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15
选择字号:
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发布

 

本报讯(记者沈春蕾)3月12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此次入选的进展分别由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

“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分别是:基干兽类听觉和咀嚼器官模块式演化分离节点;古基因组揭示中国南北方人群迁移与混合历史;澄江动物群“章氏麒麟虾”的发现揭秘节肢动物的起源;青藏高原中部中始新世湿润低地的亚热带“香格里拉”生态系统;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对生物古地理格局的影响;三叠纪—侏罗纪之交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事件:来自中国华南的化石证据;白垩纪琥珀揭示昆虫和介形虫的早期演化;环南中国海地区海岸带沉积环境演变与史前水稻农业扩张;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发现最早包壳窃食寄宿关系化石。

2017年至今,“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的评选和发布已进行五届,每次评选均受到学界、社会广泛关注,也极大促进了我国古生物学的发展。“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的发布,对进一步促进学科创新发展,展示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推动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和化石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报》 (2021-03-15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