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序茅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25
选择字号:
西藏纪行

 


 

① 红嘴山鸦

② 浪拉山

③ 扎曲和昂曲在昌都交汇

■赵序茅 文/图

大地的弧线

9月11日,我和两个学生前往西藏昌都,参加一个物种多样性调查项目的投标。昌都邦达机场的海拔4400米左右,一下飞机,我就头昏脑涨,很明显是发生高原反应了。

虽然脑细胞“短路”了,但是一路的自然美景令人愉悦,暂缓了高原反应带来的痛苦。车子行走在高山峡谷之间,白云尽在眼底,山脊线、云线与林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姑且称之为大地的弧线吧。

峡谷中奔流不息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澜沧江。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有二源,东源扎曲、西源昂曲,二曲至昌都汇流后称澜沧江。在市区可以清晰地看到昂曲和扎曲在这里汇合,一条浑浊,一条清澈,泾渭分明的河流在昌都汇合,形成澜沧江。混合后,原本浑浊的河水因此变清。

有山有水,孕育植被的生长,山上的植被从高山针叶林到高山草甸。林与草的交汇、植物的垂直分布,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西藏昌都自古就有人类居住,1978年昌都卡诺新石器遗址的出土,证明这里曾经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昌都卡诺遗址出土的文物和原始村落遗址,以及石刀、石斧等生产生活用具,都与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的文化十分接近。

据这些文物的考古研究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西藏土著居民和黄河流域的汉族先民已有来往。而在此之后,昌都与内地的联系从未中断。这里是茶马古道上的枢纽,是川藏道与滇藏道的交汇地。早在唐宋汉藏茶马贸易兴起前,这条以昌都为枢纽分别通往今川滇地区的道路就已经存在和繁荣。唐朝时,唐蕃通过两次联姻,又经过多次会盟,使这种友谊升华为甥舅关系,并刻石立碑以做永久纪念。这就是著名的唐蕃甥舅碑。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坐拥澜沧江边的藏族人却没有吃鱼的习惯。藏族人不吃鱼的现象由来已久,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至雅隆部落时期(注:不吃鱼不是绝对,每个时期藏区都存在一部分吃鱼、捕鱼的藏族人)。

兰州大学的温梦煜分析:“藏族人对鱼肉的否定态度首先源于高原鱼生长速度缓慢。根据最佳搜寻理论,高原鱼的热量回报率远低于一头牛或羊的回报率。其次,鱼对于藏族而言是一种穷人的食物。此外,苯教和藏传佛教加强和维护了藏族不吃鱼的习俗。在苯教中,鱼是鲁神的象征,这赋予了高原鱼神圣性。”还有就是,藏传佛教宣扬不杀生观念,这阻止了藏族人捕鱼和食鱼的行为。

天上的红嘴

9月11日晚上,我们住在昌都的卡诺区,海拔3200米,比较舒适。周围都是藏族的建筑风格。

9月12日早上,铅云密布,雨欲下又止,我们吃过早餐急匆匆地往回赶。

此刻,空中一阵阵尖锐的叫声,刺破密布的乌云。我抬头望向天空,一群黑色的鸟儿在空中聚集,大概有几十只到上百只之多。

我急忙拿出相机,进行缩放,一看原来是老朋友——红嘴山鸦。几年前我在新疆寻找高山兀鹫时,经常可以见到这种鸟儿,它的叫声极为尖锐,穿透力极强。

红嘴山鸦拥有红色的嘴唇和爪子,一般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多三三两两活动。它们有宽敞的扇形尾羽,特别利于在空中掌握方向,是鸟类中的飞行高手、名副其实的特级飞行员。

动物们的群聚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或是为了觅食,或是为了抵御天敌,有时是为了一起对抗恶劣的天气环境。红嘴山鸦这次群聚不知为何,或许三种情况皆有之。

红嘴山鸦夏季多是几只到几十只聚集在一起,到了冬季环境恶劣、食物短缺的时候才会聚集成大群。这是它们长期生存的策略。在夏季食物充足的时候,个体分开觅食效率更高。而到了食物短缺的时候,一只鸟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发现更多食物。

红嘴山鸦最典型的特征是它那弯曲的红色喙。这个弯曲的喙曾经让分类学的祖师爷林奈误以为它和戴胜同属一科。

雌雄红嘴山鸦都是红色的喙,长而弯曲,红喙有实际的用途。红嘴山鸦是鸦科中较少吃腐食的,它们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主要捕杀昆虫类果腹。弯曲而细长的喙是捕杀昆虫的利器。

事实上,食肉类鸟类几乎都有长而弯曲的喙。而杂食性的鸟类如麻雀,多是短而扁平的喙。在实战中一寸长一寸强,尖而长的喙如同匕首一般,可以更好地抓捕猎物。而弯曲的喙更具备杀伤力,可以更好地勾住猎物。对于昆虫们而言,这些红嘴山鸦的喙堪称“夺命的幽灵”。

与红色的喙相得益彰的是红嘴山鸦红色的爪子,它身上的羽毛也不是传统的黑色,而是散发金属光泽的黑,如同一件名贵的披风。

http://blog.sciencenet.cn/u/xiyuniaoguo

《中国科学报》 (2021-11-25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