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耿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9
选择字号:
真题真做,科学引领艺术设计本科教研

 

■张耿

在高校中,艺术设计类专业本身非常强调实践,尤其在本科二年级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已初步具备了社会实践基础。此时,许多学生很有展示并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但此时,由于他们对专业的理解并不系统和深入,需要老师及时地进行专业引领和有研究价值项目的吸引,才能不被短期的低端设计服务所困惑,逐步走上正确的艺术研究道路。

作为大连理工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负责人,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教学经历,谈一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科研引领问题。

艺术类本科生经过了高考的艺术类加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艺术造型基础。在本科低年级阶段,他们又接受了相对系统的设计类基础课程训练,对常用的设计技能也有所掌握。此时,他们便容易受到社会上低端设计服务的吸引,急于验证自己的学习所得。但是,这些零散的设计内容往往设计要求不高,评价标准不一,学生即使顺利完成,其成就感也不高,甚至对专业产生错误理解。

对此,专业老师需要及时出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精神。

2015年,辽宁省旅游局围绕东北振兴举办了首届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笔者利用期末和暑假的时间,组织大二的部分学生系统研究和认真实践,前后经历54天,完成了两套完整的文化创意设计产品,并取得了大赛创意类二等奖和优秀奖的成绩。此外,学生的作品还受邀参加“2015东北亚旅游商品博览会”,其中获得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的作品更是于竞赛期间与企业签署后续合作协议,为作品的深入开发实践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这次设计实践活动中,笔者带领学生团队经历了头脑风暴创意体验、线上线下调研采集、文化基因梳理、图形整理、图案开发、产品试制、生产工艺创新、社会反馈调研等相对完整的设计流程。在经历过这些科研环节后,学生们兴奋地表示收获很大,回首当年的6人设计团队,其中已有3人博士在读,1人出国深造,1人合伙成功创业。大二的这次系统性设计实践或许不是他们科研路上最强大的基石,但一定是正确的推动力量。这点尤为关键,尤其是在征途刚刚开始的阶段。

在许多设计类的课程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会采用“假题真做”的形式设立题目,但这很容易沦为“假题假做”,其实践意义不大。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包装设计》这门课中提出了校园文化核心,从学生身边的文化和艺术需求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门课程结课的时候,要求在我校每年6月举办的校园文化盛事——“校园嘉年华”活动中,学生所设计的文创产品要进行实际销售,老师进行过程指导和产品文化准入,从专业设计的角度对校园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经过三轮的课程实践引导,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开发文化产品。在此后的一次校园文化设计征集活动中,终选阶段有大量作品被举报为剽窃,但其中丝毫未受影响的两件作品正是笔者的学生创作完成的。

事后,笔者问学生们怎么看这一现象,他们自豪地说:“我们是研究了校园文化的,从文化入手开发图形,斟酌色彩。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原创得来的,都有出处,也都代表了我们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这是别人看了也学不来的。”

除了校园,学生的设计实践活动还可以产生推动和对特定社会领域进行帮扶的作用,实现学以致用。

比如,云南省保山市是我校的扶贫帮扶对口单位。在精准扶贫政策引领下,我们从云南保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带领学生们为保山市龙陵县义务做了“佧佤翁”系列农产品的视觉形象和系列农产品包装盒宣传设计,为当地核桃坪村的农产品走出大山提供了一份有力的支撑。在2018年云南省农业商品博览会上,该品牌成为龙陵地区唯一实现现场盈利的农产品品牌。目前,龙陵县已经摆脱了贫困县的身份,但后续的延展设计服务仍在持续开展。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唯一的,科研也相应地要建立多目标、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设计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新颖,其评价标准也会随着社会审美需求和文化观念演进而不断发展。适当加强专业竞赛参与程度和级别,建立项目课题制,紧密联系生活,关注社会与市场需求,以赛代练,将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学科赛事,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教师指导能力。

近几年,笔者带领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其中,学生张绍杰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了全国金奖;学生岳梓彤获得上海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一等奖,后就职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奥美广告”,这些案例都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通过建立竞赛与作品展示的评价模式,在国内外专业设计竞赛中获得肯定,成为体现教学成果的一个参照。专业度很高的竞赛是很重要的实践环节,结合国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配合在本科培养计划中的竞赛主题选修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专业能力。

作为一名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导师,笔者在课后也会充分利用微信等线上交流方式,及时、积极地与学生们交流互动,使学生拥有一个线上线下全时空的交流引领。作为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科研过程中,笔者也在不断充实和及时丰富自己,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前进。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1-01-19 第7版 视点)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