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秀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4-29
选择字号:
读书之乐

 

■吕秀齐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朋友圈里大家纷纷晒书。我算是喜欢读书的人,家里也囤了不少书,六门书柜都塞得满满的,但大部分书都没有仔细读过一遍,就这样每年还是要买书。书是读不完的,也不是读书日才想到读书之事。

读书除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当然也有为完成某些任务或者工作的目的,或者说功利目的。年轻时应出版社和组织约稿,也写过一些生命科学方面的科普书,为了写这些书,也搜集了不少相关图书。

科普写作谈不上太多原创,大家只是各自的语言表达和叙事方式不同,有那么一点点创新,就会自我陶醉一下。

科学网博友中有不少高产的作者。前些天收到陈安老师的新作《病毒、传染病与人类》,内容很通俗简洁的一部小书。

每个人的写作都有其独到之处,陈安从历史、社会学、人类文化的角度谈论病毒、传染病与人类历史,比起谈科普知识,肯定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陈老师在疫情期间看了很多有关传染病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他的书中有两章分别谈了从文学和影视作品看传染病与人类,其中一些关于传染病的著名电影我也看了,比如《流感》《传染病》《极度恐慌》等,作为现代灾难片的这些电影,多有雷同,无一例外使用了艺术夸张的叙述和手法,视觉冲击力比较强烈,无疑增加人们对传染病的恐慌。

从科学教育的角度来讲,影视作品的效果是比较糟糕的,只是传播了一些理念,比如向人们展示人类社会一直以来都处于与细菌病毒传染病的抗争之中,对于不可避免的灾难人类该如何应对,应该秉承什么样的价值观,等等。

但在科学知识的传播上往往不够严谨,甚至是错误的。比如最近看的两部电视剧,一部的背景是上世纪20年代,一部是上世纪40年代,都与“病毒”武器有关。

前一部出现了“芥子气病毒”,这是胡编的,芥子气作为一种化学武器,首次应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施放的芥子气化学武器的确造成了敌方很大的伤亡,这与病毒无关,那个年代人们还不知道病毒是个啥呢。

后一部讲述了摧毁日军的细菌病毒武器制造基地的过程。细菌病毒的确有,从专业角度讲就是以细菌为宿主的病毒,即噬菌体,怎么感染人呢?还同时生产解药,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疫苗,纯粹是瞎扯。

人类真正认识病毒的本质还不到一个世纪,陈安的书中也提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指的病毒,并不是今天微生物分类上的病毒,而是具有感染致病性而又无法辨别的东西,直到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依赖蛋白质结晶技术,得到了病毒的结晶体,才认识到病毒的本质包含一种蛋白质,后来又上升到新的高度,认识到其为蛋白质与核酸(DNA或RNA)的复合体,依赖宿主生命体可以复制传代。这些都离不开相关技术的进步。

病毒比人类更古老,它伴随着地球的演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伴随着人的一生,但人类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现在,比起细菌的知名度,人们对病毒的认识还肤浅得多,甚至误解多多。

所幸的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认识和对付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致病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工具。不仅有了越来越高级的显微仪器、能够看到病毒的样子,而且有了被称为“超级显微镜”的同步辐射光源,借助它能进一步看清病毒物质本质,比如新冠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结构,这无疑为快速开发疫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而人类对微生物、对自身、对周围的世界,必然有一个更高效的认识过程,病毒等致病元凶在超级显微镜下将无可遁形。

读书或许不如影视作品那么轻松,但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不会感到寂寞,不会感到无所事事,能获得更为准确、清晰的知识,也能从中得到乐趣。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中国科学报》 (2021-04-29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