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旭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29
选择字号:
罗马的崛起和陨落

《罗马兴亡史》,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著,李恋晨等译,现代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定价:448元

 

王旭

一直以来,历史学界对古罗马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之所以研究古罗马,不是为了片面追求历史研究内容的完整性、丰富性,而是由罗马在西方历史乃至世界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力所决定的。以体系思维重新编撰罗马史,为世人呈现一段内容完整、脉络清晰、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鲜活的罗马历史十分必要。

这套《罗马兴亡史》共6册,讲述了罗马从一个城邦小国在对外扩张的战争中不断扩大疆域,在社会变革中转变政治模式,在经济、政治、军事异常繁荣之际走向高光时刻,又在内忧外困中逐渐陨落的历史。每一册讲述一个阶段的历史,有崛起、有攀升、有辉煌也有衰败,前后衔接、一气呵成。

在这场规模宏大的历史叙事中,重大事件被详尽描述,比如罗马在崛起之路上与迦太基之间爆发的三次布匿战争,这是两个政治和经济强国的生死存亡之战。考虑到罗马是最终的胜利者,而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往往采用怀疑的眼光,所以编者以相对客观的态度重温了三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而不是不加辨别地采用罗马人编写的史料。这也是历史研究应有的态度。

编者在描写历史事件的同时,还着重刻画了引发历史事件的人。现在看来,他们或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或是逆潮流而动的阻碍者;而从当时来看,他们都是本国出类拔萃的领导者。像我们熟悉的汉尼拔,他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壮举、广结盟友对抗罗马的战略思维,以及在形势不利情况下依然展开谈判的冷静,不光为部属崇拜,甚至赢得了对手的认可。

“永恒之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在到达历史的顶点之后,缘何又走上了下坡路,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自身制度的制约,还是统治阶层的腐化堕落?从实际情况看,罗马人并没有及时准确找到问题的症结,也没有果断采取措施遏止颓败的趋势。

赛维鲁王朝时期,罗马陷入军事混乱,皇帝接连被杀,一众篡位者前赴后继、粉墨登场,直至戴克里先确立了“四帝公治”制度,才恢复了罗马的政治秩序。但这种制度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国家长治久安,用不好就会出现个别地区尾大不掉的现象。这种东部与西部行省的疆域和行政划分,为帝国分裂埋下了隐患。

关于罗马帝国陨落的原因,编者采取了文献综述式的方法,列举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理性派认为“这不过是皇帝更替的中断”,系统派则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古典文明的崩溃”;也有人认为是外因占据主导,“道德堕落、基督教的扩张和文化多样性的可信度最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罗马的消亡又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英国学者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他提出了一种名为“历史有机论”的概念,认为“重要的文明和活的有机体一样,会经历出现、发展、主导、衰退、死亡的过程,而且以循环的方式不断更替”。这种研究成果有其产生的客观环境,但史实证明,这种“历史有机论”也是相对的。《左传·庄公十一年》有言:“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这句话对我们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也许会有所启发。

本套丛书的独特价值还在于除了历史事实外,编者还介绍了罗马的地理建筑、武器装备、宗教信仰、平民教育、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知识。历史并不是人和事的简单相加与延续,而是一切社会因素的总和。

比如罗马的合同与诉讼。当时的罗马已经萌发了“普遍权利”的概念,租赁合同、社会合同、委托合同、寄存合同等诸如此类合同的存在,显示了罗马人民对于权利的深刻认识,在新的法律中,“立法人不再以神的名义发言,而是以他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这对我们了解罗马的民主与权利的起源不无启发。

还有象征权力的君士坦丁凯旋门。编者不厌其烦地讲解了这座著名建筑的施工过程、所用材料及其来源,以及规模结构。最让人赞叹的无过于凯旋门上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浮雕,这些浮雕有狩猎的场景、有献祭的仪式、有战场的厮杀、有插上翅膀的胜利女神,内容丰富、线条逼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既是一栋美轮美奂的建筑,又是一座反映历史片段的“浮雕长廊”。

本书行文编排独树一帜。翻开本书,极具视觉冲击效果的图片立马映入眼帘。5000幅珍贵四色历史图片,包括各种建筑、雕塑、文物、油画等,几乎每页都有。

历史是一幅画卷,画卷也承载、再现了一段历史。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基于公正理性的态度忠实地记录了罗马的前世今生,这既有助于我们了解古老的罗马历史,也为我们了解今日之欧洲提供了启发。

 

《中国科学报》 (2021-07-29 第7版 书评)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