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善勇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9-30
选择字号:
博士生还要不要读教科书

 

■王善勇

有个研究生问我,导师给他布置了大量需要阅读的文献/论文,他很努力地去读,但很多文献读不太懂,且对自己研究的课题帮助不大,问我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教科书会帮你。为什么这么说?或者许多人没留意,很多大教授的办公桌上都摆着几本本领域经典的教科书,就是用来随时翻看的。其实研究生也好,教授也罢,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深度是需要时间沉淀的,需要反复推敲才能懂得其本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非一步到位。

教科书是大量可靠的经典知识点系统的整理,当然很重要,也很有帮助。有时候,我们读文献读不太懂,反映了自己对这个领域知识点掌握不足,或者说一知半解。一旦在某一点上卡壳,就不想读也读不下去了。

这不能怪论文作者,他们写论文的目的只是希望被很小的一个圈子的人读懂,作者关心的也只是有这个很小圈子的同行的评价与认可就足够了。圈外的人,他们并不关心。换句话说,学术上进入某一个圈子是有门槛的。通常一篇文章很短,也就是十几二十页,有的更短,不可能面面俱到,作者假设读者是有这个基础的。而一旦你欠缺这个基础,自然就会跟不上作者的思路而卡壳。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教科书会帮你。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教科书我们本科、研究生阶段都学过了,而且考试分数很高,再读不是浪费时间吗?其实不然。

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读教科书、做习题的主要目的和结果就是为了考一个好的成绩,与真正掌握和精通教科书上的知识还差得很远。更重要的是,读博士需要创新,要创新就要有质疑精神。质疑不是胡乱质疑,扎实的基础是关键,光有勇气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博士生该如何读教科书?什么样的教科书最有帮助?

市面上中文的、外文的教科书琳琅满目,在我看来,什么语言写的并不是太重要。有人说,要读就读英文原版的。其实大可不必。

首先,不是每一个人英文水平都能达到精读英文专著没有障碍的程度。另外,也不是每本英文教科书都那么好。很多中文的包括翻译的教材水准也非常高。

教科书看多了,就内容而言其实大同小异。对博士生而言,教科书的作者但凡能把很复杂的问题用很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就是高水平的。博士生的目标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要创新。创新的基础就是对某个知识点本质的掌握。

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日本学者松岡元教授编写的《土力学》教材,由国内学者罗订、姚仰平教授翻译成了中文。这本书并不厚,但松岡教授对土力学的认识非常深刻,举重若轻,读起来很轻松。

举个例子,土力学里研究土的渗流问题有一个基本定律:达西定律。他在讲这个定律的时候,很自然地联系到我们初中学过的电流里的欧姆定律。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无论电流还是水流都是在一定势的作用下有着相似的流动规律,它们的公式其实是一样的。进一步联想,热传导的公式也是大同小异。这就是联想思维。联想思维对创新是非常有帮助的。教科书能做到这一点,毫无疑问是高水准的。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网上的系列研讨课,很多教授和研究生自愿参加,一个小时的时间讲讲自己的科研进展,然后是一个小时的激烈讨论,老师和学生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在学术上激烈地碰撞。

有一个教授介绍他用实验和离散元研究土力学中erosion的问题,工作很系统、很精彩。讨论环节,很多人和这个教授讨论:他的实验或数值模拟目前只针对于沙土,黏土材料可不可行?这个问题恰恰可以看出,他们忽略了土力学中最基本的知识。

我不由想起我读博士时,一位大教授经常跟我们说:你的论文一定要有“土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搞科研一定要抓住土这个基本材料性质,你的研究才是接地气的,才是站得住脚的。

任何靠谱的科研都是基于前人的基础,空中楼阁的东西是靠不住的。

当然,光看教科书也是不够的,要想了解最新前沿进展,还要跟进最新的重要论文。论文和教科书相辅相成。除此以外,要勇于实践,在工程实践中抽象出真正的科学问题,是对自己知识结构与储备更高的考验,因为绝大多数工程问题,并不是新的科学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中国科学报》 (2021-09-30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