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4
选择字号:
一项科学与艺术间的“破壁试验”

 

朱伟,教授,当代艺术家。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执行主任,美国东西方艺术研究院院长。2008年开始往返东西方,致力于推动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传播。

《三口之家——玩偶系列·天宫》朱伟绘

■本报记者 冯丽妃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朱伟和同事们正在开展一项“破壁试验”,推进科学与艺术、各艺术门类之间的深度融合,他们希望在此过程中能够回答“钱学森之问”,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杰出人才,推动科学创新和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双翼齐飞”。

2017年,在国科大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以下简称李政道科艺中心)筹办之初,这项“试验”就开始了。

“国科大的一个办学特色是‘科教融合’,再加上‘科艺融合’,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双向的大师——科学大师和艺术大师。”在国科大北京怀柔雁栖湖校区,一间挂满大小不同尺寸当代艺术画作的办公室中,李政道科艺中心执行主任朱伟对《中国科学报》说。

南美洲亚马孙河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项打破边界的试验能否像“蝴蝶振翅”一样,辐射到全国的教育体系,让中国科学创新和当代艺术绽放新的光彩?

让中国未来的科学家懂艺术

《中国科学报》:请您谈谈国科大成立李政道科艺中心,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背景。您作为一位当代艺术家,与李政道科艺中心是如何结缘的?

朱伟:李政道先生有一句很著名的话:“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把艺术和科学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两者缺一不可,其核心价值是融合。这实际上也是李政道科艺中心的理念:科学和艺术是不分家的。就像作家福楼拜曾说的,“科学与艺术,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会合”。

2017年在欧阳自远院士的建议下,在时任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时任国科大校长丁仲礼等的部署下,国科大开始筹办艺术中心,目标是要办成面向整个中国和世界的科学与艺术的教育和研究中心。2008年后,我陆续开始回国交流,包括为国科大策划举办“与大师对话”系列活动,学校就指定我与欧阳自远院士对接落实。 2018年,李政道科艺中心成立。

李政道科艺中心的融合是双向的。一方面,让中国未来的科学家懂艺术,不仅是增加一点艺术修养,还要把艺术家的思维方式融合到科学家的培养方式中去;另一方面,把科学家的思维和研究科学的态度、方式融入到艺术家的培养中去,这对艺术家的成长也大有好处。

《中国科学报》:这两年间,在国科大这所以科学研究见长的大学里,李政道科艺中心做了哪些艺术教育来服务科学家的培养?

朱伟:我们是以兴趣熏陶和高层次的艺术活动为主,一点一点逐渐渗透。从2017年开始,我们举办了“与大师对话”系列活动,现在已经成了国科大的品牌活动。我们把国际一流的大师,包括赫赫有名的音乐、电影、多媒体等各门类的艺术家请进学校,做学术交流、演出、展览、讲座、座谈。活动包括“秋之语艺术盛典”“冬之韵艺术盛典”“精选室内音乐会”“意向·异向艺术名家邀请展”“朱伟艺术作品展”等,邀请了数十名从事科技与艺术行业的名家大师汇聚国科大,如国际艾美奖主席乔治·莱克雷尔以“视觉影像的历史和引导其演变的因素”为主题作演讲,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盛宗亮以“语尽乐不尽,乐尽情不尽”为主题分享了大型英文歌剧《红楼梦》的创作点滴,意大利钢琴大师塞巴斯蒂亚诺·布鲁斯科、长笛大师安德里亚·切克默里带来震撼心灵的音乐演奏。

让学生和大师们面对面,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艺术家在创作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是怎么产生的,对他们的科研、学习产生帮助。从另一个角度,这也增加了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和人文修养,让其人格更健全、健康、完整,让他的人生更精彩。

做强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科学报》:科学之于艺术有何重要意义?

朱伟:科学在艺术史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如影随形的。古典主义时期,为在造型上达到视觉真实,艺术家借助了很多科学的手段,比如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几何学等。例如正是因为物理学三棱镜的发明把光的色谱分离出来,才产生了印象派,就此人类在艺术中才完成了造型和色彩上同时达到视觉真实的任务,所以我们才称印象派是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个高峰。

现代艺术时期也是一样,它在初期好像是远离了古典时期的造型手段,开始打破正常视觉习惯,正像英国美学家克来夫·贝尔·苏丹朗哥所说,它讲究的是“有意味的形式”。

表面上看,到了现代艺术时期,好像越画越不科学了,但随着艺术的发展,到了现代艺术的后期,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后极简主义,都直接把光、色、电、多媒体影像用到艺术作品中。

到当代艺术时期,科学与艺术融入得更深刻,不光是手段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融合。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是“观念即形式”,这个观念是理性思维的结果,是线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感情用事”。这个艺术时期完全打破了科学与艺术的界限。李政道先生提出科艺融合,其实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融合,对当代艺术创作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科学报》:您为何会选择在国科大传播当代艺术教育思想?

朱伟:当代艺术一个显著特征是打破界限,不光是打破科学与艺术的界限,还要打破艺术种类之间的界限。我们培养艺术家,特别是当代艺术家,它不是简单培养一个艺术家的突发奇想,也不是艺术家的跳跃性思维、感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而是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结合。如果我们在一个专门的美术院校、单一的音乐院校或是电影学院来探索当代艺术,是不够的。

在国科大,做艺术专业的教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可以在一个没有束缚的基础上,做想做的艺术教育体系。这个体系要打破界限,包括音乐、美术、电影、多媒体、设计等,打造多门类的、综合的艺术教育平台。再加上中国科学院强大的科学家团队的支撑,使我们的疆界更宽阔,打破艺术教育界限的可能性更大。这里是研究、实践拓展李政道先生“科艺融合”理论最理想的高地。

《中国科学报》:请您谈谈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朱伟:目前国内的艺术教育体系是割裂的,比较陈旧,并没有达到各门类融合乃至科艺融合的高水平。传统的单一门类的艺术院校,单从名字本身看就限制了整个体系的发展,是与当代艺术背道而驰的。

除了国画和书法,在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中,中国全是学习西方。在这两块,中国是学生,因为西方艺术引进到中国的时间比较晚,就像整个科学体系引进中国教育也比较晚一样,中国的教育体系、科学体系用的全是西方的。

艺术也是这样,现在各美院的教学基础课理论全是西方的,而且是西方几百年前的。中国的艺术教育培养出来很多画匠,这种培养用的其实也是西方体系,不是中国体系。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现状,用当代艺术观念,结合中国的文化,来改变原来西方旧体系给艺术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国科学报》:推进科艺融合,扩大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您有什么构想吗?

朱伟:首先,尽可能在中科院体系中普及艺术教育,让现在和未来的科学家真正了解当代艺术是什么。国科大的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不能说开了先河,但我们一定是最早成体系地付诸实践的学校之一。

目前,我们已经跟西南大学、重庆九龙坡区三方共建,成立了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学院。我们有把握把这样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另外,我们也计划跟一些院校合作,希望在推动科艺融合的同时,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

培养双向人才

《中国科学报》:国科大科艺融合体系的培养方式是怎样的?

朱伟:除了学科的融合之外,未来我们会打破现有的院系界限,把传统的专业系变成工作室制。假设我们的学生毕业时要修够40个学分,前20个学分是艺术方面的专业学分;后20个学分可以在国科大任何一个院系中去拿,其中包括非艺术类院系。

艺术家跟“工匠”不是一个概念,工匠是需要的,比如工业制造和手工艺人需要精益求精,这是工匠精神。但艺术家不是工匠,我们教出来的学生要为这个世界贡献点什么,而不是在已有的东西上再上一遍漆。

《中国科学报》:目前李政道科艺中心的师资配备情况如何?

朱伟:办学中,很重要的是教授。在艺术方面,我们基本上利用了国际顶级资源,这种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为整个体系提供了支撑。“与大师对话”都是各领域最顶尖的专家来做。一方面,我们的平台本身具备这种吸引力;另一方面,我们的基础团队已经是国际大腕,所以资源丰富。

《中国科学报》:您对李政道科艺中心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有什么期待?

朱伟:我们一直在思考能不能有一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科艺融合就是这样的途径之一。有人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比美国宇航员先上天,是得益于前苏联的艺术教育优于美国,这一结论是否准确有待商榷。但美国艺术教育达到相当高程度后,对其教育与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

2020年,我在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一个关于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研讨会时的发言,核心就是科艺融合的作用——不能说是唯一的作用,但它作用巨大,希望主管部门引起重视。在现状尚未改变时,国科大先行先试,就是要看看能不能有好的效果,能不能回答“钱学森之问”。

《中国科学报》 (2021-01-14 第5版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