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黄建海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10 3:18:55
黄建海:关注“神七”也要关注全民科学素质教育
 
“神七”成功飞天,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太空行走,可喜可贺。在欣喜之余笔者想要说的是:与关注“神七”成功飞天同样重要的是关注全民科学素质教育。
 
据笔者掌握的信息看,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方面在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开展了全民科学素质调查;出版了美国“2061计划”丛书;制订颁布了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49计划)》;教育部在中学增设了科学课,在部分示范地区引进了法国著名的科学教育模式——做中学。总体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呈增长态势,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
 
比如2003年我国公民的基本科学素质指数是1.98%,而日本在1991年便达到了3%,1989年欧共体12国的数字是4.4%,加拿大1989年达到4%,美国在2000年更是达到17%。
 
据透露,近两年我国国民科学素质和阅读率又出现了双双下滑的现象,对此有关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无论是距离2049还是2061,大家都在同时间赛跑,在全民科学素质上,没有哪个国家输得起。要知道美国人的2061计划既是雄心勃勃的,也是具有超前战略眼光的。他们誓言要在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光临地球时,使全体美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仍在全球处于绝对的领先位置。说美国人这样做是为了维持他们的霸主地位,这样的话有点难听,但只有确保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高,国家民族才不输人。
 
一般来说,只要抓住了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教育,国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就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而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主要循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是学校教育。青少年时期基本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只要抓住了学校教育这个环节,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教育就落到了实处。据笔者的观察,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片面的知识教育取代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虽然,目前许多地方在初中已经正式开设了科学课,但各个学校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应试化、知识化的现象,把本来是旨在全面培养初中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简化为一门单纯的知识传授课,使得开设这门课的意义大打折扣。
 
我国颁布的2049计划对科学素质的定义是这样的:“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可见,把科学课简化为知识传授是起不到科学素质教育之功效的。
 
为了强化高中阶段的科学素质教育,新的课改方案推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而且是作为必修课,所占学分比主课还要高。可是由于高考指挥棒仍旧在发挥绝对主导作用,许多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形同虚设,有应付差事的也有克扣课时的。
 
其次是家庭教育,与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家庭教育历来不重视对孩子的科学素质教育。至少在笔者所能目及的范围里,很少看见有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陪孩子逛博物馆、科技宫,或者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收集标本等。孩子们周末和节假日并没有闲着,而是奔波于各种文化课补习班,私人家教,或者是琴棋书画班。相反,欧美人家却保持有良好的家庭科学教育传统。只要阅读一些科学家传记,就会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在家庭中建立起对科学的兴趣与爱好的,家庭为他们走上科学道路提供了最好的启蒙教育。许多家庭都有天文望远镜,孩子们的圣诞礼物或者生日礼物中时常能收到科普读物、科学实验器具、无线电制作包等,这些都启迪了孩子心灵深处对于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的科学素质。
 
最后是社会教育。一是传媒的作用,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获得科学素质的主要媒体是电视。报刊和图书在科学普及方面的作用甚至不如从前。《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画报》、《无线电》等科普读物曾影响了几代人,可是这些年来始终没有看到超过它们的科普读物的出现,这说明我们的科普书刊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笔者经常阅读的几种科普报刊,都有被过度趣味化甚至是娱乐化的现象。二是博物馆科技馆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许多地方的少年宫受市场利益驱动,各种补习班生意火爆,惟独科普宣传这一块萧条冷落。
 
科学素质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国民科学素质的水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这样的认识应该是没有任何异议的。再说我们也有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差距和问题都已找到,剩下就是抓紧时间坚决贯彻和认真落实,因为2049就在眼前,2061也为时不远。(作者为深圳高级中学副研究馆员)
 
《科学时报》 (2008-10-10 A4周末评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