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真明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3
选择字号:
为什么与初创企业合作难成功

 

■彭真明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初创企业开始主动寻求与高校合作,笔者所在的电子科技大学成像探测与智能感知实验室也开始频繁地接触到一些初创企业。然而,高校实验室与初创企业的合作往往很难成功。校企合作本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为什么现实如此残酷?问题的症结又出在哪里呢?

首先,一些初创企业追求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并不太看重核心技术本身,也不太看重高校所谓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他们希望实验室里的成果不加以改进就能解决企业当下面临的问题,直接快速地转化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盈利。现实是高校实验室现有的技术成果未必能实现这一美好的设想。因为高校实验室与初创企业所面临的任务有本质区别,高校老师们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多数研究是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与市场需要的产品还有一定差距。以图像处理、机器视觉研究为例,算法本身看似无所不能,但如果不实施定制,开发的裸算法很难直接排上用场。但高校在开展研究的同时,也为未来从事图像处理、机器视觉及人工智能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这些人才对企业来说是十分有用的。

其次,部分初创企业往往缺乏核心技术,也缺乏有实力的研发团队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只是拥有少量低端产品的市场份额。如果这类初创企业愿意与高校实验室合作,付出的也仅仅是成本可控的经费额度,并且希望能够将付出的经费直接转化为产品的市场收益。但是,企业付出的经费没办法支撑高校实验室专门组织队伍,并快速研发出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应用技术。毕竟,高校实验室还需要跟踪技术前沿,需要产出学术成果。

最后,笔者希望初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应抱着长远发展的眼光。从效益的角度来看,企业养一名工程师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企业与高校实验室合作的经费,可能一年养活不了2名工程师。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高校实验室为了帮助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可能要投入至少5名甚至更多的老师和研究生。

如今,笔者还是会不断地接到一些初创企业寻求合作的电话、短信、微信和邮件等,有同学、朋友推荐的,也有学校、学院推荐的,希望前来当面交流。他们有时候也会发来数据让我们帮忙测试、论证等。实验室被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企业知道,并慕名前来拜访,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高校实验室肩负很多工作和任务,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接洽企业,并帮其解决难题。

比如,实验室曾与某公司联合开发机器视觉算法,并投入了1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最后留下的是“一地鸡毛”。实验室也曾遇到某企业技术人员深夜询问技术方案,并要求能提供具备基本功能的DEMO(样片),第二天上交单位领导审批。我们全部照做,但结果是这位技术人员离职后,项目不了了之。

曾有创业者建议,校企合作不应该停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信任层面,而应该深入到商业合作的技术层面去探讨。吃了几次亏之后,实验室不得不要求前来洽谈合作的初创企业先预付咨询费,结果是上门的企业变少了,但有效的合作变多了。

总而言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以及校企合作是一件利好的事情。我们实验室先后与中船重工某研究所合作10余年,与航天科工下属研究所、中石油等国字号企业也有长期合作,均取得了较好的合作成效,但与初创企业的合作仍然迟迟无法推进。由此看来,校企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提是校企双方定位明确、分工协作、取长补短,才可能取得双赢的效果。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1-01-13 第3版 转移转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