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凌晨,记者在“雪龙”号驾驶室看到,直9直升机回到了船上,下来六七个人。有人说:“老查回来了。”老查就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的地探专家查恩来。
记者赶紧赶到二楼楼梯口迎到了他们。从“中山”站回来的查恩来还是那样,沉稳地招呼、儒雅地微笑。
有队员把一个雪橇板样的物件放在了过道,记者开玩笑:还滑雪啊?来自黑龙江测绘局的王连仲说,外行了吧,那是查恩来的“冰雷达”。
当时,“雪龙”号正困在乱冰区冰面,已经两天了。11月24日一天只前进了60米,就再也破不动冰了;25日一整天船都架在冰脊上,进退两难,动弹不得。“雪龙”号船长王建忠的判断是,阻止考察船前进的冰脊肯定不是由一般的海冰构成,从船下呈现出幽幽蓝色的冰块看,这里应该有冰山碎块,而冰山冰比海冰硬得多。要不然,两万吨的“雪龙”号以5海里的速度冲上去,不可能纹丝不动。但这些判断还得有个准确的依据。25日下午,考察队派人下船探冰,利用王连仲携带的冰钻进行了钻探,共打了两钻,一处是4.5米,一处是4米。但乱冰区冰面起伏太大,不可能一直钻下去。
如果冰情一直这样,破冰能力只有1.2米(含0.2米积雪)的“雪龙”号恐怕只得停在这里了。考察队需要探索一条冰面运输通道,实施物资运送。时间等不起啊。
已经上了“中山”站开始“十一五”地质勘探项目的查恩来,停下正在进行的勘探,带着他的“冰雷达”回来了。当天早上查恩来就下到冰面,对船艏周围的冰情进行探测。结果与钻探结论相同。11月26日,整整一个上午,查恩来都在冰面探测冰层。考察队有规定,不经许可不能下船,我们只能呆在驾驶室里看着他。查恩来的这次探测,无意之中成为了我国首次使用探地雷达探测南极乱冰区厚度之举。这次发现了前方1500米处平坦的冰,厚度只有2至3米,相对薄一些。
午餐时,随船记者们纷纷与查恩来搭话,话题自然就转到了他的“冰雷达”上。一开始,查恩来就纠正了记者们的一个错误:那不是“冰雷达”,而是GPR,是一种利用电磁脉冲进行隐蔽探测的探地雷达。
探地雷达以其极高的精度,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大型工程方面,如公路、桥梁、水利等工程探测,而且实现了国产化。记者看到的雪橇板样的装置,就是探测器,可以进行连续扫描作业,只要与显示器相连接,就可以通过电脑屏幕的彩色图像,清楚反映探测地区的地下物质情况,对地质构造、岩性等可提供直观、可视化、定量的勘测结果,具有精度高、分辨率强、技术成熟、准确可靠的特点。
查恩来这次来南极,是要对“中山”站仙女峰南侧新规划的油库区域、宿舍楼等区域进行地质勘探。上站一周,他已经对勘探区域地下20米范围内进行了扫描,获取了基岩深度、松散层厚度和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准确勘探数据,再有一周他就可以完成全部工作任务了。运用探地雷达还有一个好处是,只需极少量的钻探数据校准,就可形成准确的地质解释成果,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地质钻孔或探槽的投资,高效便捷、低成本。在南极地区运用探地雷达进行地质勘探,在我国是首次,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也是刚刚在极地地区使用这种技术,我们与它们大体同步。
此前在国内,查恩来运用探地雷达技术,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污染物地质调查、青藏格尔木地区环境评价地质调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效果非常好。而这一次在南极特殊地区的探测,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是查恩来第一次来到南极,他也可能成为第25次队第一位完成任务回国的队员。因为“雪龙”号完成卸货后,将返回澳大利亚再次执行运输任务,那时他将从澳大利亚辗转回国。查恩来认为,探地雷达技术在南极的研究与运用仅仅是个开始,在极地地区进行雷达地下探测研究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在极地地区可能获得地球物理探测科学的基础数据,将对促进地球探测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科学时报》 (2008-12-12 A2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