目的验收。
 
球形环又称球形托卡马克、低环径比托卡马克,简称ST。环径比为等离子体大半径与小半径之比。环径比低于1.5的装置为低环径比托卡马克,在原理上很不同于传统托卡马克的装置,它具有很多的优点,可望以较小的尺度建成聚变堆。
 
该装置从建造到运转都十分顺利。这一成绩是物理所在国内率先开展并长期坚持高温等离子体和受控核聚变研究的延续,已引起国际聚变界的极大关注。
 
 
喝氢排水,氢能以“零排放”带给人们新的希望———即便将来世界上一滴汽油都没有了,我们还能用清洁的氢源燃料电池开车。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不是百米冲刺,而是厚积薄发的长跑,我国正奔跑在世界赛场的前列……
 
2008年西半球的冬天有点冷,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在“寒风”中等待救援。
 
经过多日的激辩,美国国会决定启动250亿美元用于促进节能汽车开发,以解燃眉之急。
 
就在此时,11月27日的中国西部山城重庆却气氛热烈,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工程在此拉开帷幕。
 
重庆市率先政府采购10辆长安杰勋混合动力汽车,长安汽车集团预计投入10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以加强混合动力技术、氢燃料、纯电动、生物燃料等领域的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的动力系统,新能源汽车曾因遭到怀疑和非议彷徨不前,甚至有一些跨国公司半途而废。而我国新能源汽车项目从2001年起步,一路走得非常坚定。
 
“在世界汽车工业爬坡的时候,就看得出谁具有巨大的动力,谁能够战胜当前的困难,谁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作为资深汽车专家深谙此道,他的话语掷地有声。
 
正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大步跨越,为我国汽车企业安度危机、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引擎。
 
39.第一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手术
 
2003年3月31日中国首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获得成功。接受手术的患者彻底摆脱了使用长达9年的胰岛素。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糖尿病在临床上分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糖尿病属胰岛素依赖型,这类患者由于胰岛中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受到破坏,必须每天人工注射胰岛素,以保持糖代谢稳定,维持生命。临床上通常采用的内科治疗方法无法逆转其发病过程,唯一的根治手段是进行成人胰岛细胞移植。
 
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副院长谭建明领衔的课题组,独创性地确定了经门静脉肝内移植胰岛细胞的最佳部位和无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攻克了成人胰岛消化、胰岛细胞分离、纯化与有效预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接受这次成人胰岛细胞移植的是福建省福清市的一名女患者。她于9年前患上糖尿病,靠一天3次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2003年1月—3月,谭建明等医学专家先后两次将经过科学提取的成人胰岛细胞植入到她的体内。首次移植后,患者胰岛素用量减少了4/5,第二次移植后仅7小时,即完全撤除胰岛素。
 
此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从而为Ⅰ型糖尿病患者找到了根治方法。经国际成人胰岛细胞移植网络中心检索,这一手术也是亚洲第一例成功的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手术。
 
 
“从国家大形势来说,这种合作是必然的。”当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专题首席专家王田苗说出这样的感慨时,机器人,这个原本不可想象的技术已经应用在医疗、国防、航天等多个领域,造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30年的进程中,创新、结合实践需求,成为一个个机器人背后成功的关键。
 
两台计算机、一个麦克风、一只鼠标……没进手术室,没拿手术刀,甚至没有印象中那种流血的场面。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全军神经外科中心主任田增民在北京的海军总医院通过计算机网络,遥控远在600公里以外的沈阳医院的机器人“黎元”,为沈阳的一名脑出血患者实施脑外科手术。病人的脑部扫描片子输入电脑,医生用特定软件设计靶点、规划手术路径,对准坐标后,机器人迅速找到位置,辅助医生进刀、定位。40分钟后,原本失语、偏瘫的病人已经能够开口说话。
 
2003年9月10日,我国首例远程医疗外科机器人临床立体定向手术在北京海军总医院与沈阳医院进行。
 
手术全程,站在他身边的是这套系统的主要研发者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专题首席专家王田苗。早在1996年,两人就开始了“默契而愉快的”合作。
 
41.第一代智能化“反恐防爆”机器人
 
2004年6月9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智能化“反恐防爆”机器人亮相广东省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
 
工作人员向“反恐一号”发出排除“炸药包”的指令,便见它头顶摄像头(可供后方工作人员观察“敌情”并随时下达控制指令),四轮着地向目的地飞速前进,途中,虽有数级台阶阻于路前,但它并不慌张,而是听从指令迅速收缩四轮,将行走方式换成爬坡、爬楼梯和越障的履带,沿着一节节台阶攀上去……当它返回时已伸开手臂将“炸药包”紧紧抓住,并迅速灵巧地将其放进“排爆罐”。
 
在实际运用中,“反恐一号”及另一种反恐防爆机器人“灵蜥-A”,可攀爬角度小于35°的斜坡和楼梯,可自由钻洞,可跨跃0.4米高的路障,还可根据使用要求装备爆炸物销毁器、连发霰弹枪及催泪弹等各种武器并完成相应功能,从而给恐怖分子造成重大打击。
 
广州制造的反恐防爆机器人,不仅拥有领先于国际同行的“轮+腿+履带复合移动模式”发明专利,价格也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3,极有希望扭转我国目前警用机器人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局面。
 
42.第一个10米长超导电缆系统
 
2003年9月30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完全自主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10米长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系统并进行实验运行,使我国跻身高温超导电缆研究开发的国际先进行列。
 
高温超导电缆是采用无阻的、传送大电流的电力设施。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系统主要由超导电缆芯、维持电缆芯低温环境的低温容器、高电压绝缘、电缆终端、电缆低温系统及电缆的试验和监测系统组成,这一系统的所有部件和关键技术均为我国自主研究开发。
 
与美国、日本、丹麦等国研制的高温超导电缆相比,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在电缆的设计、绕制工艺、终端、电绝缘和低温系统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如成本低、工艺合理、交流损耗小、接头电阻小。尤其在电缆焊接技术方面,接头电阻是最低的。
 
 
“序天伦之乐事”,是人类追求的幸福。然而对一个受不孕不育困扰的夫妇来说,享受这种温馨却成为一种奢望。从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到今天,20年间,这项承载希望的技术为无数的家庭带来了童真。
 
面对蜂拥而上的记者,张丽珠阴沉着脸,不回答任何问题。
 
这惹恼了记者。“有什么了不起。”大家开始骚动并说出一些不客气的话。
 
这让负责接待媒体的刘平措手不及。“张教授马上要做手术,请大家理解,我可以给大家先介绍一下试管婴儿的原理和过程”,她一遍又一遍地跟大家如此解释。
 
“后来想想,张教授那时压力很大,万一生出来的小孩不正常或有缺陷,该如何向大家解释?”刘平回忆说。现为北医三院生殖中心副主任的她,彼时是张丽珠教授刚毕业的研究生。
 
幸好,张丽珠的担心没有成为现实。1988年的3月10日8时56分,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重3900克的健康女婴出生了。张丽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一天,是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之日。
 
44.第一套文字处理软件
 
1988年,中国的IT界尚处于萌芽时期,然而,5月的深圳,中国的办公软件已经开始在这个萌动的春天孕育。一个名叫求伯君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一个宾馆的出租房间里凭借一台386电脑写出了WPS(WordProcessingSystem)1.0,这是我国第一套文字处理软件,这几万行代码从此开创了中文字处理时代。
 
1988年到1995年的7年间,WPS凭借技术的领先横扫大江南北,所向无敌。WPS几乎成了电脑的代名词。书店里摆满了《WPS使用教程》之类的书,专业、非专业报刊整版整版地刊登WPS使用技巧,社会上各种电脑培训班的主要课程除了五笔字型输入法就是WPS操作。电脑几乎全部是由企业购买,企业购买电脑几乎全部用来打字,打字几乎全部都用WPS。WPS成为中国第一代电脑使用者的启蒙软件,至今,WPS如日中天的激情年代还为许多人津津乐道。
 
45.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装置
 
1989年4月26日凌晨,我国第一个专用同步辐射装置正式建成并调试出光。从第一次向储存环注入电子束流到获得储存束流,产生很强的同步辐射光,仅用了23小时。专家们认为,这种调试出光速度在世界同类装置中是罕见的。
 
这是继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之后,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建造同步辐射加速器的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984年动工兴建的这个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坐落在合肥市南郊中国科技大学校园内。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的主体设备是一台能量为8亿电子伏特、平均流强为300毫安的电子储存环,用一台能量为2亿电子伏特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
 
同步辐射是在电子储存环或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回旋的接近光速的高能电子发出的一种极强的电磁辐射。它将提供从红外、可见光、真空紫外光直到软X射线频谱范围的高强度、高稳定性的辐射。这种辐射具有强度大、亮度高、频谱连续、方向性好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具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以及生产应用等多方面的用途。不仅可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也适用于材料科学、表面科学、计量科学、医学、显微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刻等技术领域。
 
46.第一个大豆杂交种
 
2003年1月7日,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孙寰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历经20年的不懈努力,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并通过了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这一定名为杂交豆1号的大豆杂交种,在近两年区域试验中增产21.9%%,一年生产试验增产20.8%%,示范公顷产量可以达到4000公斤以上。
 
该项研究是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农作物杂交种的应用,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在玉米、水稻、高梁、油菜、小麦、棉花等均开发出了商用杂交种后,大豆成为了唯一没有利用杂交种优势的主要作物,也是最难攻克的一个堡垒。
 
鉴于大豆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大豆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一直是世界同行竞争的热点之一。该项研究创造了大豆界四个世界第一:第一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杂交种;建立了第一个以“三系”为基础、高效率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程序;开发出了第一个利用昆虫传粉大量生产杂交种的制种程序。
 
同时,这一杂交大豆品种,抗病性强、品种优良,制种技术基本成熟。它的研制成功,对提升我国大豆科研和大豆产业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有重要作用。
 
47.第一头转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克隆牛
 
2003年10月13日,世界上第一头转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牛“岩娃”在其出生地山东省梁山县通过专家鉴定。“岩娃”同时创造了在同一头牛中转有3种(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不同外源基因的世界先例。
 
据了解,“岩娃”是国家级计划课题“体细胞克隆牛与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生产技术体系”项目的科技成果之一,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生物技术实验室与梁山县山东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自第一头体细胞克隆奶牛“鸾娃”降生以来,这一项目先后有28头体细胞克隆牛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降生。
 
人岩藻糖转移酶是人体内催化形成血糖抗原的一种重要的酶,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糖链上加上岩藻糖基因,以形成各种血糖抗原。“岩娃”的诞生,对全球性胃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将会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48.第一胎“试管绵羊”
 
1989年3月10日凌晨1点59分,我国第一胎“试管绵羊”在塞外的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顺利降生。这只头部黑白相间、出生后半小时就站立吃奶的雄性小羊羔,是蒙古族科学家旭日干博士带领研究人员利用家畜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生物高新技术获得的我国首胎试管家畜。试管家畜是当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一项突破性成果。
 
继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胎“试管绵羊”后,1989年8月15日,又成功地培育出我国首胎“试管牛”。“试管绵羊”和“试管牛”的成功培育,这使我国从此成为继美国、日本、法国之后在世界上拥有此项技术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
 
49.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
 
1990年4月7日,中国承揽的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美国“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亚洲一号”卫星原叫“西联星六号”。这位“航天女神”似乎从诞生之日起,不祥的阴影就如影随形。1984年2月,她由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上天,但未进入预定轨道;1984年11月4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她从天上捞了回来。几经周折后,由亚洲卫星公司买回来,替她找到了中国这位真心诚意送她上天的神手。
 
在中国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之前,国际上只承认中国有发射卫星的能力,但对中国是否达到发射国际商用卫星的水平一直持观望怀疑的态度。所以“亚洲一号”卫星能否发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着中国航天走入世界的命运。
 
发射后的检测数据表明,“亚洲一号”的拥有者之一美国休斯公司打了80多颗卫星,这是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第3个打入国际航天商业发射领域的国家。
 
这次发射成功后,有外电评论:“中国这次成功发射的意义,绝不亚于当年的原子弹爆炸!”
 
 
“神五”的成功发射,首次让太空留下了中国航天员的身影,也使许多国人在仰望太空时多了几分亲切与自信。国际空间站、重返月球、登陆火星,人类的宇宙探索还在继续迈进,而“神舟”及其后辈也将愈加迎来全世界的关注……
 
清晨的阳光撒满了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在这里安然降落,身穿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打开舱门,微笑着迎接四周搜救人员的鲜花、掌声和欢呼。
 
历史应该铭记这一时刻,2003年10月16日。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他在21小时23分钟的时间里绕地球飞行了14圈,行程60多万千米,比许多人一生走过的路还长。
 
不过,比这更大的跨越,是中国从此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化为现实。
 
 
在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城郊地图上,“中关村”第一次被作为行政区划记录在册,当时只有10几户人家。这个民国初年被命名为“中官村”、曾是晚清太监的墓地,周围是庙宇和田地的村落,伴随着20世纪末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的崛起,在21世纪变成一种思想,一种“概念”,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代名词。
 
 
深秋时节,走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栋栋建筑井然有序,风起叶舞,满目金黄,像这个时节北京的其他地方一样,让人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饱满。
 
20年前,也是一个金色的秋日,邓小平来到这里,兴致勃勃地视察了刚刚建成并成功对撞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后,他说:“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而30年前,正是在这里,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东麓的农民舍掉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屋和土地,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工程的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53.第一次黄河人工扰沙清淤
 
2004年6月19日,在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中,首次尝试人工扰沙清淤,这在世界水利史上还是第一次。所谓人工扰沙就是借助河水已有的势能,辅以人工扰动河床土质,促进河床泥沙启动,实现河床下切,从而最大限度输沙入海。黄河此次调水调沙共设有三个扰沙点,分别位于小浪底水库库尾、河南范县李桥河段、山东梁山县小路口河段。人工扰沙与人造洪峰演进在时间上、空间上实现准确对接,是此次调水调沙的一个难点。
 
54.第一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
 
2004年8月20日,由河北省秦皇岛新源水工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MEDVIII-100新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及装置的研制成功突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和封锁。其产品工艺与结构设计方案为国内首创,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可用于日产千吨级以上装置的设计制造。
 
低温多效海水(苦咸水)淡化工艺是当前国际上蒸馏淡化的主要方法。利用低温热源通过对海水进行多次蒸发和冷凝过程以制取淡化纯净水的技术,目前只有以色列和法国少数几家公司掌握,国内装置的制造还是空白。
 
55.第一台国产IPv6核心路由器
 
2004年5月29日,第一台国产IPv6核心路由器(BE12000系列)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和入网测试。由国内通信和网络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由清华大学和清华比威网络公司联合研制成功的名为“BE12000”的核心路由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个别技术创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路由器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试验网,表现优异。
 
专家认为,这一核心路由器成功走向应用,标志着我国已基本掌握了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路由器关键技术,对于保障我国互联网的安全运行和服务水平,提高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中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竞争中,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始享有话语权。
 
 
古代传说中有“火眼金睛”的神仙,能掐会算的“神算子”。将深埋在地下的石油“捕获”,其展现的不正是“火眼金睛”的功力?超长时间的气象精确预报,又岂是一般“神算子”可比?这正是高性能计算机的威力……
 
57.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88年9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卫星顺利进入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上仪器工作正常。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不久,我国的气象卫星地面站就收到了卫星发送的气象信息。
 
这颗命名为“风云一号”的气象卫星,是我国首次发射的与太阳同步轨道(极地轨道)卫星。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可观测到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并且每天飞经地球上任何一点上空的地方时不变。
 
“风云一号”卫星装有两台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仪,共有五个探测通道,可探测白天和夜间的云图、地表图像、海洋水色图像、水体边界、海洋面温度、冰雪覆盖及植被生长。卫星主要任务是获取全球的气象信息,并向全世界气象卫星地面站发送气象资料。此外,这颗卫星还具有探测空中粒子成分的功能,为空间物理研究提供资料。
 
“风云一号”卫星正式投入试用后,对于提高我国天气预报水平,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能力,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58.第一次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
 
1988年9月14日至27日,我国进行了第一次核潜艇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
 
发射时,随着“轰隆隆”一声巨响,海面“哗”地涌起一座浪山,一枚乳白色火箭从海底深处冲天而起,尾部喷射出桔红色的火焰,呼啸着昂首插入蓝天。火箭出水时激起的水柱,一直拖到几十米高处,才“哗哗”散落海面。火箭经过正常飞行,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整个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潜艇通常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两大类型。其中,核潜艇由于其技术复杂、攻击力、航速和隐蔽性优越而威慑力更大,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1958年,中央军委批准研制核潜艇。随后,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和数千个科研生产单位的无数研究者,历尽十余年的艰辛,于1974年8月,首艘攻击型核潜艇的交付使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此后,中国加快了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步伐。1983年8月,中国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正式服役。
 
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核潜艇在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尖端技术又跃到一个新水平,使我国继苏、美、法、英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
 
59.第一个移动电话局
 
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首批用户有700个。
 
1987年,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个开办移动电话业务的地区。
 
广东一直是华南地区的通信枢纽。广东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了邮驿,唐朝时又开辟了大庚岭新驿路,成为全国6条主要驿路之一。
 
清光绪九年,广东第一个电报局在广州设立,无线通信始于清末,1929年在广州、汕头等地设立无线电台。1925年在广州开通省内第一间磁石式电话局。1928年,广州开通7000门旋转式自动电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邮电业发展迅速。仅1979—1994年的15年中,共投入建设资金288亿元,全省邮电局发展到了3087处,比1978年增长577处。建成了广州国际地球卫星站及京汉、南海、粤琼、粤桂、粤港澳光缆等一批骨干通信网络。
 
广东省第一个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为全国其他省市移动电话业务的开展,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和全国移动通信发展的速度一样,广东开办移动电话业务12年,业务量已经大幅度增加了,手机已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自从1987年广东省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办移动电话业务的地区之后,中国移动电话业务得到极大发展。
 
 
这个“最后通牒”尾随而至的第一,却在短短的时间内爆发出令人眩目的力量,迅速带动我国出版印刷业开始了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黑乎乎的铅字架、沉甸甸的铅版、钻进指甲缝的油墨以及熟手排版工一天只能捡几千字的低效,一旦漏字、变字号就要调整整版的尴尬……然而,随着这个第一的诞生,这一切已经成为纪录片中似曾相识的影像。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第一。
 
61.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KarlsruheUniversity)维纳-措恩(WernerZorn)教授带领的科研小组的帮助下,王运丰教授和李澄炯博士等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ICA)建成一个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20日向德国成功发出了我国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内容为“AcrosstheGreatWallwecanreacheverycornerinthe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一项有远见的立项,在禽流感造访人类之时,让我国的疫苗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尽管禽流感还没有在人群中暴发大流行,但倘若这一天真的来临,我国人用禽流感疫苗将利剑出鞘。
 
这不是美国大片,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7年11月27日下午3时,家住南京市城区24岁的小伙子小陆因禽流感抢救无效死亡。更让人痛心的是,他的父亲也出现了禽流感症状。痛失爱子的老陆对熟悉的医生哽咽着说:“我是得了和我儿子一样的病吗?如果是,就不要治了……”
 
虽然治疗及时,但老陆的呼吸系统症状持续恶化,专家们认为很有可能无药可救。
 
这个时候,长期关注禽流感疫情的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尹卫东拨通了身在南京前线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宇主任电话,提出了他的建议:人用禽流感疫苗I期临床研究志愿者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他们的血浆应该对病人有效。这建议迅速被采纳。2007年12月7日凌晨1时,200毫升血浆输入病人体内,4时又输入200毫升。当天病人开始退烧,7天后,病情逐步稳定。2007年12月25日,连续6次试验室检测结果阴性的老陆痊愈出院。
 
63.第一台盲用计算机
 
2004年3月3日,哈尔滨盲聋哑学校教师侯庆友开发的、专门为盲人和弱视人群使用的国内第一款盲用计算机———同创蓝天盲用计算机问世,它使得盲人能够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上网学习、工作和娱乐。
 
盲人在智力上与明眼人无任何差别,只是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上无法相比,因而在行动上受到很大的局限也很难获得正常的工作机会。通过对盲用键盘和专用软件的操作,盲人朋友通过2天左右时间的学习,就可以完成打字、上网、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等计算机操作。盲用电脑的出现使得盲人读书看报、通过网络了解外部世界成为可能,更为盲人提供了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机会。
 
64.第一次数字考古
 
2004年6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在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进行大规模的考古调查、钻探及有计划的抢救发掘工作中,以创建“数字考古”体系的新理念为指导,首次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综合应用于大遗址考古的全过程,在航空遥感资料的基础上确定遗址位置,采用了高精度的GPS、电子全站仪等先进设备,做到准确定位,使点、线、面有机结合,准确测量遗址地表信息数据,建立“周公庙遗址田野考古调查数据库”,从而保证考古调查、钻探、发掘资料的统一性。
 
65.第一套医学图像三维处理系统
 
2004年,西安一家高科技企业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医学图像三维处理系统。该系统的成功问世,大大降低了医生诊断的难度。
 
这套处理系统能将CT、超声波等传统的二维成像设备上产生的图像进行三维表面重建,可以再现人体各部位、器官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组织,同时具有虚拟内窥镜、虚拟手术刀、容积重建等多项功能。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用虚拟手术刀将电脑屏幕上病人的三维头像切开,颅骨内的血管及肿瘤清晰可见。转动这个图像,就能够从各个角度观察肿瘤的形状及大小。
 
66.第一台核子秤
 
1986年11月初,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在国内研制成功的核子称量系统(简称核子秤),新近通过了鉴定。核子秤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它是采用核技术原理,加上现代微型计算机控制而制成的一种对各种型式输送机上固体散状物料进行连续动态称重的设备,可广泛用于工矿、粮食、港口等部门。
 
67.第一次实现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2005年12月,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实现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中国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利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巧妙地对吸附于金属表面的钴酞分子进行“单分子手术”,成功实现了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并利用局域的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从而实现重要的物理效应,为单分子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方法,揭示了单分子科学研究的广阔前景。
 
《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的论文,并在同期的《透视》栏目中对该成果进行了评价。
 
68.第一部记载最全面的植物志图书
 
我国近百年来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共计126卷册的全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于2005年3月全部出版完成。
 
《中国植物志》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它记载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共5000多万字,9000多幅图。
 
维管束植物是植物资源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日常生活接触到的水稻、小麦、棉花、果蔬、木材、牧草和药材等绝大多数都属于维管束植物。
 
69.第一个最大样本量的帕金森流行病学研究
 
2005年12月,由北京协和医院承担,北京、上海、西安三地神经内科专家参与的拥有世界最大样本量、同类研究时间中历时最长、方法最新,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型帕金森病流行病学研究完成,论文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
 
报告显示65岁以上的中国人帕金森患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而以美国2000年人口标准换算进行国际间比较,这一患病率则达到2.1%。
 
该研究表明,中国人帕金森患病率并不低,该研究对沿用20多年的中国人帕金森病率进行了修正。
 
 
淡淡海雾中,彩旗装饰的“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地浮现出它洁白的身影。它乘风破浪,载着科考人员远赴三大洋,一起探寻那些我们未知的海底秘密……
 
2008年5月22日10时30分。
 
广州长洲码头汽笛长鸣,我国5600吨的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缓缓起航,执行中国第20航次的大洋科考任务。
 
“这是继2005年至2006年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之后,‘大洋一号’船又一次踏上探索大洋的征程。”中国第一次环球大洋科考前半程首席科学家王春生说。
 
这次航行“大洋一号”船携带了我国大洋科考以来最精良的装备———3500米的深海观测和取样型无人遥控潜水器,计划时间250天,航程约3.4万海里,预计2009年1月26日返回青岛。
 
71.第一台2000门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
 
1986年10月20日,国产第一台2000门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研制成功。
 
邮电部第一研究所与北京邮电学院研制出的2000门数字电话交换机样机,型号为DS-2000,它标志着中国在程控交换技术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当时的鉴定结论为,“总体设计可行,研制是成功的,在我国是首创的,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国外八十年代初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主要技术,为我国程控交换机国产化,改变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和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万门程控交换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我国电话交换机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DS-2000科研样机通过鉴定后,邮电部一所生产了两台交换机,参加“程控———光纤联合工程”实验,其中一台500门交换机安装在中南海,另一台2000门交换机安装在国家计委。这两台交换机接入北京电话网的实验结果是———交换机能够与电端机、光端机正常配合,进网各项功能包括:本局、入局、出局、长途、国际全自动及各种特种业务等全部正常。这次实验增强了我国小批量生产DS-2000交换机的信心,为通信网提供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程控数字交换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张塑料卡片,印有凸起的字符,背面有类似磁条的褐色标记———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成立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开始发行地区信用卡———中银卡。
 
198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国内金融界率先推出人民币长城信用卡业务。长城卡的发行,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结算方式,减少了现金的流通数量,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货币调控,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73.第一套大型中西文办公自动网络系统
 
1986年6月1日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锦州电子计算机机厂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套进行远程信息处理的大型中西文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当天在锦州市通过鉴定。该系统配套比较齐全,中西文兼容,信息处理容量大,操作方便,特别是在汉字化和汉字打印等方面攻克了技术难关,为我国办公自动化提供了较完善的软件。
 
74.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1985年9月,由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CVIC)。这是一家专营风险投资业务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它标志着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创立。
 
在此之前,我国的许多高科技企业,虽拥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发展潜力的产品和项目,但由于其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严重不足,管理又较滞后,严重制约了高科技产品的开拓市场的能力,制约了其向产业化、规模化迈进的步伐。
 
之后,我国又成立了中国招商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技术创业公司、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等类似的公司,使我国风险投资有了较深入的发展。
 
1991年,国务院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中指出;“有关部门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用于风险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条件成熟时,高新技术开发区可创办风险投资公司”。这表明高科技风险投资在我国已开始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但由于当时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还未完善,整个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还很缓慢,所以风险投资并未真正起步。随着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风险投资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75.第一条货轮海运邮路
 
1985年12月3日,我国第一条货轮海运邮路天津至广州航线正式开通。津穗货轮海运邮路的开通,是南北交通动脉京广铁路分流的一项措施,有利于发挥货轮运量大、费用低的优势。当时,天津至广州货轮海运邮路暂定每月三至四班,每班航程大约需要五至六天。
 
76.第一家中美合资高科技企业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的高科技企业。中国惠普业务范围涵盖IT基础设施、全球服务、商用和家用计算以及打印和成像等领域,客户遍及电信、金融、政府、交通、运输、能源、航天、电子、制造和教育等各个行业。
 
 
秦山,这个30年前对大多数人而言还十分陌生的名字,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核电的代名词。从1985年秦山开工建设到今天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在我国核电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自主发展核电技术的决策从未改变……
 
这些天来,秦山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小剑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转眼间,他曾经亲手操纵的、与他日夜陪伴的中国大陆首台核电机组———秦山核电一期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已安全、稳定运行了17年。
 
作为中国大陆首批核电操纵员,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何小剑似乎从来没有像在这些日子里一样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20多年前,年轻的何小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中国大陆核电事业会像今天这样蓬勃发展:迄今为止,大陆共投运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达908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1.27%%;共减排二氧化碳3.96亿吨,减排二氧化硫130万吨。
 
78.第一艘保存最完整的古船打捞成功
 
2007年12月22日,装载着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沉箱慢慢浮出水面,11时40分,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水。
 
“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是将沉船、文物及周围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一个沉箱内,然后整体打捞出水,开创了考古界与打捞界的先河,属世界首例。
 
广州打捞局专门制作了一个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自重达530吨的超大沉箱,将古沉船及周围的泥沙全部罩住并整体打捞出水。这样不仅完好地保护了古沉船上的文物,还将具有极大考古价值的沉船本身保存了下来,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历史文化信息。这标志着我国打捞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成为我国考古界的一大创举。
 
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表示,“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为救捞系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推动了救捞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工程实用技术的研究。
 
 
“嫦娥”这一美妙的名字,本身就浓缩了太多中国人对于月亮的独特情感。
 
“嫦娥”一期工程不负众望,创造了中国航天器史上多个第一:第一个进入月球轨道;第一次在飞行中实现至少8次变轨;第一次使用紫外敏感器进行姿态确定;第一次实现远程测控通信……
 
2008年11月12日,“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亮相了,它涵盖了神秘月境的全部“领地”,揭示了月球的神秘真面目。
 
这幅全月球影像图是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的数据制作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经过整整一年的飞行和探测,嫦娥一号卫星获得大量有效的科学数据,圆满地完成了科学探测任务。”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说。
 
“嫦娥”工程圆了我们几千年的探月梦。
 
80.第一架天文望远镜阵运抵南极内陆最高点
 
继2005年1月18日中国实现人类首次从地面到达南极冰盖冰穹A顶峰后,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内陆冰盖考察队于2007年11月12日出发,2008年1月12日再次到达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与上次不同的是,此次科考包括在冰穹A开展天文台址综合考察和安装我国首架小型光学望远镜阵CSTAR进行天文观测。
 
南极冰穹C已被证实是目前地面上最好的天文观测台址,按地形的相似性,中国科考队员最先登陆的冰穹A很可能会是更好的天文台址,这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2006年年底,中国天文学家和天文仪器专家共同提出了首台南极天文设备的研制计划,即中国南极小望远镜阵CSTAR的研制,该计划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合作完成,其中望远镜主体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负责研制。
 
本次天文台址综合考察活动由中国南极天文中心领导,是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天文学家共同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
 
 
治病不再千篇一律,“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让我们的“个体化”医学成为可能。这一基因组科学领域的里程碑式的科学成果,不仅是中国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展现,也是中国基因组科学和产业发展的新开篇。
 
一周只睡14个小时,王俊在华大创下了这样一个纪录。
 
谈起自己的领路人、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王俊,李英睿充满了敬佩:“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眼里,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和王俊一样,李英睿在华大也有一项纪录,就是48小时工作制。说到他,这个21岁的男孩有些羞涩:“其实也没有连续工作,还是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下。”他记得是2007年8月5日,正是炎黄计划关键的时刻,实验出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工作至凌晨6点,没有回家,在办公桌上趴了一下,又开始了第二天的进度汇报。
 
正是他的刻苦,他在华大脱颖而出,《自然》上发表了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测序的封面文章,第一作者里就有他。
 
82.第一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长廊”
 
2003年8月,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开始实施。到2006年,塔里木沙漠公路两侧已建成全长436公里、总体宽度72米至78米、总面积为3128公顷的灌木林带。世界上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最长的“绿色长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呈现。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动力条件充足、风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表组成物质松散且易于流动,以此形成的风沙环境对沙漠公路安全运行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解决流沙掩埋公路问题,有关方面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防沙,但效果不佳。为了从根本上防止流沙侵害,中石油和中科院联手在先导试验的基础上沿沙漠公路两侧进行大规模绿化建设,并对生物防沙技术进行了长期研究,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
 
83.第一次实现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
 
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实现了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这种被世界科学界称为“幽灵般量子态隐形传输的技术”,来无影去无踪,有可能让人体等物质如同幽灵般实现异地转移、传送。这既是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物理》发表封面文章。
 
粒子中出现的“纠缠”现象,曾被爱因斯坦称为“遥远地点间幽灵般的相互作用”。1997年完成的单光子量子态隐形传输,是量子信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其后,各种各样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得到了实现,但所有的实验都只能传输单个粒子的量子态。由于和单个量子态相比所具有的复杂性,实现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在技术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不仅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而且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
 
 
这是具有较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的科学研究基地,这是能够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活动中心,这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高水平“国家队”……
 
“国家重点实验室”———当罗曼丽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时,还弄不清楚它的具体含义,却已体会到其中的分量。她知道这和以往面对的科研课题不一样,但当时的罗曼丽没有意识到,这对于中国的科技发展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1984年4月的一天,中科院自动化所如往常一样,大家在各自忙碌着。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科研人员的罗曼丽被单独叫到胡启恒的所长办公室,被告知要她参加模式识别实验室的筹建工作。
 
85.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
 
1982年10月12日,我国潜艇水下发射巨浪一号战略导弹试验成功。巨浪一号固体战略导弹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战略导弹技术又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
 
1982年,巨浪一号的研发进入潜艇水下发射试验的实施阶段。10月7日,由潜艇水下发射第一发巨浪一号遥测弹,但出水点火不久,导弹失控翻转,在空中自毁,试验失败。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对遥测数据分析,找到了故障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了姿态失稳的故障。10月12日,潜艇进行第二发遥测弹水下发射,导弹按预定弹道飞行,弹头准确落到预定海域,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86.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
 
1983年12月22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银河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科研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1984年6月28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亿次计算机”获特等国防科技成果奖。该机于1983年研制成功。
 
这台由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的张爱萍上将命名的巨型计算机,主机平均无故障时间长达441小时,远远超过鉴定大纲的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成为由中国科技人员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
 
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时任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兼巨型计算机项目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的慈云桂,在银河-I型研制成功之后,挥笔写下七绝《银河颂》:银河疑是九天来,妙算神机费剪裁。跃马横刀多壮士,披星戴月育雄才。
 
87.第一列动车组
 
2007年4月10日上午8时40分,京广铁路线许昌至安阳段首次试用了(CRH)国产动力车组运行。
 
我国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力组,统一采用“CRH”的简称,这是“中国铁路高速”(ChinaRailwayHigh—speed)英文字母的缩写,意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
 
“CRH”简称主要有四层含义:一是标志着中国铁路已经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核心技术,展现了中国铁路装备现代化的重大成就;二是创立了中国铁路高速动力车组的自有品牌,同时也与国际惯例接轨;三是表明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归铁道部所有;四是标志中国铁路以此为起点,进入全新的高速列车时代。
 
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动车组将按新的运行图编组运行,时速可达200公里至250公里。
 
 
今年4月11日,第一列国产化350公里动车组下线,8月1日,开始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运行。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对于车辆的设计进行了多项优化和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环境
 
2008年8月,当北京沉浸在奥运带来的激情中时,并非所有目光都被奥运场馆的激烈赛事所吸引。一位同事告诉我,当时她想带着孩子去“鸟巢”看看,但听说北京到天津之间的铁路新上了一种“跑的特别快的车”,便问孩子要不要去坐坐尝试一下,最后没去“鸟巢”,而是直奔了火车站。
 
但显然,有好奇心的并不止她们娘俩。“买票的人太多了,都想坐这车,跟本买不上票”,同事说。无奈之下,计划只好暂时搁浅。那么,究竟是什么车,它跑的有多快,能吸引那么多人的注意,甚至抢了奥运比赛的风头?
 
车站内,车头标有“CRH3”标志的乳白色动车组,便是答案所在。“CRH”,“ChinaRail鄄wayHigh-speed”的缩写,意为“中国高速铁路”。“CRH3”是我国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由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生产的时速350公里动车组。350公里的时速,意味着列车每秒运行速度接近110米,从北京到天津,仅需28分钟,只相当于很多北京人上班路上花费时间的一半甚至更少。难怪这么多人不去看奥运比赛,而要赶着享受一把“极速体验”。
 
今年4月11日,第一列国产化350公里动车组下线,8月1日,开始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运行。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对于车辆的设计进行了多项优化和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环境。唐山机车车辆厂副总工程师陈亮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是如何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将350公里动车组“中国化”的……
 
89.第一个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由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共同建设的首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落成竣工。该种质资源库将建设成为国际上有重大影响、亚洲一流的野生生物种质保存设施和科学研究平台,为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条件。建成后的资源库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DNA库、微生物种子库、动物种质库、信息中心和植物种质资源圃,将收集保存1.9万种19万份(株)种质资源。
 
建设中国西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政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将对中国参与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竞争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英国《自然》杂志专文报道了该项目的启动。国际著名植物学家、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Raven和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主任PeterCrane都到建设现场进行了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90.第一次被国际承认的我国自主创新的青蒿素类抗疟药
 
青蒿是中国传统治疟药物。1973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等有关抗疟药物研究协作组织,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出优于氯喹的抗疟新药青蒿素。这种高效低毒的抗疟新药对恶性疟或间日疟均有独特疗效,在全国得到临床使用,受到国内外药学界的关注。
 
1976年,上海有机所、中医研究院和生物物理所合作,通过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方法,解决了青蒿素的化学和空间结构与绝对构型问题。1979年起,上海有机所又开始研究天然青蒿素的人工合成。青蒿素具有十分奇特的结构,含7个手性特征分子,人工合成难度很大。科研人员经过大量试验,终于在1982年完成天然青蒿素的人工合成。这项成果及其后续工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1年,上海药物所对青蒿素进行结构改造,还合成抗疟作用更好的3种衍生物。
 
 
白雪皑皑的南极总是向世人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千年的冰川,成群的企鹅,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南极的神奇。1984年,这片古老的土地迎来了一批新的客人:中国科考队员。他们历经艰辛,将要在这里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2008年11月18日,冰天雪地的南极一片沸腾。
 
经过长达约30天、8855海里的航行,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
 
就在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在中山站越冬的19名科考队员敲锣打鼓,列队欢迎远道而来的同事的同时,远在12000公里之外的上海浦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颜其德和董兆乾一样是欢欣鼓舞,心潮澎湃。
 
一路风雨,一路辉煌,作为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的两名老队员,他们见证了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历程。
 
92.第一次设立科学院科学基金
 
1981年5月15日,在参加第4次学部委员大会期间,包括谢希德在内的89名学部委员联名给中央写信,建议国家专门拨出一笔经费,设立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以资助面向全国的基础性研究。该建议得到中央和国务院的批准,中国科学院为实施基金制度做了一系列工作。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主席团会议通过《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试行条例》。1982年3月2日,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委员会由23位学部委员组成,卢嘉锡任主任,严东生、谢希德任副主任。
 
该基金自1982年开始受理申请项目,经各学部组织同行评议,到1986年共资助4424项课题,资助总金额1.7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国基础性研究。中国科学院主管这项基金时,严格限制院内人员的申请项目,因此,科学院仅占资助金额的14.6%%,高等院校占74.8%%,其余为企事业单位及大协作项目。
 
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的建立,进行了基础研究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为推行基金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5年3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对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工作,逐步试行科学基金制的方针”。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这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对基础研究领域的资助实行国家基金制创新性的探索。
 
93.第一次在珠峰点燃奥运圣火
 
2008年5月8日上午9时许,北京奥运会圣火成功登上珠峰。这是奥运圣火第一次登上世界最高峰,创造了奥运圣火登上世界第三极的新纪录。
 
奥运圣火在珠峰的传递,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科研人员、登山队员、气象部门、后勤保障等部门通力合作近两年的成果体现,是中国人民智慧的集中表现。
 
2006年1月17日,北京奥组委正式致函航天科工集团,委托其就奥运火炬珠峰燃烧技术进行科研攻关。航天科工集团随即成立了火炬研发部,抽调了其所属三院海鹰集团、31所、四院航天晨光股份公司等多家单位的80多名技术骨干参与项目攻关,并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洲为该项目总设计师。
 
研制珠峰火炬燃烧系统虽属民用项目,但航天科工集团把它当作一项国家重大工程,按照航天型号研制的管理模式,曾向承担主要攻关任务的集团三院院长下发了奥运火炬项目“责任令”。
 
94.第一次用现代方法阐明中药复方治疗机理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第一次用生物化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中医复方黄黛片治疗白血病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理,说明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不仅是科学的,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一研究成果被权威杂志《美国科学院院报》在2008年3月10日发布。主持这项研究的陈赛娟院士表示,这是中国首次用现代研究方法阐明了中药复方治疗机理,并获得了国际医学界的肯定。
 
近年来,西医正逐渐认识到联合治疗方法的益处,而中医通过近10万种复方倡导联合疗法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
 
中药复方虽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大多数复方的有效成分尚不明了,作用机理也不清楚,造成推广应用受到限制,现代生物医学的主流对中医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利用现代的研究手段探究中医理论与方药应用原则,成为促进中医创新发展并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迫切需要。
 
 
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700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在上海首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喷气客机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也为我国“大飞机”梦想翻开了新的篇章,增强了发展大型飞机产业的信心。
 
2008年11月28日,上海飞机制造厂试飞站,天气晴好。12时23分,蓝白相间的“翔凤”滑行、提速、升空,在1000米左右的中低空飞行约1个小时后顺利返航着陆,ARJ21-700新支线飞机成功实现了它的首次蓝天之旅。
 
从此,中国的航空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项目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完成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这次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喷气支线客机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飞机正式跻身于世界新型民用客机的行列。
 
“一波三折堪回首,苍山远去水无声”,这是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荣怀回首中国民机研制的历史时说的话。而从2002年国务院批准立项研制ARJ21飞机到如今首飞的实现,“翔凤”和中国航天人一路走来也并不简单。
 
 
28年前,我国科技界开始了从科研到产业的第一次蜕变,全国第一家民办科技公司悄然成立。这个由几名科学家、科技人员组成的小小服务部,开启了中关村乃至整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序幕。
 
97.第一次参加全球大气试验
 
1978年12月18日,我国参加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热带海区观测的两艘海洋调查船———“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号离开了黄埔港,乘风破浪向试验海区挺进。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是由世界气象组织负责组织实施的国际气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科研协作活动,从1977年12月至1979年11月进行,第一年为准备阶段,第二年为实施阶段。“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号到热带海区参加观测,是我国参加这一试验所承担的一项任务。这两艘海洋调查船到指定热带海区主要是观测当地高空气象(包括风、压力、温度、湿度)和海面气象,以及水下的深度、温度等,为全球大气试验提供气象、海洋资料。参加观测的第一时段,为1979年1月5日至3月5日,第二时段,为5月1日至6月30日。
 
98.第一次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
 
运载火箭是把人造天体或宇宙飞船运送到预定轨道上的火箭。60年代中期,几乎在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同时,我国开始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到70年代末,已经具备了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能力。党中央决定,在1980年进行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试验,由此启动了我国尖端技术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试验活动。
 
5月18日,巨型火箭从发射场升空后,数以百计的现代化测量通信设备,从我国本土十多个台站直至南太平洋上的测量船队,精确地测定、记录和报告着火箭的每一瞬间的飞行速度、高度和姿态。喜讯不断传来,“跟踪良好”,“飞行正常”。在南太平洋海域,随着一声巨响,火箭数据回收舱弹出,溅落在海面。潜水员跃入海中,抓住了回收舱。我国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任务,圆满完成。
 
远程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国防实力进一步加强,航天事业的发展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99.第一颗微小卫星
 
2000年6月28日下午6时37分,一颗名叫“航天清华一号”的微小卫星顺利升空并进入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29日凌晨,当卫星首次飞越北京时,清华大学卫星地面站成功地实现对卫星的信号捕获,又顺利地进行软件上载。7月3日,地面站收到遥感图像数据。标志着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光学遥感和无线电通讯系统工作状况良好。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微小卫星研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体现了大学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参与航天科技发展的广阔前途。
 
“航天清华一号”的身体是那样娇小,只有0.07立方米的体积,50千克的体重,是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清华大学与英国萨瑞大学联合研制的,除了重量轻、体积小,它还具备研制周期短(约1年)、成本低、功能密度高的特点,体现了微小型航天器技术向“更快、更好、更省”发展的趋势。
 
国家航天局表示国家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在航天行业的集中统一管理下发展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中国航天活动。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和清华同方股份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微小卫星研制和技术开发的“航天清华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100.第一台国产服务器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花巨资购买的IBM服务器要放在专门的“玻璃房子”中,中国人不得入内,以方便美国专家24小时监控,美国专家的监控日志还要定期上交给美国政府审查。凡此种种,就是为了防止中国人将高性能计算机用于非民用目的。
 
面对这样的形势,时任浪潮技术副总工的孙丕恕领军成立一个部门,开始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浪潮小型机服务器产品。他带领“小分队”将国外厂商废弃不用的小型机服务器一遍遍的拆卸,一遍遍的组装,终于弄明白了构造原理,确定了有关服务器的技术参数。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3月,浪潮终于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服务器——SMP2000。SMP2000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应用限制,降低了服务器市场的产品价格,使得服务器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可能。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