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6-21
选择字号:
上海交通大学
评估颅内压监测在全球的应用价值

 

本报讯 近日,《柳叶刀—神经病学》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席专家、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所长江基尧团队的特邀点评文章《全球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评估》。文章对同期发表的一项纳入42个国家146家单位的颅内压监测研究作了评论。

颅脑创伤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新增颅脑创伤患者数十万。国内外多项专家共识都指出,通过植入颅内压探头,直接、连续地监测颅内压,是目前评估患者颅内压动态变化最可靠的手段。

论文第一作者、仁济医院颅脑创伤中心主任冯军峰介绍说,该文从相关临床研究的纵向深度和目前不同国家研究现状的地理宽度等方面,对同期发表的《监护室内的颅内压监测:一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作了客观评论。该研究纳入了42个国家146家单位2395例急性脑损伤患者,是该领域规模最大的研究。研究发现对于重型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的应用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残率、改善脑神经功能预后。评论指出,人们对于颅内压监测价值的认识进入了新阶段,颅内压监测值得脑损伤救治领域专家的高度重视,在临床实践中更积极应用,并在后继临床研究中着重开展疗效比较研究、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江基尧表示,欧美国家对重型脑损伤的颅内压监测率为62%,与之相比,我国的监测率仍很低。在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方面,仍需大力推广规范化救治的理念、方案和手术技术,积极推广颅内压在内的多模态脑监测技术,提升脑创伤患者救治水准。(黄辛)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21)00164-2

《中国科学报》 (2021-06-21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