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华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2-18
选择字号:
牛年说牛

牧童

■王德华

鼠年已走,牛年来到。

牛的形象和性格,我们都很熟悉。如牛劲,是说一个人劲头大;牛脾气,是说一个人性格倔;老黄牛,是说一个人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说一个人不得了,那就是牛气冲天了!

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就知道牛是农村重要的牲畜。在田野里黄牛拉犁耕地的形象,就是我心目中老黄牛的形象。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的年画里,有我熟悉的水牛形象。后来有机会在青海工作,认识了家牦牛,也吃到了牦牛肉和牛肉干,喝到了牦牛奶。

牛科动物是多样性和经济价值最高的有蹄动物类群。据说大约在10000~8000年前,亚洲人开始对牛科动物进行驯养,被驯化的牛等家畜也随人类活动而遍布全球。

全世界广泛养殖的家养黄牛的祖先是原牛,我国南方水牛的祖先是亚洲野水牛,家牦牛是大约1万年前由野牦牛驯化来的。

在动物学中,牛类属于哺乳纲、偶蹄(现在分类学家根据分子生物学证据倾向于把偶蹄目和鲸目合并为鲸偶蹄目)、牛科。牛科动物一般体形较大,雄性都有角,大部分雌性也有角。如野牛和牦牛属于牛亚科;羚牛、鹅喉羚、普氏原羚、藏原羚、黄羊,属于羚羊亚科;北山羊、岩羊、盘羊、斑羚等,属于羊亚科(注:也有学者将牛科分为牛亚科和羚亚科)。

多数偶蹄类动物以植物的叶子为食,叶子中的蛋白质含量低而纤维素含量高,同时叶子中的次生化合物对动物是有毒性的。黄牛等属于反刍动物,这些动物的胃是复胃,包括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皱胃等部分,其中只有皱胃在功能上与其他哺乳动物的胃是相似的,皱胃的壁上有腺体。复胃内生长有共生的微生物群落,反刍动物主要依靠胃内的微生物对食物中的纤维素进行分解和消化,以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

反刍动物的这种消化方式也称为前肠发酵,其优势是提高了从低质量食物中获得的营养成分的数量和对营养成分的利用率。

拥有复杂的复胃可以使反刍动物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采食低营养价值的食物,然后可以在相对安全的地点和时间里进行反刍,获得能量和营养,这样就有利于降低被食肉动物捕食的风险。反刍的过程也增加了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滞留时间,进一步提高消化效率,如食物在奶牛消化道内的滞留时间可达70~100个小时。

牛科动物是典型的草原型物种,其齿形与肢体构造都与取食草类和草原性生活有关。颊齿为高冠齿,上犬齿退化或缺失,侧趾退缩或完全消失。牛角不分叉,由骨化的骨心和角质化的角鞘组成。角心和角鞘终身不脱换,角形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以作为物种鉴别的重要特征。

大多数体重在40公斤以上的大型羚羊雌雄两性都有角,体重在25公斤以下的小型种类雌性一般没有角。大型种类遇到天敌或与同伴进行争斗时,主要靠角进行直接防御,而小型种类则主要以快速逃跑或隐蔽躲藏的方式回避危险。

牛科动物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十分广泛,研究表明许多种类起源于亚洲。据统计,全世界的牛科动物超过200多种。

据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应祥2003年所著的《中国哺乳动物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中记载,我国有牛科动物20多种,分属于4个亚科、11个属。具体如下。

牛亚科动物2个属:野牛属包括印度野牛、大额牛、爪哇野牛、野牦牛;水牛属有野水牛。

羚羊亚科动物3个属:原羚属包括藏原羚、普氏原羚、黄羊;羚羊属有鹅喉羚;藏羚属有藏羚和高鼻羚羊等。

麝牛亚科动物1个属:羚牛属的羚牛。

羊亚科动物5个属:斑羚属包括斑羚、赤斑羚、鬣羚、台湾鬣羚;塔尔羊属有喜马拉雅塔尔羊;羊属有北山羊;岩羊属有岩羊和矮岩羊;盘羊属有盘羊等。

从分布范围来看,我国的牛科动物主要在高寒环境和干旱环境以及荒漠半荒漠环境中。如藏原羚分布在青藏高原草甸草原,普氏原羚分布在荒漠与高原过渡地带,野牦牛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草原和荒漠地带的特点是缺少掩蔽条件和水源。所以羚羊类动物在生态—形态适应上就具备了轻捷的体形和迅速奔跑的能力。

明明是牛科动物,名字却含有羊。而有些名字中含有牛的动物,却又不是牛,如体形巨大的犀牛科动物犀牛和海洋哺乳动物海牛科的海牛等。

实际上我们平常所说的“牛”,主要是指牛亚科的动物,如大额牛、野牦牛、野水牛(以及黄牛、水牛、牦牛)等。其中野牦牛被称为 “高原之舟”,主要栖息在4000~6000米的高寒地带,在生理上具有特殊的耐受低氧的能力。

说起牦牛,自然就会想起我国兽类生态学的奠基人夏武平的牦牛颂:

“忍处恶劣的条件,啃食低矮的青草,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舶。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这种牦牛精神,正是我们科学工作者的追求。”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中国科学报》 (2021-02-18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