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18
选择字号:
新时代·新态势·新思考
——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侧记

大会主席韩启德院士致欢迎词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作大会报告


与会专家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


论坛会议现场

 

王新

6月3日,在中国科协和北京大学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本届论坛邀请了国内来自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就抗疫中的科学文化和疫情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为决胜疫情和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汇聚智慧和力量。

抗疫彰显——中国科学的飞速进步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凸显科研攻关对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支撑作用。

这次论坛上,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韩启德院士表示,“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力量,中国抗疫取得显著成效显示出中国科学的飞速进步”。

他举例说,新冠疫情伊始,中国科学家仅用一周时间就分离出致病病毒,准确测出它的基因序列,锁定致病原,并第一时间提供核酸检测方法与试剂,检测面大幅提高。与2003年SARS发生时相比,这样的水平与效率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湖大学等多个科学家团队迅速获得原创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坚定不移贯彻自己的抗疫方针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

新冠疫情不仅对医疗卫生提出了重大科技需求,疫情影响下的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都在催生科技创新需求。疫情发生以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与应用等一批高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实现“云监工”“远程会诊”的5G网络技术,实现大人流量场合快速、有效、安全测温的“AI+红外测温技术”,以及用于开展疫情发展趋势预测和防控策略选择,使潜在传播危险更加可视化的大数据应用技术等,这一个个能够看到的鲜活案例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力量。

“这次疫情使中国互联网技术再次出现飞跃,具体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和数字科技赋能,比如数字科技助力诊断治疗和疫情防控、提供生活保障和娱乐消遣、支撑复工复产和数字转型等。”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彭波说。

除了科技进步这一有力武器之外,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也是战胜疫情的关键利器。多位专家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一场公众科学素养的大考。我们能够在抗疫中取得如此高效、全面的成果,与全民科学素质的飞速提升是密不可分的。

2018年9月,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而这一比例在2015年第九次调查时为6.2%,2010年时为3.27%。

韩启德认为,持之以恒的科普工作和不断增强的公众科学素质为我国决胜疫情奠定了基础。“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科学防治’原则,倡导科学防疫方法,精心提供各种形式的‘硬核’科普,是抗疫的最佳助攻。中国公民尊崇科学、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自觉遵守‘科学防控’要求,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后防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延东则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团队在今年2月至4月初两次对湖北省疫区居民进行的追踪调查,其中一项内容为公众的科学认知、态度和评价。他介绍说,公众对有关疫情防护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进展情况非常关注,相当一部分公众能较好地掌握疫情的基本科学知识;六至七成公众对新冠疫情有正确认识,科学素质有助于提高对谣言的“免疫力”;公众对科学家高度信任,对依靠科学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超过九成的公众认为科学家提供的信息更可信;超过八成的被访者认可我国科学家在此次疫情应对中的总体表现,科学家公众形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得以提升。

不断提升的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背后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的科普工作。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院士在论坛上介绍,1月20日至5月21日,中国科协通过科普中国等平台和各类新媒体开展的应急科普传播,总浏览量超73.58亿人次。科普中国连续两个月登顶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人民号”影响力排行榜总榜和政务榜的“双榜首”。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创新院)院长任福君教授也介绍了他们的一个团队持续开展的一项工作——宣传中国科学家精神。“面对疫情突发事件,仅创新院主办的中国科学家立体传播矩阵,短时间就发布了585位科学家2249篇推文,总阅读量达到了2196.8万,多篇原创作品阅读量10万+,比如《闻玉梅院士: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病毒可以把一个国家的人民打倒》推文阅读量达到76万。”任福君说。

这次新冠疫情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正如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在发言中所说,“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国科技界同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协同创新,集智攻关,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我国在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学文化上的积极成效”。

达成共识——科学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坚定创新自信的重要源泉

科学文化是由科学共同体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科学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精髓在于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理性质疑、实证以及对结论的普遍性、确定性要求。

“科学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育和激励科技创新的‘土壤’,是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社会理性、提高公民素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还是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取得共识的基础。”韩启德说。

科技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李静海院士在发言中表示,学界内部虽然存在对科学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但其核心要义比较一致,即科学文化是科学共同体公认价值理念和共同行为准则总的体现,是科学发展巨大的力量源泉。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孕育于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文化日益壮大,逐步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主流价值观。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灿烂文明,但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未能与传入中国的科学文化有效融合共生、使其成为主流文化的核心内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进程。

如今,越发明显的是,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若要不断催生更多创新创造动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与之相宜的科学文化“土壤”。

怀进鹏指出,我国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迫切需要科学文化提供精神动力。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也表示,世界科技发展历程表明,科技强国的形成无不伴随着科学文化变革和制度创新,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文化,就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科技事业较长时期内的核心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以科学文化为核心的科技软实力的提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

增强文化自信,坚定创新自信,需要让科学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要素,不断探索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科学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使科学文化建设成为增强文化自信、坚定创新自信的重要源泉。

直面问题——科学文化建设滞后于科技发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乃至全球卫生、经济、文化、政治等都遭受了重创。疫情是一次大考,其中暴露出大量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的问题,值得深入反思。

今年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韩启德表示,这次论坛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是要从疫情中充分汲取经验教训,多维探讨新局势下科学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与新挑战,明晰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推进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为决胜疫情和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汇聚智慧和力量。

虽然专家们是从各自不同领域总结抗疫中的经验教训,但基本都与科学文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说,科技主导的文化决定了控制疫情的思路。“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功使得科技成了现代商业社会文化的重要元素,遇到问题时,首先会想到科技而轻视人文,会重视奇异的新知识而冷落古老朴素的智慧,会更重视专才而不是通才,会更重视道理的通顺而不是实际的效果。这些显然是科学文化滞后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研究员在谈到后疫情时代中国面临的科技风险与挑战时说,受传统教育模式长期影响及现实国情制约,我国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仍旧存在,素质教育尚未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建设世界科技中心的人才需要,是我国在未来科技事业发展和人才竞争中存在的风险点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陈国强直言,当今医学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最大问题就是姿态不高,追名逐利的姿态扭曲了学者为中国崛起而奋斗的心态,导致科学生态的逐渐失序。

李静海认为,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步认识到我们在科学文化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甚至这个差距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洪大用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折射出科学精神亟待强化、科学理性亟待涵养、科学素质亟待提升等现实。比如“熏醋杀毒”“烟酒防毒”等流言,非理性抢购药物等社会乱象,都是公众科学素养不高、医学卫生知识匮乏的表现。

陈国强认为,这些非理性行为以及早些时间的医闹等诸多社会现象,都与科学文化不发达、公众缺乏对自然和科学的正确认识、没有构建起健全的社会理性有关。

韩启德指出,由于历史和其他种种原因,我国科学文化相对落后,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自主创新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科学家群体在科学文化上不足的一面。他举例说,在有些关键时刻未能挺身而出坚持自己的科学主张,维护科学的尊严;科研协作精神不够,很多项目同时展开,各行其是,结果造成临床病例数不足,不能得出理想的结论;疫情发生后成千上万的研究项目上马,出现大量低水平重复研究,真正具有原创性、颠覆性或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还不多;我们国家的科技政策过于强调实用与短期效应,对基础研究重视和投入严重不足,也间接纵容了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这些不足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和总结。

对于科学界存在的问题,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周程,从人类发现首个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历史过程获得的启示进行了阐释。“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毒的过程中,科学家都或多或少地得出了一些符合事实、颇有价值的结论,但他们的论文或报告中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即没有一篇论文或报告不存在过失,没有一位科学家的见解完全正确。”周程进而指出,“一味地迷信科学理论和盲从科学权威无助于我们深入探索未知世界、认识科学真理,也无助于我们有效解决当下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难题。”

韩启德总结说:“一直以来,科学文化建设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短板’,也是在这次大疫中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的根本原因。”他强调,如何加快形成与我国科技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科学文化氛围和环境,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激发创新发展活力,从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是当前亟待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建言献策——推进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新时代,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科技舞台中央,中国以大国形象崛起之时,应该如何不断塑造和展示与大国相匹配的科学文化形象,如何以科学文化引领科技强国建设,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话题。

对于这一话题,专家们结合此次抗疫重大社会实践,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李平提出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六大战略重点,其中之一即是“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包括多层次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加强崇尚科学价值引领、优化学术环境建设和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

同时他还提出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科技发展五大战略举措,其中之一是“加强学风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发扬学术民主;减少行政化管理,发挥科研单位自主权;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发挥创新价值的导向作用。

陈国强指出,我国当前面临的科研原始创新能力乏力,科研道德和学风方面弊病丛生,科学生态建设刻不容缓。必须摒弃浮躁与功利的心态,回归科学本位,让科学文化从“圈子文化”走向“社会文化”、从“自我发育”转向“主动培育”、从“知识补给”转向“能力提升”。

任福君强调,讲好科学家故事,是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学文化、树立科学家社会形象的必要手段、方法和途径,是后疫情时代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应紧扣时代脉搏,充分挖掘反映人物精神特质的触发点,让科学家的故事既见性格风骨,更见家国情怀,彰显力透纸背的“时代大格局”。

李静海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下简称基金委)近年转变学风的工作实践,深感科学文化的涵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他提出,就当前而言,还是应该从制度着手,通过制度形成约束,约束促进自律,自律养成习惯,习惯成为文化。

他进一步强调,加强学风转变是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优化我国学术生态的切入点。他介绍说,基金委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转变学风作出的重要指示,围绕教育、激励、规范、监督、惩戒五个环节,针对申请人、评审专家、管理工作人员和依托单位四个群体,积极推进实施比较系统的学风建设行动计划,以此引导科研工作者树立唯实求真、笃志创新、理性守正的科学精神,系统进行科学文化建设。

周程说,在互联网时代,网民一方面喜欢批评与谩骂,另一方面又喜欢追星与“造神”。而追星与“造神”会使部分明星科学家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当这些明星科学家被民众“封神”、成为难以被挑战的科学权威之后,科学的发展就很容易被引入歧途。

他提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中国科学家更有必要直面科学研究的局限性、科学认知的渐进性和科学知识的情境性,支持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建立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纠错机制,防止被互联网思潮所裹挟。

韩启德说,当网络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源时,我们看到,个人情绪的宣泄常常压过了对基本事实的尊重和理性思考,一些违反科学常理的谣言有时得以大肆泛滥。更加令人痛心的是科学家在网上遭受无端“围殴”。当我们的科学家们在为防控新冠疫情忘我工作、攻坚克难之时,却要面对来自网络的流言蜚语和罔顾事实的指责。

对此,韩启德呼吁:“建设科学文化,需要全社会对科学的理解与尊重,需要对科学家的理解、尊重与宽容。要保证科学技术专业机构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和行使职权,保持它们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全球化危机都会加速科技进步,催生新技术变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厚植科学文化“土壤”,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为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作者系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博士后)

一句话总结

论坛快结束时,各位专家对本次论坛进行了一句话总结——

任福君:讲好公共卫生领域科学家的故事,塑造好公共卫生领域科学家的形象,推动公共卫生领域事业的发展。

李平:科学防疫,全民支持。

周程:应该把提高公民的理性思维能力当作突出问题来坚持不懈地抓。

唐金陵:我感觉我们科学发展应该提供价值,健康和生命是人类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希望科学发展围绕这些重要价值而发展。

彭波:数字技术支撑,构建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万里长城。

赵延东: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在理性和对科学反思基础上构建我们科学家的形象。

论坛报告题目

【特邀主旨报告】繁荣科学文化,建设科技强国(怀进鹏)

医学教育与科学文化(唐金陵)

后疫情时代的创新发展态势(李平)

抗疫启示:国家治理与数字领导力(彭波)

抗疫背景下讲好科学家故事的再思考(任福君)

疫情中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态度和评价:基于对湖北一万二千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赵延东)

从首个病毒的发现看5G时代的科学文化建设(周程)

疫情呼唤加强科学文化建设(韩启德)

《中国科学报》 (2020-06-18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