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建白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9-10
选择字号:
沿着自主创新和研产结合的宽广大道前进

 

■夏建白

1960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从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分出来了,单独成立了所,地址在北京城里东黄城根大取灯胡同。物理所“老大哥”发扬风格,把自己的家让给了“弟弟”,自己搬到了当时荒凉的中关村。

半导体所成立的60年,基本上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0年至1975年,初创阶段。王守武、王守觉、林兰英和成众志先生是建所元勋。林先生开创了中国的半导体单晶生长研究,两位王先生开创了中国的晶体管、集成电路研究——微电子事业,成先生则从事系统研究。上世纪60年代,半导体所圆满完成了晶体管和计算机的国家任务,保证了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第二阶段是1977年至1990年。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黄昆先生受邓小平同志的委派,从北京大学物理系能谱教研室教授的位置上调到半导体所任所长。他对半导体所的主要贡献是为半导体所确定了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正确方向:超晶格。超晶格研究当时在国际上刚开始,他高瞻远瞩,确立了超晶格作为半导体所今后的发展方向。他组织了全所的力量,自力更生研制美国及西方对中国禁运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孔梅影研究员及其课题组和物理所、沈阳科学仪器厂合作研制成功,生长出中国第一片质量优异的超晶格材料,震动了世界。在黄昆先生领导下,半导体所开展了超晶格材料生长、物理、器件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接着国际半导体学会就决定在中国北京召开一次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以及同时在西安召开半导体超晶格物理分会。这是(本领域)在中国第一次召开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的一次。在这基础上半导体所研制出中国第一支超晶格激光器、探测器、发光管等,在超晶格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如黄—朱模型,以及其他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获得了不少国家大奖,还培养出一批院士和专家。

黄昆先生尽管后来从所长位置上下来了,但是他定下的半导体所发展方向一直延续到现在,继续引导一代又一代的半导体所人取得新的进展,为国家的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具体的我就不再列出。最近我参加了半导体所提升副研究员的报告会,会开了整整一天,人才辈出,每个报告都只有10分钟,内容非常丰富,大多是和超晶格有关的。可惜的是提升的名额有限,但是年轻人前途无量。

第三阶段是1990年至今。进入新时期以来,国家成立了许多专业的研究所,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研究所等,都是专业地为国防事业从事某一类特殊类型的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和生产,“旱涝保收”。半导体所的地位已不像以前那么重要,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困难的转折关头,半导体所人发挥创新的精神,走出研究所,寻找一条产研结合的道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对过去习惯于实验室研究、靠发文章生存的研究员来说,是一条全新的充满荆棘的道路。

李晋闽研究员是半导体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走出了一条基础研究与产业相结合的道路。他在科技部的领导和帮助下成立了LED产业联盟,把实验室的LED技术推广到企业、市场,很快就取代了白炽灯、节能灯,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9年他和他的合作者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接着有林学春研究员的大功率固体激光器。后来又有胡雄伟研究员在河南鹤壁的光纤入户芯片项目,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已占据了一半的国际市场,成立了佳仕光子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公司成为了河南省的一家明星企业。现在正在进行的还有山东潍坊郑婉华研究员的光子晶体激光器项目、南京牛智川研究员的锑化物激光器和探测器项目等。地方上对半导体所的高科技水平是信任的,现在手头也有了些钱,他们愿意投大资金与半导体所进行合作,投资规模都在亿元量级。目前半导体所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走上了一条从基础研究向基础研究与产业结合的宽广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半导体所这个集体是几位老先生和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建立起来的,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是一个学术水平高,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而且包容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大家互助团结、共同奋斗,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做出最好的成绩。我们要珍惜这么好的学术和生活环境,并共同建设好、保护好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值此半导体所建所60周年之际,又正值新冠疫情蔓延、美国加紧对中国施压之时,我们要正视我们所处的严峻环境,就像当年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经过千难万险到达延安时那样,面前还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继续努力奋斗。希望年轻一代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的光荣传统,开始新的长征,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本文为作者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庆祝建所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科学报》 (2020-09-10 第2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