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洪海 邵欣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16
选择字号:
国立科研机构应该这样炼成

《筑梦科学——一个国立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的创新之路》,杨维才、胥伟华著,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定价:98元

 

我看到在如今这个舍科学技术则无出路、舍全球合作则无前途的时代,一个中国国立科研机构60年从小到大的轨迹,一个中国国立科研机构从积累今天到孵化明天的经验,一个中国国立科研机构从“跟跑”世界到“领跑”世界的希望。

刘洪海 邵欣

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和美国单边主义日益强化,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面临着一场劫难。大家都知道1918年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大战之所以结束,有一个教科书有意或无意忽略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的大流感。这场大流感造成的死亡是四年战场拼杀死亡人数的两倍。新冠疫情警示着百年后的人类:未来走什么道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仁者还是智者,都有一个共见,那就是人类必须更高层面和更大规模地依靠科学技术,否则无法突围。

疫情之下,品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所长杨维才、党委书记胥伟华主编的《筑梦科学—— 一个国立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的创新之路》(以下简称《筑梦科学》),烦闷的心情竟然逐渐平静下来,而且越看越投入,我看到在如今这个舍科学技术则无出路、舍全球合作则无前途的时代,一个中国国立科研机构60年从小到大的轨迹,一个中国国立科研机构从积累今天到孵化明天的经验,一个中国国立科研机构从“跟跑”世界到“领跑”世界的希望。

为什么要建立国立科研机构?曾经有议论质疑中国国立科研机构体系,认为科学既然是探索未知,既然难以有明确的可度量可检测的评判标准,那么由国家设立科研机构的做法仍然是计划经济的遗存。

过去我们常常从科学理论本身予以反驳,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二战后的科研早就不是以前的模式,用过去批判今天是典型的刻舟求剑。再说中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着巨大的责任。这些反驳纵然正确,对方也确实不再坚持成见,但是要说服对方最有力的还是实践。《筑梦科学》所介绍的遗传发育所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说服对方更有底气了。

遗传发育所成立的时候,何其幼弱?堂堂“中国”字头的科研机构只有5间实验室,现在则是兵强马壮,89个创新研究组为依托的遗传发育所,乃国际公认的一流科研机构。李振声、李家洋、曹晓风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受到国际科学界的真诚尊重。

就以每个人须臾不可离开的粮食来说,遗传发育所贡献何其大哉!杂交高粱、小麦新品种、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改造、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渤海粮仓、种子创新院,这一连串闪光的字词和字词后面铺天盖地的是红色高粱、白色面粉、金色稻浪,诠释着中国人吃饱、吃好、吃营养、吃品位的幸福生活;胚胎移植、人类基因组测序、组织器官再生,更是让中国人和整个人类活得长久、活得健康、活得快乐、活得美好。

遗传发育所的科研成果,不再枚举。《筑梦科学》还冰释了国外对中国科学的莫名担心或猜疑。

中国科技绝不仅仅是为了中国,同时也是为了全世界的未来。英国科学家约翰·罗杰·斯皮克曼十年前加盟遗传发育所,聚焦能量如何进出动物体,遗传发育所鼓励创新的学术环境,让这位英国朋友如鱼得水。他组织了高素质团队,取得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发表了大量高因子论文,光荣地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安德鲁王子邀请他回国交流。斯皮克曼的经历说明,中国是世界科学家圆梦的地方,中国欢迎各国科学家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船。

科研机构怎样管理?这是一个世界难题,遗传发育所做了大胆探索。比如,早在2007年,该所就取消了许多科研机构和高校至今仍然奉行的发表SCI论文与博士学位挂钩的做法。更可贵的是,他们不是简单地取消,而是在取消的同时从多方面、多层次加强对博士的培养。博士质量越来越高,其求职就业受到科研机构、高校和产业部门的一致欢迎。

总要谈谈《筑梦科学》的写作艺术。我引用孔子弟子评价其师的八个字“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所谓“申申、夭夭”,以树木生长作譬,大树干条直上,申申也;嫩枝轻盈妙婉,夭夭也。兼此二者,不过于严肃,亦不失于放松。读此书,宽裕温和之气扑面,如饮甘霖,似沐春风。

 

《中国科学报》 (2020-07-16 第7版 书评)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