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16
选择字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院长闫祖书: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仍需体系化推进

 

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虽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看似各不相同,但其内在的本质内容都是相通的,都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这就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体系化提供了前提。

■本报记者 陈彬

对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而言,5月20日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天——1949年的这一天,西农的前身西北农学院正式解放;2019年的这一天,教育部批复该校建设未来农业研究院;今年的这一天,全国高校首家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在该校正式成立。

在高等教育目前的培养体系中,综合素质教育的身份是有些特殊的。对于它的重要性,没有人会否认,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涉及内容很多,而现有的资源相对分散,体系化建设存在不足,虚实之间并没有一个实体化的机构承担专门的教育责任。而西农综合素质教育学院的成立,便完成了由“虚”到“实”的这一步。

西农迈出的这一步,对于我国的综合素质教育而言,意味着什么?对此,《中国科学报》专访了西农党委副书记、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首任院长闫祖书。

以学院形式形成合力

《中国科学报》:西农决定成立全国首家综合素质教育学院的初衷是什么?

闫祖书: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是西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虽然国内高校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日益提高,但基于这种教育模式的特殊性,高校中普遍存在相关教学力量布局分散、不易形成合力的问题。

比如,在传统的教学格局中,像西农这样非心理学、艺术学、军事学的专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由学工部门负责,艺术教育则由团委负责,就业教育由就业中心负责……这样造成的后果便是各管一摊,缺乏有力的统筹和协调。对此,我们希望能够以学院的形式,将这些原本分散于各个职能部门的力量统筹起来,形成合力。

《中国科学报》:是否可以认为,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就是对此前关于综合素质教育的各种力量的一个集合?

闫祖书:与其说是集合,不如说是深度融合。目前,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教学组织,综合素质教育学院肩负着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实践和部分管理的职责,下设心理教育、军事理论、创新创业、就业指导、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教研室,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综合素质教育。从这个角度说,学院的确有“集合”的功能。

然而,我们要做的绝不是形式上的集合,而是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将大学生思想品德、政治素质、行为素质,以及美育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深度融合,探索一种新的顶层设计,并在明确培养目标、编订教材和本土案例、打造师资队伍、探索实践育人路径等方面着力,同时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推动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深度发展,最终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

体系化建设不足仍是最大难题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目前国内高校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闫祖书:最大的问题依然还是体系化建设不足。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概念在高校中出现的时间并不算晚。早在1985年5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已经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然而,时至今日各高校在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均存在力量分散、师资不足、教材匮乏等体系性障碍。

以军事教育为例,目前西农对于学生的军事教育主要由人武部负责,但由于人武部本身并不属于教学单位,在教学方面存在天然劣势。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虽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看似各不相同,但其内在的本质内容都是相通的,都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这就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体系化提供了前提。

《中国科学报》:近两年,有关部门接连下文,劳动教育、军事教育等综合素质教育接连被纳入高校必修课范畴。这是否也为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体系化提供了契机?

闫祖书:确实是这样。去年10月,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发文,提出普通高校军事课设《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两门必修课程。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更是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必修课。这些政策的出台,首先是提升了综合素质教育在高校整体教育格局中的位置,与此同时,也为高校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首先是专门化的课程教育,比如刚才提到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课程;此外,还包括渗透到其他课程内的素质教育内容,如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关系。在教学中,应将这两种模式有机统一起来,打造立体化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整合资源 优化师资队伍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目前加强高校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化建设所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闫祖书: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师资问题,既包括师资的数量问题,也包括师资质量问题。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西农从事综合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以心理必修课为例,如果要面向全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话,至少需要20名专职教师,但目前不可能具备如此多的专职教师。怎样有效地整合人力资源,需要我们进行一些管理创新。

对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按照“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通过整合校内资源,把全体辅导员以及有能力、有热情的党政管理干部吸纳到学院教师队伍中来。

这种做法一方面整合和盘活了现有的师资力量,可以更好地提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对于兼职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而言,为他们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搭建了平台,从而有效增强了综合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

《中国科学报》:对于从事综合素质教育的专职教师来说,与此前在各个职能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相比,进入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对他们有哪些实际的影响?

闫祖书:与一般的专业教师相比,从事综合素质教育的专职教师,其职责要更加多样化——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实践指导外,还要负责一定管理和服务工作。比如除教学工作外,心理教师还要承担日常的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等;艺术教师还承担校园文艺创作、艺术团体的管理和训练指导等。从这个角度说,这类教师的付出是更多的。

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前,各部门对专职教师的考核有着不同的标准,因此,很多体现其劳动价值的工作,并不能成为评定其工作业绩乃至于职称晋升的标准,这对于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综合素质教育学院成立后,我们会针对这些教师的共性情况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比如在职称评定方面,我们可以以学院为单位并根据工作特点与实际,制定相应的评定标准——坚决贯彻“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减少论文的权重,增加教学的比例,突出业绩贡献等。同时,我们将专职教师培训统一纳入学校培训计划,确保这支队伍的能力不断提升,从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师资力量,从真正实现学生素质能力拓展及提升的角度,探索出一条新路。如果成功,我相信对于国内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开展,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相关链接

综合素质教育大事记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2003年,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2005年,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被提升到了“战略主题”的高度。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中国科学报》 (2020-06-16 第7版 视点)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