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祝魏玮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17 2:55:30
迄今光谱获取率最高望远镜LAMOST落成

LAMOST项目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落成。祝魏玮/摄 

[科学时报 祝魏玮报道]10月16日,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双喜临门,不仅迎来了40周年诞辰的庆典,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项目)也在该基地落成。中科院常务副院长、LAMOST工程管委会主任白春礼,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LAMOST发起人之一苏定强院士,LAMOST国际评估专家组组长Richard Ellis等出席落成典礼并发表讲话。
 
LAMOST是一架视场为5度、横卧于南北方向的中星仪式的反射施密特望远镜,是由国家投资2.35亿元建成的重大科学工程, 也是目前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中最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项目之一,完全由我国自主创新设计和研制。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天文学家王绶琯院士和苏定强院士瞄准国际天文研究中“大规模天文光谱观测严重缺乏”这一突破点,提出了一种“大口径与大视场兼备的天文望远镜”新概念,并与其他科学家共同提出了LAMOST项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方案,并提出建设建议。1996年7月,LAMOST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正式启动,2001年9月正式批准开工建设,2008年8月底按期完成了全部硬件安装,并已开始进行试观测。
 
目前,LAMOST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也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它采用薄镜面主动光学和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以其新颖的构思和巧妙的设计突破了世界上光学望远镜大视场不能同时兼备大口径的瓶颈。
 
据了解,今年9月27日夜,LAMOST在首次对星调试观测中就得到1000余条天体光谱。在随后的调试过程中,该望远镜单次观测可同时获得3000多条天体光谱的能力,与国际上迄今为止最多的一次观测600多条天体光谱的系统相比,LAMOST已成为世界上光谱观测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白春礼在出席典礼时指出,光学光谱包含着遥远天体丰富的物理信息,大量天体光学光谱的获取是涉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诸多前沿问题的大视场、大样本天文学研究的关键。但是,迄今为止由成像巡天记录下来的数以百亿计的各类天体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约万分之一)进行过光谱观测。白春礼指出,LAMOST的建成和投入观测,将使我国具备世界领先的主动光学技术和多目标光谱观测能力;将为我国天文学研究增添高水平的观测设施和平台;将为我国在宇宙大尺度结构、银河系结构、暗能量等相关领域的重大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技术支撑。经过天文科技工作者今后若干年的努力,必将会取得一批新的对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科学成果,LAMOST也将因此成为我国大科学工程中既有国际领先的科学目标、又有独创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创新的典范之作。
 
据了解,LAMOST工程分为8个子系统:光学、主动光学和镜面支撑、机架和跟踪装置、望远镜控制、焦面仪器、圆顶、观测控制与数据处理、输入星表与巡天战略。主要由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总部和中国科技大学承担建设任务。LAMOST作为国家设备将向全国天文界开放,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科学时报》 (2008-10-17 A1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