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凡 张晴丹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30
选择字号:
粮丰科技助力口粮安全

安徽白湖万亩小麦丰收 白湖农场生产部供图

 

本报记者 杨凡 张晴丹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下简称粮丰工程)是国家已实施16年的粮食安全战略科技支撑工程。自粮丰工程实施以来,如何结合地区实际,攻克粮食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实现从高产到丰产优质高效,让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粮丰工程科技工作者交出了他们的答卷。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六稳’‘六保’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这让我们粮丰工程科技人员更加坚定了新时代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口粮安全’的信心。”安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连创丰产佳绩

近一个月来,农业专家在安徽省江淮地区小麦示范田进行了现场实产测评,相关粮丰工程项目实现了水稻—小麦周年产量稳步增长。

据粮丰工程安徽相关项目(以下简称安徽粮丰)负责人、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吴文革介绍,粮丰工程助力江淮稻—麦实现了十六连丰的佳绩。

小麦田间测产数据显示,安徽白湖农场(庐江)、怀远、凤台三地的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国有农场承担实施的国家粮丰增效示范项目的高产示范田分别创出亩产492.6公斤、609.0公斤、614.1公斤的区域高产纪录。加上上一季的水稻平均产量,稻—麦百亩高产示范田周年平均亩产均超过1400公斤,增产30%以上;而百万亩的示范区增产15%以上,千万亩的辐射区增产5%以上。

在河北,6月11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组织测产专家组,对在中科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布置的粮丰工程试验示范田进行了实收测产。结果显示,垂直深旋耕(40厘米)高产高效示范田实打实收面积1.95亩,平均亩产量603.6公斤,比常规浅旋耕(15厘米)田增产9.49%。

专家组认为,在华北平原今年干旱少雨、春季冻害和灌浆期干热风严重发生,实施节水灌溉的情况下,取得以上增产结果,实属不易。

6月18日,河北省冬小麦单产再创新高。国家“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河北省项目(以下简称河北粮丰)管理办公室组织的测产专家组,对该项目核心示范区新乐市木村乡中同村的1000亩节水丰产增效小麦示范田(品种石农086)进行了田间实收检测。测产取得产量733.4公斤/亩,打破了2014年河北粮丰百亩高产田块单产721.2公斤/亩的最高纪录。

农业科技显身手

江淮地区常年稻—麦轮作面积4500多万亩,占我国稻—麦周年种植的2/3,年产粮4000多万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江淮稻、麦传统生产光温资源周年分配不合理、利用不充分,导致灾害易发、丰产高效不统一、产量品质不高不稳等突出问题,安徽粮丰项目组通过开展江淮地区稻麦两熟资源优化配置与丰产高效种植模式构建,取得多方面重要创新成果,挖掘了江淮地区粮食生产资源高效利用的潜力。

他们揭示了稻麦季节内群体结构功能调控及季节间作物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生理机制与优化配置途径,确立了稻麦周年光温和肥水优化配置定量指标,创建了“迟熟优质水稻机插—春性抗逆小麦机条播”等3套共性技术模式,结合不同亚区气候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建立了12套区域技术模式,其中6项技术被列为皖、苏两省农业主推技术,形成了江淮稻—麦周年丰产优质高效抗逆栽培综合技术体系。

2017年—2019年,上述技术成果在安徽、江苏以及河南省的25个主产市累计推广应用4564.8万亩,增产粮食296.30万吨,增加经济效益112.45亿元,并显著降低灾损率,提高社会、生态效益,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在河北,深旋耕耕层优化技术示范田和常规浅旋耕对照田相比,小麦株高高出2厘米左右,密度明显增大,穗大粒多粒饱粒大,穗层整齐,明显消除耕地土质、水肥不均匀等效果,衰老落黄延后,产量潜力明显提高,深旋耕可保持四年持续显著缩差增产增效。

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介绍,垂直深旋创新耕作技术,具有不打乱土层、旋耕深松土壤、打破犁底层等特点,起到蓄水保墒、活化土壤营养、改良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减少灌溉和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作用。

在今年小麦生育前期遭遇低温冻害、后期大气降水不足、干旱胁迫较重等诸多不利因素情况下,河北省新乐市示范区仍能打破2014年河北粮丰高产纪录,原因在于通过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深松镇压、精准水肥运筹、农机农艺融合和高效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构建高光效群体,实现了节省水、肥、用工基础上的小麦增源、扩库、延衰增粒重,并提高了水肥生产率。测产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成果为河北省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及保障我国区域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科技引领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20-06-30 第3版 农业科技)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