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鲍海飞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4-30
选择字号:
审稿二三事

 

鲍海飞

最近审了几篇文章,说说一些感受和体会。

文章的署名早已是学术界中的一个大问题。一篇文章中,究竟谁干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一篇文章署谁不署谁、谁说了算、怎么个排序,都有很多说道。

我看到有一篇文章在其结尾处标示出了该文作者中谁都做了些什么具体工作。比如,甲做结构设计,乙做具体试验工艺流程,丙做封装测试,丁负责数据分析与全文撰写等。这样看来,似乎就清晰多了,谁干了什么一目了然。这是个好的趋势,应该提倡。但有个问题,依旧很难知道文章的真正贡献者到底是谁、谁起了多大的作用。

在当下数据泛滥的时代,通过各种软件修改数据等方式以达到某种目的和手段,实在让人防不胜防。有一篇文章的结尾处是这样写的,翻译成汉语大意是,“数据获取声明:应合理的需求,支持文中研究的数据可以从作者处获取”。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原始数据的发现、分享、交流,会极大地促进科学共同体的合作与深度研究。因而数据共享非常值得提倡。

作者敢于公开数据,说明他求实认真,数据是真实可靠的。也有可能是期刊的要求,无疑,这将极大地促进实验室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真实性,不至于出现实验室数据由于诸如“保管不善”造成“丢失”的问题了。

当然,这里面也存在和涉及许多问题,比如如何利用别人的数据、关键数据是否能够共享,以及成果如何共享分配等知识产权问题等。

再说说一个不好的趋势,现在的文章越写越长,短小精悍的实属难得。有些物理类的期刊,如美国《应用物理快报》等,一直保持着“苗条”的身材。而一些理工、工程类的科研文章则越来越长。

现在的文章为什么越来越长?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第一,前言综述部分很长。近百年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国家实验室、研究团队、学术流派和相应的研究成果。因此,这一个段落是否写得完整丰满就很重要,包括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哪些人物提出了什么观点等等。

第二,目前的研究一般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而是涉及到许多学科方面的研究,要用到许多学科的知识,文章所涉及到的数值计算、建模、公式和方法都很多,也都很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能够交代清楚的。因此需要把许多背景框架结构和条件等都描述清楚。自然,论述的中间过程、数据和图表等都不能缺,这样写作的篇幅就大了。

第三,审稿要求越来越高也是一个原因,比如审稿人提出了许多质疑和建议,需要内容补充、材料添加和实验验证等。

第四,也是最根本的一个原因,现在创新越来越难,创新的东西越来越少。结果为了完成一个目标,许多时候要以量取胜。

有的文章为了增加分量,就只能尽可能地把更多研究内容放进去,就这样,一篇大而全的文章—— 一个“胖子”就诞生了。结果,有可能会让审稿人感觉作者是“下功夫”了,但也会让审稿人感觉没有重点,过于“臃肿”和“啰嗦”。

因此,一篇文章该写什么、不写什么,还是需要细细打磨,简洁、精炼最好。维纳斯并没有因为断臂而失去了美,倒是因为断臂的缺憾,反而增加了她的美和内涵。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去年审了一篇美国某大学一个科研团队的文章,作者中有几个是中国学生,而其团队的教授则是美国人。文章是关于某种微小器件的研制,其文涉及从设计、仿真、工艺,到制造、封装和测试等一系列过程。文章整体给人感觉还是中规中矩非常老到的,同时也不乏新颖和严谨,其遣词用句,行云流水,毫无瑕疵。

显然,这并非个人所能胜任。可见,一篇好的文章是需要下一番气力的,从设计、计算、制造、封装、测试到数据分析,以至于做图乃至句逗写作,真需要一个团队精诚合作来完成。这既极大提高科研效率,又能提高整体学术水平。

科学文章本质上就是一个实验报告,从提出想法、开展实验,到结论验证。但是如何避免把文章写成实验报告式的文章是需要技巧的。文章需要凝练,而不是堆砌。有内容、有深度,不断引人入胜。有情,千言万语不惜;无义,片言只语亦费。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中国科学报》 (2020-04-30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