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黄林丛 徐晓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9-17
选择字号: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
弘扬南海精神 逐梦深蓝海洋

7月18日,“实验6”号在广州成功下水。仪式后,与会领导、嘉宾与“实验6”号合影。禤础茵摄

2019年11月18日,“实验6”号项目建造组成员在船台上合影。禤础茵摄

“实验6”号水上英姿。李明摄

中国科学院南沙考察队合影。

1988年,中国科学院南沙群岛科学考察。

1990年,南海海洋所科考队设立主权考察碑。

■本报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黄林丛 徐晓璐

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正式对外发布,59项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入选。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牵头的“热带岛礁海洋生态系统性保护及绿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荣列“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榜单。

2020年是中国科学院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的收官之年,也是迈向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再出发的一年。南海海洋所副所长(法定代表人)龙丽娟表示:“作为我国‘南海精神’的主要科技创新贡献者,南海海洋所肩负着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我国海洋科学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烙印。”

“无论是筚路蓝缕中的勇于求索,还是春涌神州时的敢闯敢试,南海海洋所始终把论文写在蔚蓝大海上。”南海海洋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詹文欢指出,“一批批科学家、科考队员、船员践行南海精神,展现了我国海洋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为国家海洋主权、权益与社会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科学“织网” 认知南海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从古至今,中国人探索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

1959年1月,面对南海认知的国家需求,中国科学院成立南海海洋所,肩负起认知南海、开发利用南海的科学使命。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我国第二个海洋研究所,也是开拓南海区域海洋学事业的第一个海洋研究所,在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中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地位。”龙丽娟说。

建所初期,南海海洋所就把南海和邻近大洋的海洋科学调查研究与开发利用同建设祖国与巩固国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制定实施了“立足南海,面向大洋,由浅及深,分段进行”的办所方针。近10年又根据发展的需要,跨越深蓝,拓展了印度洋研究领域,推进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建设。

1961年,南海海洋所海洋科学考察船队成立。据悉,南海海洋所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西沙海域、黄岩岛进行科学考察;80年代到90年代对南沙海域的岛礁、资源等进行详细调查。

海洋科考船是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为开展南海北部沿岸和大陆架海洋调查,有关方面调拨的“珊瑚”号成为南海海洋所第一艘科考船。该船1961年7月19日服役,1967年4月1日起更名“挺进”号。

第二艘科考船“实验”号由英商弃船改装,1969年11月10日服役,于1982年3月25日报废。该船于1974年5月10日至6月3日,对西沙群岛进行了科学考察;1977年10月,对我国黄岩岛进行了科学考察。

第三艘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船“实验2”号于1979年由广州造船厂建造,并于1980年6月30日投入使用;第四艘科考船“实验3”号于1979年在上海开工建造,1981年交付使用。

第五艘科考船“实验1”号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海洋所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共同建造,是2009年4月建成的我国第一艘2000吨级以上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也是我国第一艘小水线面综合科学考察船。

今年7月18日,南海海洋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在广州下水,并正式命名为“实验6”号。在龙丽娟看来,第六艘科考船“实验6”号将极大提高我国深远海的科考能力,标志着南海海洋所海洋科考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老一辈筚路蓝缕,艰苦探索;新一代接力传承,以启山林。从最初的“珊瑚”“实验”到“实验2”“实验3”“实验1”“实验6”,科考船的建造和使用贯穿南海海洋所整个发展历史,为实施海洋战略立下汗马功劳。

据了解,海洋科学考察船队成立以来,运行管理的船舶有“珊瑚”号、“实验”号系列科考船,其中“实验”号系列考察船投入使用以来作业天数达8381天,安全航行974258海里。通过科考,科学家初步搞清了南沙海域的岩石构造和地层情况,摸清了南沙海域的洋流、水温、盐度及化学元素的分布,揭示了南沙群岛珊瑚礁地貌的形态类型及其形成演化规律,鉴定出海洋生物4300多种。

“如今,‘实验6’号服役在即,它的征途同样是辽阔的蔚蓝大海。”龙丽娟表示,一直以来,南海海洋所不断强化科研装备建设,一代代海洋科考船升级换代,一批批海洋调查设备更新迭代,观测手段渐趋丰富,观测应用范围日趋扩大,一个“天—空—岸—海”多手段结合、高密度、多要素、全天候、全自动的海洋立体观测体系逐步形成。

奋楫逐梦 踏浪南海

地球表面的71%是海洋,开发海洋、经略海洋,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考虑和必然趋势。

祖国的南海,美丽而宽广。1973年,南海海洋所开启南海中、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海洋综合调查。尤其是“实验2”号、“实验3”号投入使用以来,劈波斩浪、深耕南海,活跃在海洋考察一线。

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这是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系统性开展南沙群岛的综合性科学考察工作。科学认知南沙由此拉开了帷幕。该任务由时任南海海洋所副所长陈清潮主持,中国科学院作为牵头单位,会同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地矿部、国家海洋局、农业部、石油部等40多个单位联合组成南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队,对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进行了综合科学调查研究,重点开展了岛礁和地球物理调查、岛礁坐标精准测量和新礁盘的标定等工作,树立了主权碑。

自1984年以来,南沙科考实施了32个综合和专业考察航次,总航程14万公里,测站1064个,全面查明了在北纬12°以南、断续线以内的南沙群岛72个主要礁体的状况,并在曾母暗沙等34座岛礁设立主权考察碑,重点考察了20多座岛礁周边的水道、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和海洋环境特征,成为彰显南海主权的民事科研先锋力量。

南沙科考出版专著、综合研究报告和论文集48部,遥感图集3册,地图2幅,为维护我国在南沙群岛主权以及南沙国土整治,岛礁建设,资源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南沙交通航运、渔业生产、海域划界、区域规划、国际合作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南沙考察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为促进我国热带海洋科学发展、早日跻身世界海洋科研前列创造了必要基础条件。相关成果2018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40年40项标志性重大成果。

据了解,南沙综合科考项目在“六五”到“十一五”期间得到科技部持续立项支持。

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海洋专家,陈清潮主要从事海洋浮游动物、海洋生态和海洋水产养殖的研究,被称为中国海浮游动物的“活字典”。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南海洒遍了他的汗水,倾尽了他的心血。2015年4月3日,陈清潮在广州病逝,享年85岁。

他撰写的浮游动物专著,启迪和培育出我国一批批优秀的浮游动物专家;他奠定了中国南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他主持了中国最大规模(横跨“七五”至“十五”计划)也是至今唯一一次的南沙群岛科学大考察,现今的大量南沙群岛数据,都得益于那次研究。

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南海环境变化”的支持下,南海海洋所重点开展南海关键海区地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科学调查与研究工作,进一步查清了南沙40余个无人岛礁的地貌与环境现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2018年9月,相关创新团队荣获中共中央授予的“模范集体”称号。

去年12月,中国科学院在广州举办新时代南海科技发展高端论坛暨南沙综合科考学术研讨会。会议回顾了我国开展南海岛礁及其海域科学考察的历程,展示了实施南沙综合科考和南海开放共享航次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宝贵经验和相关的启示、思考等。

开放共享 同铸辉煌

海洋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南海是我国的核心利益。作为海洋事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南海海洋所始终以海洋强国的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发挥我国海洋科技事业的“火车头”和“国家队”作用,坚持走科技报国、服务人民的发展道路。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它与两大洋联系密切,许多的工作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完成。”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孙珍告诉《中国科学报》,南海的“4+1”个国际大洋钻探航次使得南海成为全球研究程度最高的边缘海之一,成为国际海洋科学的天然实验室。在全球研究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的主动投入,不仅给中国科学家创造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为国际很多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研究平台。

2004年,南海海洋所自筹经费在国内率先组织实施“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计划”,共实施了10多个航次。在开放航次基础上,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共享航次计划”,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海洋观测与实验能力,对促进海洋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设置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旨在探索海上观测平台共享机制,发挥国内多方科研力量的综合优势,加强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促进海洋科学研究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以及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重大成果产出,为我国科学家研究南海北部海洋环境与资源、解决需要长期观测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现场试验和观测场所。

据介绍,“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计划”为200多项国家、地方及各部门的科研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累积了大量南海北部海域的数据和资料,为深入研究南海北部海洋科学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9年底,南海海洋所承担46个共享航次,航行天数1763天,总航程逾23万海里,在地球科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深入研究南海和大洋科学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我国的共享航次计划还可以资助海洋科学考察船和潜水器。该计划为必须进行海洋和极地科学考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提供稳定、可靠的调查设施保障,这极大地缓解了之前出海难的问题,为获取海洋和极地现场观测资料提供了重要帮助。

《中国科学报》了解到,早在1999年,南海海洋所就开始着手布局印度洋项目。2010年,凭借该所自筹经费,“实验1”号科考船开展东印度洋科学考察;2011年,南海海洋所开始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东印度洋科学考察航次,至2019年已经出色完成10年航次,考察累计历时578天,航行97792海里,成为我国在热带印度洋进行的覆盖海域最广、航程最长、调查内容最全面的科学考察航次。

詹文欢指出,在南海海洋所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老一辈海洋科学家们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他们巡海探礁,战风斗浪,为维护我国在南沙群岛主权,国土安全,航运安全,资源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渔业生产,海域巩固,区域规划,国际合作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南海岛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人为本 同舟共济

“南海,是我们美丽的蓝色国土。了解南海、认识南海、研究南海、开发南海、利用南海,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有一颗坚持的心,坚持在这儿。”已退休的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员张庆荣表示,“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就要砥砺奋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克服它、战胜它。”

南海海洋所成立以来,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800余项,获国家、中国科学院、部委和省市级成果奖260余项。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联系与合作,重点发展与欧、美、日、澳等海洋科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斯里兰卡与斯方共建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

“南海海洋所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是几代科学家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的结果。”南海海洋所海洋科学考察船队队长、造船办主任严圣甫表示,南海海洋所从一艘240吨木船起家,早期在缺少技术设备的情况下,在海况异常复杂的南海安全作业多年。“文革”中,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南海海洋所还与外单位合作开展北部湾油气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

针对国家海洋科考不断增长的用船需求,严圣甫勇挑重担,协助主管领导筹建“实验6”号新型地球物理综合考察船。“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实验6’号复工复产延后,该船的船台搭载受到严重影响。但项目组克服了困难,每天持续为‘实验6’号项目投入的人力多达350人,保障了船舶建造进度。”严圣甫说。

据介绍,“实验6”号现场监造组现有成员9人,他们分别是严圣甫、吴碧青、蔡小阳、许国仁、李明、李先鹏、李阁、陈相富、柴春辉,团队平均年龄43岁,成员有多年用船管船经验,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其中,严圣甫、蔡小阳、许国仁、吴碧青四人为监造组骨干成员。

严圣甫党性强、理想信念坚定、先锋模范作用突出。近两年,他主管的“实验1”号、“实验2”号、“实验3”号三艘科考船执行了30个航次任务,作业天数达895天,安全航行115060海里,作业海域遍布南海、西太平洋、东印度洋等。今年7月1日,严圣甫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海洋科学考察并非都是一马平川,在丰硕的实验数据背后有一群甘于奉献、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不畏风险的海洋科研人。科考过程难免会有各种突发情况发生,南海海洋所在应对海上紧急事件中,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对考察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意外情况制定各种应急预案,不惜成本地保障船舶与人员安全。

今年4月,“实验2”号船在地球物理考察航次中出现了船员踩空意外摔伤的情况,考虑到船舶自身对受伤人员治疗康复条件有限,主管领导高度重视,指示作业船舶立即就近送岸以给予受伤船员及时的医疗救护,并到医院慰问。南海海洋所在处理应急事件中以人为本、多措并举,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健康,让海上科考一线的全体人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执行航次,考察队员们更是无惧险阻、迎难而上,在南海开展了一系列如专项调查、地球物理测线调查、生态调查、样品采集、现场处理分析和试验等科学工作,他们弘扬南海精神,践行国家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海洋科研人的忠诚和担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南海海洋所形成并不断弘扬以“广容百川,通达四海,进取不息,协力攻坚”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科学家潜心研究,践行着该所形成的“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精诚团结、科学创新”的南海精神。

跨越深蓝 向海图强

近年来,南海海洋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和华南植物园等24家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联合自然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50家单位成立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研究迈入国际第一方阵。

目前,南海海洋所已发展成为拥有2个园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5个院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联合开放实验室、4艘大型海洋科考船、6个临海野外台站(含2个国家野外科学试验站)和1个标本馆的我国南方最大规模的国立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龙丽娟表示,我们有信心经略蓝色国土,实现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夙愿。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深入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我国近年来加快了科考船建造的步伐。由南海海洋所承担的“实验6”号,是国家发改委立项的“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目前国内3000吨级综合科考船的旗舰船型。该船自2018年11月开工建造以来备受行业关注。

“看着‘实验6’号下水,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内心充满兴奋。”今年7月18日,面对新船下水,“实验6”号项目总工程师、在科考船上工作时间超过30年的蔡小阳无法掩饰内心的兴奋与自豪。他经历过早期“实验1”号、“实验3”号等科考船的建设和科考作业过程。他表示,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我国科考船的建造水平今非昔比,已取得极大进步。

蔡小阳介绍,“实验6”号是一艘采用国际最先进设计理念、科考能力突出的特种用途船舶,探测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总投资接近5.2亿元,最大速度16.5节,续航力12000海里,定员60人,自持力(中途不进行补给连续在海上活动的最长时间)达60天。

“建设性能先进的科考船,打造海洋科考国之重器,提升海洋探测能力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与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海海洋所原所长张偲表示,无论从国家海洋科考船的序列完整性、功能完善性、经济适用性,还是需求紧迫性等方面,“实验6”号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使用价值。

作为国内外著名海洋生态工程专家、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张偲投身海洋事业近40年。在广东,张偲积极推动热带海洋生态工程技术落地应用,为广东海洋科技赶超全国作出重要贡献。张偲强调,海洋研究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实验6”号能大力提升我国地球深部结构和深海大洋极端环境探测研究水平。

在詹文欢看来,作为重要的海上开放共享平台,“实验6”号不仅能提升我国对南海与深远海大洋的探测和基础数据获取能力,还将帮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高海洋探测能力、完善观测手段,为开展联合海洋调查、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灾害预警预报、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支撑,同时有助于培训海洋调查人员,提高海洋科技水平。

“我很庆幸自己赶上了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最好的时代。”龙丽娟指出,“实验6”号填补了我国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完善了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和中国科学院科考船队功能序列。在新时代的号角中,“实验6”号必将承载海洋强国的光荣与梦想,弘扬南海精神,践行国家使命,跨越深蓝,为我国的海洋权益保障和发展继续作出重要贡献。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南海海洋所提供)

《中国科学报》 (2020-09-17 第5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秦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迄今最大猪笼草之一现身婆罗洲
地球多了个临时的迷你月球 卫星十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将开展技术试验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