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楚航 于涛 谢沁怡 唐飞 唐知然 朱凯 陈鹏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2
选择字号:
应对疫情“大考”,大学生的“知与行”

 

孙楚航 于涛 谢沁怡 唐飞 唐知然 朱凯 陈鹏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也是针对全人类的一次严峻考验。重大疫情应对是这代大学生罕见的人生经历,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也因此,调研疫情应对中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表达和心态情绪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对全国7个片区45所高校(含“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非“双一流”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的19850名大学生(含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进行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年大学生影响”专题调研,在线完成问卷19850份,有效问卷19850份,以期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疫情认知人文不如理工

从表1来看,大多数大学生能科学理性认识病毒的基本特性、暴发原因、个人预防及国家防控措施,少数大学生存在认知偏差。

其中,人文社科类学生对疫情认知偏差比例高于理工科类学生,尤其体现在对病毒常识的认知上。例如,23.6%的人文社科学生不知道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而理工科类学生为9.99%,详见图1。

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大学生对科学素养的功利性“懒惰”,更反映出应试教育的弊端。科学素养是影响大学生理性认知和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事关时代新人培育大计,必须引起高度关切。

表1. 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认知

图1. 大学生对新冠病毒认知

如表2所示,98.8%的大学生表示,疫情让自己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性。99.8%的大学生能够认同“在重大疫情面前,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和“生命重于泰山”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入脑入心。

经历此次疫情,99.3%的大学生更加认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观念,希望国家完善或出台野生动物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比例达到99.1%。

表2.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的生命观和自然观

行为表达积极建构,过度休闲情况突出

由图2可知,大学生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到自觉居家隔离、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会、不信谣不传谣的比例均超过95%。除积极配合外,大部分受访者主动参与防疫工作,41.2%的大学生渴望成为“逆行者”,彰显出新时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党员主动参与防疫工作的比例高出非党员学生9.5%。

但是,调查也发现,一些大学生未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出现聚会聚餐、瞒报行程、发布不实疫情信息、擅自提前返校等失范行为,13.8%的大学生未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这表明一些大学生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疫情面前的社会参与和建构意识还不够。

这些在应对重大疫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少数大学生公德观念薄弱的鲜明体现,一方面扰乱了协同战“疫”的秩序,影响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不利于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也说明高校人才培养实效亟待提升。

图2. 大学生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情况

如图3所示,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养成了注重卫生、热爱劳动、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理财存钱等良好的习惯。61.5%的大学生在室内坚持锻炼,保持或加大运动量,身体状态良好。

图3.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情况

然而,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表现滞后,存在通宵游戏、疯狂追剧、沉迷“抖音”等“过度休闲”现象,导致运动量大幅减少、抵抗力下降,值得引起关注,参见图4。

图4.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过度休闲情况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陪伴我们终生。两极分化的行为习惯会持续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在疫情防控期间,56%的大学生每天可以保证2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但仍有16%的大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1小时以下。网课、直播等在线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占比80.6%。从学习效果自我评价看,11%的大学生认为自主学习效果不好,良好以上占比仅为51%,参见图5。

图5.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

从以往研究来看,在线学习时长与学习效果呈现正相关。相比于在学校从早到晚的学习时间来说,大学生在家学习时长明显不足,这是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从图6可知,疫情隔离期间,一方面,通过社交平台或沟通软件,近七成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状况良好,40%的大学生社会交往有所加强。其中,女生的占比明显高于男生,分别为66.9%和33.1%,显示出了更好的社会交往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15%的大学生社会交往效能有所减弱,有18%的大学生几乎只和亲人或恋人有联系。因物理空间原因,青年大学生“被动”回归家庭,93.4%的大学生能够做到自觉安心陪伴父母及家人。一家人朝夕相处有助于构建更为和睦的家庭关系,31.1%的大学生表示家庭关系比疫情之前明显更和谐了。

图6.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社会交往情况

学生情绪心态总体平和稳定

由图7可知,疫情发生以来,75.3%的大学生情绪平静,41.6%的学生对疫情防控充满信心,38.2%的大学生表示感动,这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思想基础。疫情之下,原有的生活方式极大改变,带来一定的应激反应,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紧张、恐惧、愤怒、难过、害怕、担心等。受对疫情传播途径等认知的影响,自己是疑似、确诊病例,或者身边有疑似、确诊病例的大学生,反映出比其他大学生更明显的害怕、恐惧和愤怒情绪。

其实,紧张害怕、恐慌焦虑、平和稳定、感动自信是疫情适应的常态心理过程。但是,一些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和心理准备不足,脆弱的心理防线一旦突破,则可能表现出强烈的躯体和心理反应,心理复原力降低。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抗逆力、培养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迫在眉睫。

图7.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的主要情绪

随着疫情的有效防控,61.7%的大学生心态和情绪比疫情刚开始暴发时好,只有6%的大学生情绪变差。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调整认知、调节情绪,适当转移注意力,改变人际交往模式,建立家庭心理联结,积极重建疫情下的生活秩序,重新回归理性与稳定。研究生受学历、年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等影响,情绪较本科及以下大学生更稳定,而专科生的心理韧性最弱,参见图8。

图8.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的心态和情绪变化

如图9所示,对于“在疫情中自我调适后仍然情绪崩溃,我不愿意寻找心理干预的资源做调试”这一表述,53%的大学生选择“很不符合”,28%的大学生选择“不太符合”,只有8%的大学生不愿寻求帮助。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支持。

图9.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寻求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意愿

启示与思考

调研显示,青年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呈现出思想认识理性向上、行为表达积极建构、心态情绪平和稳定的总体态势。在重大灾难面前,青年大学生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历练成长,充分表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值得信赖、可堪重任。

但部分数据也提示青年大学生存在身心素质堪忧、科学素养不高、公德观念薄弱、媒介素养欠缺等方面困境,迫切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时跟进。学校、家庭、个人和社会要坚持系统思维、同向发力,积极培育协同共构的良好育人生态。具体来说,一是学校要强化素质教育,二是家庭要回归教育本旨,三是个人要全面自我形塑,四是社会要营造良好环境。

(本期内容由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提供)

《中国科学报》 (2020-06-02 第8版 数据)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