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连庆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4
选择字号:
哲学家的晦涩

《黑格尔传》,[法]雅克·董特著,李成季、邓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哲学家们知道,适度的晦涩既是思想表达的需要,也是思想深刻的标志。哲学史上流传下来的著作都是晦涩的。如果你写得淡如白水,谁还会研究你?

韩连庆

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去世,享年61岁,死因是流行性霍乱。

那年的欧洲流行霍乱。夏天的时候,黑格尔一家人离开柏林,跑到乡下避难,等到秋季学期开学时,才重新回到柏林。一个周日的早晨,黑格尔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医生起初认为不是霍乱,后来病情加剧,几位医生会诊后,确诊为霍乱。三天之后,黑格尔病逝。

黑格尔的遗孀却对他的死因表示怀疑。她曾对他的妹妹说:“你能从这些东西里面看到一丝霍乱的症状吗?”黑格尔死于“没有外部症状的”霍乱。法国电影《屋顶上的轻骑兵》就是以这场霍乱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霍乱时期的典雅爱情(courtly love)”的故事。电影中染上霍乱的症状是发高烧和呕吐。

黑格尔11岁的时候,他的家乡斯图加特屡遭瘟疫的袭击,死亡率很高,他的母亲就是死于一场痢疾。尽管黑格尔活下来了,但却一直受到痢疾后遗症的折磨。

黑格尔死后,当地的“霍乱管理委员会”封锁了黑格尔的住处,按照当时的规定进行了消毒。两天之后,黑格尔的葬礼在柏林举行。法国哲学家雅克·董特所写的《黑格尔传》以这场“不同寻常的葬礼”为开端描写黑格尔的一生。他说,黑格尔总是从反面去理解事物,所以如果理解了黑格尔的死,就能更清晰地理解他的生。

董特推测,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宣布为霍乱致死可以免除很多怀疑,尸体可以被迅速地处理掉,也可以防止事后的纠纷。“无论如何,黑格尔至死都始终保持着他的内在性格特征:矛盾和犹豫。”

读到这里,不禁吊起了我的胃口:难道黑格尔死于一场“阴谋”?我期待作者为此能提供一种新的解释,但又怕落入流俗的窠臼。在随后的章节中,作者似乎忘了这个话题,直到进入黑格尔晚年的章节才又回应了这个话题,认为霍乱或许是黑格尔的“代用毒药”,使他避免了最糟糕的状况。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用“他出生、他思考、他死去”来描写亚里士多德的一生,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也曾用“他出生、他写书、他死去”作为自己的简历,似乎哲学家们都是在思考和写作中度过一生的。

可是,亚里士多德教导过亚历山大大帝,成了“帝王之师”;海德格尔在希特勒上台后出任弗莱堡大学的校长,试图改革大学教育,他的“纳粹问题”至今还是个烫手的话题;齐泽克也曾参选过斯洛文尼亚的总统,别人想请他担任文化部长,而他却说自己想当秘密警察局的局长。哲学家从来都不是“省油的灯”。

死前的黑格尔担任柏林大学的校长,声誉如日中天,当时的人尊称他为“哲学家先生”。不过他也开始感觉到了“高处不胜寒”。从表面上看,黑格尔是体制内统治权力的“同谋”。他赞成君主立宪制,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来的历史评价中,都被认为是对自由和民主精神的背叛,是开历史的倒车,是落后的封建思想的表现。

但是,黑格尔又经常和反对普鲁士政权的人搅合在一起,以至于当局几乎在每一个案件的卷宗中都能找到黑格尔的名字。在日常的教学中,黑格尔经常传授一些“秘密口授”的思想,被认为含有反宗教和反政府的倾向,遭到了检举。

黑格尔的这些行为引起了教会和普鲁士政府的怀疑,他开始受到攻击和排挤。他的有些学生不像他那样谨小慎微,试图将思想诉诸行动,可黑格尔又谴责他们的排外主义、排犹主义和盲目的暴力是“德国式的愚蠢”。其实马克思早就把这个问题看穿了,他曾说:“在黑格尔与宗教、政府等等之间,不可能是和解的问题。”

在董特的这部传记中,篇幅最长的一章叫“入世”,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大背景出发,描写了一个在“思考”和“写书”之外积极入世的黑格尔。由于被认为宣扬无神论和支持各种反政府的政治活动,他与教会和普鲁士政权的冲突逐渐白热化。所以董特才认为,“在黑格尔临终之时,破裂的临界点似乎就要来临了……人们通常认为他死得‘是时候’”。

理解了黑格尔的死,再来看他的“生”。黑格尔的哲学以晦涩著称,甚至被认为就是一些“字谜”。即使与他同时代的歌德也曾说过,黑格尔的精神如此杰出,但却很难表述自己。

晦涩是哲学的代名词,这是从康德开始的,就连黑格尔也指责康德的不可理解,可他又搞了一套比康德还晦涩的体系。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预言,由于社会发展和职业分工的需要,将来会出现“哲学家”的行业。这也是从康德开始的。

哲学成了一种职业,自然需要一些晦涩的“黑话术语”,以显得这是个专业的“圈子”。哲学家们知道,适度的晦涩既是思想表达的需要,也是思想深刻的标志。哲学史上流传下来的著作都是晦涩的。如果你写得淡如白水,谁还会研究你?

黑格尔年轻时写的读书笔记和日记还是很清楚的,可是一旦写作哲学就变得晦涩了。所以董特认为,黑格尔似乎是养成了晦涩的“天赋”,他能熟练地运用自己的晦涩。

在黑格尔生活的年代,有专门的“拆信局”审查信件。他在与友人通信时,不得不用一些隐晦的语言和反话来讨论问题。他在《法哲学原理》中拥护当时的“长子继承制”,因为他要是不这样说,这部著作根本无法出版。黑格尔既用晦涩来阐述他的思想,也用晦涩来规避各种风险和隐藏思想的锋芒。

董特认为,最大的晦涩乃是那些不明显的晦涩,也就是说,读黑格尔的著作时,那些我们自以为读“明白”的地方,才是真正“晦涩”的地方。黑格尔有句名言“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例如一个腐败的政府是“合理的”。他所说的“现实”指的是理念的实现,所以他的意思是说,只有实现了国家理念的政府才是合理的。

 

《中国科学报》 (2020-06-04 第7版 书评)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