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芳言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9-10
选择字号:
只有力争上游,才能成长蜕变
——国科大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朱李月华专访

朱李月华

13年前的秋天,一笔从香港远道而来的捐助抵达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伴随着捐赠仪式的音乐响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正式成立。

13年后,这个奖项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的品牌项目,在中科院内获得这项荣誉的已有4400余人。其中,有来自中科院各个下属培养单位的博士生,有常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的科研工作者。在奖金捐赠人、香港金利丰集团总裁朱李月华看来,能够在中科院占有一席之地的人,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经历了长年累月的学习与拼搏。

“我相信,只有拥有这种力争上游心态的人,才能凭一己之力成长蜕变。我希望一众教师和学生能知道,他们并不是孤独地走在这条路上,社会上仍有人非常支持他们向自己的目标进发。”朱李月华表示。

祖籍广东东莞的朱李月华自幼在香港长大,于上世纪70年代移民美国。1992年,看到祖国巨大发展潜力的她与家人一道回到香港,创办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

朱李月华说,虽然自己长期接受西方教育,但始终坚持一个信念:祖国是我的母亲。之后数十年,她见证了香港与内地金融业的飞速发展,也感受到科技进步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我深信,除了金融业,科技也肯定是全球未来重要的竞争领域之一。我国的顶尖科学家不甘人后,我也非常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资源。”朱李月华表示。

在这样的念头下,“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于2007年正式成立。奖项分“优秀博士生奖”和“优秀教师奖”,每人奖励额度为5000元人民币。

“优秀博士生奖”用于奖励每年在中科院所属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习的博士研究生。为支持和鼓励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每年300个奖励名额中,有120个名额专门用于奖励西部地区的博士研究生。

“除了奖学金,我也希望能回报辛苦教育下一代科技人才的优秀教师”,朱李月华表示,每年100人“奖教金”的设立别有一番用意。

在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的悉心管理下,“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对中科院系统师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奖教金名单中,不乏院士、杰青等佼佼者,其中,截至2017年底,183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研究者中,有43.2%的获奖者在成为杰青前获得过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时光飞逝,一批批科技人才崭露头角,朱李月华的捐助也一直在继续。“科技竞赛不争一日之长短。”朱李月华表示,科学家实现一些超人的远见、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需要通过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努力。

“我希望通过设立这一奖项、通过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在资金、资源各方面支持这些明日科技界的英雄。也希望能抛砖引玉,让社会各界,包括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为科教事业多做贡献。”朱李月华坦言。

往来于香港和内地,朱李月华曾与一些获奖师生有过当面交流。在和学生对话时,她注意到不少学生都有出国交流的经历,也很喜欢在国外学习的时光。

“作为海归派,我也曾在美国读书、工作生活多年,我理解大家对外国生活的向往。但毕业后,现实中的挑战困难绝不比国内少,甚至因为不是本地人,要面临更大的困难。”朱李月华说。

对此,她衷心寄语年轻学子:“在规划未来时,把这点纳入考量。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会遇到压力和困难,国外绝不是乌托邦。有迎难而上的魄力、见识,加上努力不懈,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成功。”(任芳言)

《中国科学报》 (2020-09-10 第8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